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全總要聞

各級工會通過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技術創新等活動,大力培養技能人才,為億萬職工打造崗位成才、建功立業的舞台——

引領“主力軍”建功新時代

2018年09月12日08:43  來源:《工人日報》

在今年初舉行的2017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技術工人又刷新了一項紀錄:黃金娟成為首位摘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的女性技術工人。截至目前,全國總工會已經成功推薦15位技術工人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從車間工廠到國家重大工程現場,各級工會組織開展的勞動和技能競賽、技術創新活動隨處可見,為廣大職工在推動國家經濟社會發展中建功立業搭建了重要舞台。

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是提高職工素質、推動企業進步、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途徑。5年來,各級工會緊緊圍繞國家經濟建設中心任務,以“當好主力軍、建功‘十二五’”“踐行新理念、建功‘十三五’”“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為主題,廣泛開展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

各級工會注重頂層設計和制度導向,加強了對競賽的總體規劃,全總制定下發了《關於深入開展“當好主人翁、建功新時代”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的意見》《2016∼2020年勞動和技能競賽規劃》,並根據國家重大戰略設計競賽載體。如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一帶一路”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開展全國引領性勞動和技能競賽,在金沙江水電開發、港珠澳大橋等工程建設中開展重大工程勞動和技能競賽,在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等8個國家級新區開展促進區域發展勞動和技能競賽,以及多種形式的職工節能減排活動和以創建“工人先鋒號”為載體的班組競賽活動等。

據統計,5年來,全國基層企事業工會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的有488.1萬家,參加競賽的職工有5.2億人次。在各級工會的持續努力下,傳統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被賦予更加豐富的內涵,具有更強的技術含量和時代感。如今,競賽已由“速度型”“體力型”向“效益型”“智力型”轉變。同時,注重完善職工群眾參與勞動競賽計劃、督導、評估等工作機制,讓職工當主角。

群眾性技術創新活動,是進一步激發員工的內在潛力、調動和發揮員工積極性的有效舉措。對此,各級工會廣泛開展了職工技術創新工作。如推動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向縱深發展,指導各地和產業開展區域性或行業性的技能比賽﹔強化職工創新主體意識和創新人才培養,構建技能人才培養、創新能力提升、創新成果孵化轉化的一體化機制和信息化服務平台﹔設立職工創新活動補助資金,扶持職工創新項目等。

值得關注的是,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全總制定下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的意見》《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命名管理工作暫行辦法》,明確每3年命名100個示范性創新工作室。截至目前,全國已創建各類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7.2萬家,為勞模和工匠人才傳播勞動技能、創新方法、管理經驗搭建了平台。

在各級工會的精心培育下,一線工人的“小改小革”彰顯出巨大能量:5年來,全國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6224.6萬件,開展技術革新項目349萬項,完成發明創造項目111.7萬項,推廣先進操作法項目99.1萬項,有70.6萬件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獲得國家專利項目。(記者彭文卓)

(責編:皮博、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