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自主創新施工工法4項、專利5項,17年厚積薄發獲評“南寧工匠”

城市“皮膚”下的“靜脈”專家

2018年05月31日08:50  來源:工人日報

在南寧搭乘地鐵的時候,勞冰峰比任何人更加清楚地鐵是如何穿過繁華地段的朝陽區、來到青秀山西大門的。那些復雜的地質結構難題,是他帶領工人們逐一突破解決的。

地鐵被稱為城市“皮膚”之下的“靜脈”。作為“靜脈”專家,迄今為止,勞冰峰主持修建的南寧地鐵1、3、4號線6個項目總建筑面積達到35.4萬平方米,成功應用建筑業10項新技術中的4個大項8個小項。此外,勞冰峰還自主創新施工工法4項、專利5項、QC成果6項,這些創新成果為企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近2.36億元。5月8日,勞冰峰身披綬帶,被授予“南寧工匠”榮譽稱號。

完成零的突破

2013年9月,中鐵隧道局集團公司成功中標南寧東站南廣場項目,勞冰峰便投入到了城市地鐵建設,這對於他本人和南寧這座城市而言,無疑都是一次零的突破。第一次地鐵修建工作,勞冰峰面臨的第一塊“硬骨頭”便是朝陽站。

朝陽站是1、2號線同期實施的換乘站工程,由於車站位於市中心的朝陽廣場商圈,施工場地狹窄,加之人流、車流量巨大,施工組織難度無形中增大。勞冰峰白天在工地實時指導施工,晚上回到家裡便搜集大量工程專業的資料。最后朝陽廣場站順利完成,規避了深基坑開挖涌水的風險,也保証了四周居民和建筑物的安全。

勞冰峰現任中鐵隧道局集團四處南寧地鐵4號線10工區的項目經理,每天上午8點,他便准時到4號線楞塘村站指導施工工序。這是南寧地鐵首次在岩溶地區施工,類似的城市修建地鐵明挖車站工程的案例,在我國尚沒有成熟的經驗可循,勞冰峰和他的團隊肩上擔著風險和重任。

白天到現場勘測,晚上集中討論制定施工方案,了解到其溶洞高度3~25米不等,施工存在涌水、地面沉降及坍塌風險等情況后,勞冰峰決定在詳勘的基礎上增加岩溶專項勘察,摸清地下岩溶分布情況。目前車站已順利完成主體結構施工。

把標准當做習慣

黝黑的膚色、炯炯有神的眼睛,勞冰峰是一個大高個兒,辦起事兒來卻粗中有細。

平常地鐵施工需要搭建鋼支撐,勞冰峰要求施工隊做到每一根鋼筋完全垂直、間距相等。他甚至創新了工具“鋼筋間距微調卡空器”,爭取把誤差降到0.1cm以內。

勞冰峰參與承建的工程項目合格率100%,優良率95%以上,他的口頭禪是:“工程不僅質量要好,還要保持美觀。”而他的這種“偏執”還體現在其他許多方面。在給鋼筋套絲、做兩端螺紋的工序上,勞冰峰要求每根鋼筋每端有至少10圈的螺紋,有的工人有時隻做9圈或者8圈螺紋,勞冰峰會一圈圈去數,少一圈都不行。

“把標准當做習慣”是勞冰峰經常對大家說的,並且作為標語貼在施工工地,但勞冰峰精益求精的要求也時常引發施工工人的不滿情緒。曾在3號線施工期間,在毫無相關經驗並且現場無法模擬的條件下,勞冰峰帶領團隊創新了3號線青秀山站超深大直徑鋼管立柱樁施工工法,團隊人員覺得不可能實現,多次出現懈怠的情緒,但勞冰峰對年輕人說:“干工程講究的是腳踏實地,心浮氣躁是干不出名堂來的!”

如今,通過師帶徒和集中培訓的方式,勞冰峰已先后培養出20多名技術骨干。

厚積薄發的17年

從質檢員到項目經理,在中鐵隧道局集團一干就是17年,做過房建,修過立交橋。現在41歲的勞冰峰已經是多個項目的項目經理。

“建筑為百年基業,質量無小事。”從進入這個行業之初,勞冰峰便懂得這個道理,即使現在身為項目經理,他依然對施工設計、管理、制度建立、人機料引進、檢驗監督等多個環節層層嚴格把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任何一個問題。

此外,他還推廣了二維碼管理系統,應用於配電箱、滅火器日常巡檢,重大危險源巡查,質量驗收、材料檢測等方面。

為提高全員安全質量意識,他引入VR施工安全虛擬現實體驗裝備,對新進場作業人員進行培訓並按照“一人、一卡、一編號”動態登記管理。

擔任項目技術總工和項目經理15年間,勞冰峰多次獲得中國中鐵“先進個人”榮譽稱號。他自創的一系列施工工法,如今都被編入公司施工技術手冊,成為解決同類技術難題的重要藍本。(記者 龐慧敏 實習生 謝宛馨)

(責編:王瑤、謝磊)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