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從田地到生產線,一包白砂糖要經歷的生產流程,他見証了19年——

一位制糖工的“甜蜜事業”

2018年07月12日08:33  來源:工人日報

進入南寧香山糖廠19年,從種植甘蔗到白糖包裝成品,從田地裡到生產線上機械手的每一個動作,一包白砂糖要歷經的生產流程,梁榮強兢兢業業地見証了19年。制糖,已成了他無法割舍的“甜蜜事業”。

今年,作為廣西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代表,梁榮強站上了五一表彰大會的發言席,他說:“糖廠裡有兩個我。一個‘我’在露天的田地裡流汗,挽著褲腿插苗、施肥,需要干勁和力氣﹔一個‘我’在自動化的廠房裡,操作機械、軟件,監察生產流程,需要謹慎和心細。”梁榮強說:“作為一名普通工人能獲得這樣的榮譽,真是既光榮又感覺到了千斤重的壓力。”

兩秒排除障礙

“沒有廠家技術員的指導,也沒有設備的使用說明書。”梁強榮回憶,在2016年的新技術新設備改革中,香山糖廠成為南寧第一家實施自動化包裝的企業,安裝了白砂糖全自動裝包和碼垛系統,但是糖廠卻因此陷入了另一個難題——機器經常停滯不運轉。

機器自動上袋率低、夾包不准,縫包的時候合格率也會很低。於是,梁榮強每天蹲守在機器前,觀察設備的運行。他自己動手改造一些小零件,加長折邊導向板,試著解決夾包、堵包的問題,用鋁板做成擋袋板,提高了上袋的成功率。這些小改裝一舉解決了新設備運行效率低的問題,使全自動裝包系統由原來單班裝包量不足150噸提高到了440噸以上。

機器能正常運轉后,梁榮強繼續蹲守機器,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驕傲地說:“我兩秒就能排除一處障礙。”梁榮強總能趕在機器出故障之前及時糾正調整機器。他說,這些全多虧了平時積攢的經驗和專業技術。

如今,連隔壁糖廠也知道梁榮強的大名,生產線上的機器出現故障了,大伙兒總會第一個想到給梁榮強打電話。“不管白天黑夜,隻要給他打電話,他總能很快趕到。”車間黨支部書記莫玉觀評價梁榮強說,大家都願意找他幫忙,梁榮強也樂意去幫大家。

小技巧種出高產量

如今,梁榮強已是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香山糖廠制煉車間的工段長,但他還是長期下田全程安排、指導甘蔗種植。老梁說,種植甘蔗,這是他的“老本行”。

2016年,制煉車間積極響應廠部號召,在陸斡社區承包了3110畝土地種植甘蔗。當時甘蔗基地的管理員是個新手,理論知識不少,但就是種不活蔗苗,眼看著蔗苗死了一大片。

車間領導著了急,找到梁榮強。接到任務的梁榮強去到田地實地察看了蔗苗。“下雨多了,影響成活率。”梁榮強當即指出病因,“還有一個原因是施肥過多,造成作物細胞失水后枯萎,也就是燒苗。”了解情況后,梁榮強及時調整了工作重點,對於新種或補苗的地塊,及時調運蔗種安排人工種植。

“我去了之后就改用了新的辦法種甘蔗,一個是不施肥,還有一個巧招就是不蓋土,或者只是蓋薄薄的一層土。”談到自己用新方法種植的甘蔗,梁榮強笑開了眼:“水田作物的成活率一下就提上來了,基本上能達到94%。”

在2016年至2017年的榨季,滿載著甘蔗的大卡車有序排著長隊,依次駛入廠區到喂蔗台前,過磅、傳送,工序一個不落。一捆捆新鮮、粗壯的原料蔗倒入輸蔗機,再由輸送帶送進了壓榨車間。經統計,進廠原蔗料2300噸,全莖種5035噸,尾莖種34噸。

而2017年至2018年榨季進廠原料甘蔗高達1萬噸,平均畝產量達6.5噸,最高單產達7噸。梁榮強的成功,給甘蔗種植戶吃下了一顆“定心丸”。

 把工作做在前頭

新設備使用將近兩年的時間了,梁榮強每天上班還是會提前來檢查是否有機械故障。“把工作做在前頭”已是他的習慣。多年來他所在工段實現年度安全生產目標,年度內工段生產安全率達到100%。

成為工段生產一線的管理人員,梁榮強的肩上挑起了更多的責任,怎樣與班長溝通,怎樣完善班組的各項管理制度,成了他經常且必須好好思考的問題。梁榮強利用平時設備檢修、新設備安裝、設備消缺的機會,有針對性地對崗位工進行實地操作培訓,私下裡也會安撫覺得工作太累的工友。糖廠對於梁榮強來說,就像是另一個家,卻比真正的家還佔用了更多的時間。

“三班工友輪流值班,每天我們要生產1200噸的糖,上榨季產糖12萬多噸。”梁榮強感嘆道,“即使是下班時間,工廠的機器出現了故障,車間的相關員工也必須在10分鐘內趕到。”除了平時的工作,梁榮強也鼓勵支持員工參與廠內各項文體活動和培訓活動,以全面提升自己的能力。

19年的堅持,曾獲得2016年南寧工人先鋒崗稱號和香山糖廠勞動模范等稱號,梁榮強在這個崗位上的實干與付出贏得了大家的肯定。他感慨地說:“這些榮譽不是我個人的,都凝聚著我和工友們的汗水。”(記者 龐慧敏 實習生 謝宛馨)

(責編:孫爽、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