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

重慶市永川區總工會在全國工會系統較早成立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11年來成功調解勞動爭議3362件,累計為職工挽回損失1.47億元

從勇於“吃螃蟹”到“打通最后一公裡”

2018年12月18日08:46  來源:《工人日報》

日前,重慶市永川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送出了一份勞動爭議調解書。

這份調解書顯示,今年4月,四川籍農民工陳強(化名),在永川一建筑工地受傷,被鑒定為9級傷殘,因公司未給他購買工傷保險,理賠時發生糾紛。11月初,陳強找到永川區總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經過調解,雙方很快達成協議:用人單位一次性賠償13萬元,當場兌付1萬元,一星期內再兌付10萬元,剩余金額3個月內付清。

這僅是永川區總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成功調解的眾多案例中的一例。2007年成立至今,該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已成功調解3362件勞動爭議,累計為職工挽回損失1.47億元。

“ 牽手 ” 律所破題勞動爭議調解

“工會是職工的‘娘家’,要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娘家’的關懷。”永川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李其金介紹說,隨著越來越多的勞動者開始關注自身合法權益,區總接觸到的勞動爭議維權案件越來越多,而勞動爭議仲裁成本高、時間長,加之一些企業主故意拖延時間,一個案件從受理到結案,少則幾十天多則幾年。

為了更加有效地維護職工合法權益,2007年3月,永川區總聯合區煤炭系統工會聯合會、區人社局、區司法局、區安監局、區中小企業局、重慶石鬆律師事務所等單位成立了永川區總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在全國工會系統成為較早“吃螃蟹的人”。

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下設2個勞動爭議調解室,配備取得仲裁員証書的專職調解員1名,兼職調解員8名,書記員1名。

永川區總工會副主席、調委會主任梁建明告訴《工人日報》記者,為更好地借助社會力量開展勞動爭議調解,區總每年給合作律所提供4萬元工作經費,每調處1件勞動爭議案件還給予600元辦案補貼。律所會在工作日至少安排1名律師在調解室值班,力求做到及時受理、及時調解、及時結案。

記者注意到,在專職調解員葉青的辦公桌上堆放了一大堆案件材料。這些案件中既有外省打工者在永川轄區產生的勞動爭議案件,也有永川籍工人在外省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大都得到了圓滿解決。

永川區總相關負責人認為,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成立讓工會有了直接協調勞動關系的手段和載體,掌握了調解勞動爭議的主動權,大幅縮短勞動爭議調解的時間和成本,讓勞資雙方的沖突有了緩沖地帶,有利於構建和諧勞動關系。

現在永川區總接到法律援助案件,都更加注重通過協調途徑解決,避免給企業增加負擔或帶來負面效應,影響正常生產經營。

調解接地氣 , 執行有底氣

為充分發揮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作用,永川區總在全區23個鎮街和企事業單位也建立了勞動爭議調解組織,按照“自願申請、依法調解、免費調解”的原則,構建起企事業單位、鎮街、區總工會三級勞動爭議調解網絡。

“勞動爭議調解結果好壞,很大程度取決於承辦人的水平。”梁建明告訴記者,一直以來,永川區總特別注意提升調解員的業務素質,同時,把普法與提升企業和職工法律素養相結合。

“我們還要求調解員主動深入基層同企業、職工對話,站在企業、職工的角度換位思考,將可能發生的勞動爭議化解在萌芽狀態。”梁建明說,正是因為調解員接地氣、懂基層,調解成功率大大提升。

一件被成功調解的群體性勞動爭議案件引起了記者注意。

2018年1月26日,樂天瑪特(重慶)商業公司永川文曲廣場店職工彭某等代表63名即將被解除勞動合同的職工來到永川區總求助。

永川區總通過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積極與企業和員工對話,經多次座談溝通,最終於2月4日促成企業與職工雙方達成裁員協議:用人單位按勞動者每工作滿1年支付1個月工資的標准支付補償金﹔同時,用人單位額外支付2個月工資,1個月工資作為代通知金,1個月工資作為2017年年終獎金。

記者了解到,永川區總的勞動爭議調解堅持“預防為主、基層為主、調解為主”的方針,同時進一步完善與區法院和仲裁院的訴調、裁審對接。永川區總調解的勞動爭議,會出具勞動爭議調解書,若沒能當場執行,工會會將調解書交給法院、仲裁院予以確認,確保調解書的法律效力。

近年來,永川區總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的案件受理率逐年增長,受援群體滿意率也不斷上升,有效打通了勞動爭議調解工作服務職工的“最后一公裡”。(記者 李 國)

(責編:王楠、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