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5人小團隊撐起了農民工專屬APP“愛異客”的運營及推廣——

“爆款”的誕生

2018年09月06日08:13  來源:《工人日報》

9月4日19時,農民工王喜天登錄“愛異客”手機APP中的“空中課堂”項目,找到曾經學過的課程又聽了起來。34歲的王喜天老家在內蒙古呼倫貝爾扎蘭屯市農村。2016年8月,沈陽市總工會在“愛異客”上推出大學課程,在沈務工的王喜天報名學習機電一體化專業,上個月提交了論文。

沈陽市常住外來務工人員有70余萬人。“愛異客”是沈陽市總工會開發的農民工專屬手機APP。“用手機上大學”是“愛異客”推出的農民工服務項目之一。如今,這款APP聚起了23.8萬名粉絲。

“爆款”是怎樣誕生的?“要吸引農民工‘粉絲’,必須根據農民工的喜好和需求來開展活動。”“愛異客”運營及推廣團隊負責人叔昕說。

3年前,叔昕在沈陽市農民工維權中心維權熱線電話工作。維權熱線電話一直是工會服務農民工的重要渠道,很多農民工打電話來咨詢追討欠薪、政策解答、法律問題等。2015年,隨著智能手機普及,為了更好地服務農民工,沈陽市總創新服務方式,推出了專門為農民工打造的“愛異客”。叔昕等5人形成了分工美編、技術支持、后台服務和農民工入會服務的團隊。

“愛異客”剛推出來,第一個任務就是“吸粉”。團隊成員討論后認為,還得靠實打實的線下活動擴大影響力。於是,隊員們跟隨工會演出“大篷車”走進33家工地及農民工集中的企業。他們在易拉寶、海報、宣傳單上印下二維碼,在農民工中不斷宣傳工會,還開展了“搖一搖”送禮品活動,積累了初期6萬余名粉絲。

一段時間后,后台服務工作人員陸昕陽發現,每10個粉絲增長的同時,就有3個粉絲卸載APP,造成流失。團隊組織農民工粉絲多次座談后發現,若想讓“愛異客”留在農民工手機裡,得讓農民工覺得它有用。

按這一思路,“愛異客”開始豐富項目,進行改版,通過調研、反復商討定下了維權幫扶、網上圖書館、空中課堂、職業介紹、心理服務、普法在線等12個服務項目,盡可能地貼近農民工的喜好和需求。“農民工可以通過‘愛異客’加入工會,享受工會會員卡服務。在‘愛異客’上可以找工作,查政策,申請技能培訓,申請心理咨詢,學習急救常識,看書和聽書,被侵權了可以在這裡投訴,簽到后還可以免費參加‘愛異客’線下活動。”叔昕如數家珍。

“通過‘愛異客’為職工農民工提供便捷服務的事例太多了!”叔昕說起一例:來自法庫縣葉茂鎮石樁子村的農民工李志華,女兒萱萱患左髕骨骨巨細胞瘤,她一籌莫展。在一位老鄉的指點下,她通過手機客戶端申請加入“愛異客”服務中心工會,提交了大病幫扶申請。工會后台審核通過10個工作日后,李志華就收到了4000元大病幫扶救助款。

“‘愛異客’不僅僅是信息發布平台,更是指尖上‘農民工的家’。”叔昕告訴記者,服務農民工工作由維權熱線轉變到“愛異客”服務平台,她再也不用守著電話,而是能與農民工們互動交流,收到農民工們給出的意見建議和暖心點贊,這讓她感覺跟農民工們成了“未謀面的家人”。

沈陽市總充分利用這一平台開展農民工喜聞樂見的活動,擴大工會影響力。3年來,市總通過“愛異客”舉辦了異客家書、會員免費游沈陽、農民工子女觀影、大篷車演出進工地、用手機上大學、攝影大賽等30余場大型活動,一場場線下活動讓在同一座城市打工卻互不相識的農民工們,與老鄉、與同是外來務工人員的異鄉人有了更多接觸和來往,彼此之間互相幫助。來自四川的徐艷梅在“農民工親子游沈陽”活動上結識了老鄉王義華,王義華幫徐艷梅的女兒找到了“四點半”課堂看護。(記者 劉旭)

(責編:皮博、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