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在這裡,有全國首個勞動法庭、全省首個勞動法務工作站,開設了全省首檔電台普法節目——

廈門工會圍繞職工需求創新普法路徑

2018年11月13日08:21  來源:《工人日報》

這是一個全新的理念,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依法建會、依法治會,引導職工依法理性維權。

這是一條獨特的普法途徑,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推進勞動法律宣傳。

這是一個嶄新的法治品牌,全國首個勞動法庭、全省首個勞動法務工作站、全省首創“工會是我家”電台節目。

近年來,福建省廈門市總工會立足普法惠民,多條普法創新經驗在全省乃至全國推廣,真正形成了“聚法治之力,筑發展之基”的局面,營造出工會依法維權的濃厚氛圍。

“變獨唱為合唱”

日前,一場特殊的理論學習在廈門市總工會開班,53名來自廈門市各區總工會和自貿區工會、各產業工會及基層工會的工會法律工作骨干,圍繞勞動法律監督師資內容進行培訓。課程特邀福建省總工會組織陣容強大的教學隊伍來廈“送教上門”,培訓課堂干貨滿滿,討論氣氛熱烈。

“通過法律培訓,我們將成為全市工會勞動法律監督隊伍的‘種子’和‘酵母’,肩負起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員的培訓任務,在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中起到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專場法律培訓結束,湖裡區江頭街道工會專干張萍萍激動地說。

“搞普法工作,不能隻會獨唱,還應該與工會業務工作緊密結合、共同推進,變獨唱為合唱。”廈門市總工會副主席陳超英表示。

廈門市總工會把領導干部學法用法作為普法工作的突破口,突出工會黨組統管,凸顯主責主業。先后組織了20多次工會黨組中心組理論學習,全面宣傳相關法律法規。與此同時,堅持每年舉辦基層工會干部培訓班,針對新上任的工會干部,編印工作資料,邀請專家授課,夯實工會工作的理論基礎。

此外,還聯合市法律援助中心定期舉辦“法律維權與您同行”活動,為社區居民和來廈務工者提供法律咨詢、代寫法律文書、審查受理法律援助案件等。這些組合拳,讓法治理念以潤物無聲的方式惠及千家萬戶,受到廣大職工好評。

跟著職工需求走

職工的需求在哪裡,工會普法的腳步就跟到哪裡。

近年來,廈門市總工會堅持在重大節日節點,選擇在農民工相對集中、數量較多的區域,經常性開展法律宣傳教育活動。從2017年開始,廈門市總工會每年舉辦“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集中行動,至今已成為廣受農民工歡迎的普法品牌。

“去年我參加了市總舉辦的公益法律課堂。老師把法條講得通俗易懂,對我們這些打工者很實用。”來自重慶的務工者張盛表示,“今后遇到類似問題,我們就懂得如何通過講法維權了。”

每到周六,廈門市職工服務熱線“12351”的法律專家都會到電台“上班”。這是廈門市總工會推出13年的普法品牌欄目——“工會是我家”,也是全省工會系統首創的電台普法欄目。

每期節目,法律專家不僅會為職工宣傳工會、勞動關系方面的法律法規,還會接聽熱線電話,解答職工群眾提出的問題。13年來,這檔電台欄目培養出了許多“鐵粉”。

普法的腳步也需要與時俱進。近年來,廈門市總工會積極利用互聯網資源,面向企業基層工會和農民工群體推出簡便、易懂的“互聯網+”法律服務。

從2016年6月起,廈門市總工會利用微信公眾號推出“三分鐘學法”課堂,以情景還原的方式,用生動有趣的小故事和圖說漫畫的形式普及勞動法律常識。一經推出后,立即在職工中掀起學法熱潮。

為職工權益護航

2017年6月,集美某印染廠停產,自2017年10月起連續3個月未向員工支付工資,309名員工的生活沒了著落。廈門市總工會得知情況后,立即與集美區法律援助中心聯系,啟動緊急預案和綠色通道,僅半個月時間就與企業達成調解,最終為勞動者挽回損失1420萬元。

近年來,廈門市總工會不斷充實法律維權力量,引入法律服務專業團隊,加強工會勞動法律事務所、法務工作站建設,積極構筑職工維權服務體系,提高工會法律援助服務水平。

2015年,全國首家勞動法庭在廈門思明法院濱海法庭揭牌成立。勞動法庭結合各區工會巡回審判庭工作開設“法庭大課堂”,建立遠程網絡調解工作室、組建農民工方言服務團、邀請工會調解員調解勞動爭議案件,實現了勞動爭議案件審理的專業化、高效化。

2016年,福建省首個勞動法務工作站在廈門同安工業園區揭牌成立。工作站針對休息休假、薪酬結構、工傷補償、績效考核等問題,對用人單位的勞動合同管理和企業規章制度“把脈問診”,為工業園區的企業筑起一道“防火牆”,從源頭遏制勞動爭議事件發生。

據統計,自2016年以來,廈門市總工會協調追討欠薪逾1600萬元﹔受理職工各類來訪來電來信30568件,信訪答復率100%﹔受理調解勞動糾紛12501起,幫助職工追討被拖欠工資、補償金、賠償金達2.5億元。(記者 吳鐸思 通訊員 鄧娜 李劍婷)

(責編:王楠、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