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開門建工會、出門亮工會、登門辦工會、進門強工會,四川工會大調研尋發展良策——

“每邁出一步,都要讓職工朝美好生活多靠近一點”

2018年07月27日09:54  來源:《工人日報》

“我看咱們把手裡的報告放下,想什麼就說什麼,主要來談談建議。”日前,四川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田向利一行走進眉山開展調研活動,在分別走訪部分社區和企業工會后,街道工會干部、非公企業工會主席、一線職工代表在田向利的鼓勵下紛紛脫稿發言:“工資集體協商仍存在不敢談、不會談、不善談現象”“基層工會人少事多問題突出”……

這一幕,僅是四川工會為做好工會工作開展大調研諸多畫面中的一幀。半年多來,省總工會啟動了兩輪系統內大調研,以開門建工會、出門亮工會、登門辦工會、進門強工會為方向,在走基層、進車間、訪工地的過程中尋找工會高質量發展良策。

四川各級工會干部普遍感嘆“隻有邁開步子,才能真正找對路子”,而工會組織要做的就是“每邁出一步,都要讓職工朝美好生活多靠近一點”。

向下求索,最大的關切在基層

“4點半學校面向職工群眾是否免費”“企業實現智能化生產后還需要多少職工?勞資關系如何”“工會會員服務卡發放了多少張?企業參與積極性高不高”“職工創業需要什麼手續”“職工學技術熱情高不高?創新成果落實獎勵嗎”……從社區到改制企業,從群團服務中心到工會扶持創新創業陣地,今年以來,田向利帶隊的省總工會調研組每到一處都細細詢問,在基層尋找進一步改進提升工會工作的良策。

事實上,最近幾年,四川工會不斷加強調查研究,對提升服務職工群眾水平形成了良好助推。

2016年,針對“在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保障職工權益”,走進市(州)和部分產業(局)、企業集團(公司)開展專題調研,及時掌握本地相關行業深度調整、企業關停並轉及職工轉崗安置基本情況。了解到困難企業、困難職工脫困解困形勢嚴峻,當年在年初預算1000萬元專項資金幫扶的基礎上追加了1000萬元,專門對涉及改革的行業企業困難職工提供幫扶救助,並明確將非公企業納入幫扶范圍。

省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基於不斷的摸底調查,工會在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發揮了很好的協同作用,確保全省沒有一家企業改制方案未經職代會討論而通過,也沒有因去產能分流安置職工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

堅持“四門”工會建滿意職工之家

今年初,為籌備好四川省工會第十四次代表大會,推動新時代四川工會工作創新發展,省總工會成立8個調研組分赴21個市(州),開展“大學習、大討論、大調研”活動。先后深入100多家企業、社區等基層工會,走訪職工群眾1100多人次,與一線職工及困難職工代表、勞模代表、各級工會干部召開座談會30多場次,調研組形成了一份包括基層建會難、群眾反映訴求與被服務感知不對稱等總計涉及19類問題的清單。

“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要建這個家,職工要進這個家,首先得有‘門’,這個‘門’是什麼?就是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今年4月,在省總工會大調研工作專題匯報會上,圍繞上述調研中發現的現實課題,田向利提出堅持“四門”工會。

所謂“四門”工會,即:開門建工會,統籌多方同抓共建,以開放的渠道建黨政認同、社會認可、職工滿意、行業評價良好的工會組織﹔出門亮工會,推動工會工作與中心工作同頻共振,提升工會在大局中的貢獻率﹔登門辦工會,主動到職工群眾中去,抓住基層的主要矛盾集中力量破解﹔進門強工會,聚焦重點工作走改革創新的發展之路。

圍繞職工所思所盼做文章

既要在調查研究中把握新時代工會工作所面臨的形勢和任務,也要在調查研究中尋找破解之道。圍繞著職工所思所盼,於空白紙上做文章的故事,不斷在四川工會上演。

在大力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大背景下,今年6月,一場惠及當地百余家發電企業5000余名集控值班員的技能比賽首次落地,這樣一場從無到有的比賽,讓許多堅守深山的電力人有了邁出企業、走出系統一展“拳腳”的機會。“一周忙碌,天天刀閘、地線、保護還有連片,幾乎忘卻的QK、FMK、BZT……”比賽結束后,一位90后青年集控值班員在大賽選手群裡留下了這樣的感慨。

在四川工會,通過不斷向下求索探尋工會高質量發展良策,不僅使產業工人技能提升工程有了更多符合職工群眾需求的大膽開拓,在廠務公開民主管理、“互聯網+工會”普惠服務等方面,許多工會創新工作也正在一步步推進……

目前,四川省總工會第二輪大調研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向下求索的路仍在繼續。(記者 李娜)

(責編:邱王紫藤、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