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動觀察

為青年技工優化職業生態建言獻策

2019年02月19日09:52  來源:《工人日報》

“我曾經以為,走過三峽,再沒有什麼‘險峰’攀不過。但在成為全國人大代表之后,我感到有些底氣不足。”作為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水輪機裝配高級技師,崔興國在參與三峽水輪機裝配制造的重大難點工程后,被評為“三峽三期工程重大設備國產化立功競賽先進個人”。

全國人大代表的身份,讓他感到了新的壓力。“當選之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樣才能成為一名稱職的代表?不想浪費一絲一毫聽取民聲、建言獻策的機會,但又怕抓不到重點。那段時間,我的體重掉了將近3公斤。”

2018年全國兩會結束后,崔興國帶著滿滿的收獲回到崗位上,消化了一段時間,開始新的思考:過去近30年自己埋頭苦干、兢兢業業,工作成績出色、傳道授業盡力,可這僅僅是做好了“自己”。作為一名全國人大代表,該如何更好地履職?

反復思考之后,崔興國認定:為青年技工優化職業生態建言獻策,是自己目前最應該做、也有能力做的事。

在工作實際中,他明顯感到青年技工大量流失,一些行業出現技工荒。“這與薪資體系不完善、激勵機制不足等諸多因素有關。”

不過,崔興國也注意到,不少企業已經採取了相關措施。以他所在的公司為例,去年通過薪酬體系改革,打破職稱晉級的束縛,多勞多得趨勢明顯,青年技工士氣大增。一位在他身邊8年的青年技工,過去幾年多次有過轉行的念頭,特別是在而立之年后,房貸、育兒等壓力襲來,對行業產生了倦怠感。但自從企業工資改革后,這位青年技工的收入增加了14%,精氣神煥然一新。

“我們強調‘干一行愛一行’,但也要讓青年技工有奔頭。青年技工可是中國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未來!”崔興國感慨。

如今,崔興國又有了新的關注點——一線技工的勞動保護如何與時俱進?

“隨著工業制造產品不斷升級,工人的安全保護也面臨新的挑戰。”崔興國講述了一則實例。白鶴灘水電站是目前全球在建裝機規模最大的水電站,而轉輪則是水電機組的“心臟”。重達395噸的精品轉輪由東方電機承擔制造任務,崔興國帶領28人的團隊完成最后總裝的打磨工作。由於白鶴灘水輪機組處在高水位,流道狹窄,操作工人在打磨時空間非常狹窄,戴安全帽作業時幾乎無法轉頭,存在安全隱患。這就需要對勞動保護措施進行改進,而目前相關配套明顯滯后。比如,在狹窄空間裡可用柔性安全帽代替常規安全帽,但市場上很難找到合乎規格和標准的購買渠道。

“類似的問題,在制造行業正逐步顯現,必須防患於未然。”崔興國說,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不斷提高研發能力,提高工藝水平,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從而制造出高質量的產品。同時,也要注意優化產業工人的職業生態,比如薪資待遇、勞動保護等,這樣才能為制造業發展留住更多優秀的青年技工。他准備針對這一問題提出建議,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發聲。(記者 李娜)

(責編:田少星、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