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全總要聞

“技術狀元”許啟金分享創新故事引發總工會界委員熱議——

實現技術工人“全員創新”的路還有多長?

2019年03月12日10:36  來源:《工人日報》

3月11日,在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小組討論時,電力工人許啟金委員“推銷”起“啟金工作室”,“我們的工作室有500多平方米,52名成員產生了59項創新成果,其中43項獲得國家專利。”他的這番話,引出了備受企業和技術工人關注的話題:如何培育和激發職工特別是一線技術工人的創新活力?

十幾分鐘的發言,許啟金委員講得滔滔不絕,總工會界委員們聽得津津有味——2010年公司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創新工作室,

2014年被全國總工會命名為首批全國示范性勞模創新工作室,2015年被人社部命名為技能大師工作室。全總還先后給予工作室15萬元專項資金支持創新活動。

許啟金委員是國家電網安徽省電力公司宿州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輸電運檢室帶電作業班副班長。他的日常工作就是在野外巡線,在鐵塔上檢修,在導線上帶電作業,而且一干就是30多年。在他看來,技術工人立足崗位的創新可能並不“高大上”,但都是為了解決一線上的生產技術難題,產生的效益是“真金白銀”。

許啟金委員的5項技術創新成果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許啟金是產業工人的優秀代表。”中國華能集團公司董事長舒印彪委員稱贊道,4個月前,他還是國家電網公司的董事長。

據了解,國家電網在職工中開展了“五小”發明、QC小組、創新小組、共產黨員服務隊等職工創新活動。舒印彪委員注意到,自從有了職工創新平台,一線工人在班組工作時遇到生產問題再也不簡單上交給領導,而是作為技術難題課題主動去攻關,“對企業發展有巨大的作用”。

“山東電力曾經有項工藝,工人要爬3次杆子才能做完,后來通過工人自主改進工藝,一次就可以完成。可別小看少爬幾次杆子,從管理學的角度,可是不得了的進步。”舒印彪委員說,技術工人來自一線,對於工藝、工具、流程的好壞,最有發言權。

“挖掘和培養技術工人特別是高技能人才的創新能力,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據全國總工會書記處書記張茂華委員介紹,自2006年國家科技進步獎首次設立工人農民技術創新類評審組以來,截至今年,已有17位由全總推薦的技術工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我年輕時當技術員,就參與了廠裡工會組織的‘五小’發明,當時的一摞証書現在還留著。”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董事長焦開河委員也加入了討論。他認為,應該發揮工會組織的作用,搭建平台,培育創新成果,充分發揮一線職工的聰明才智。

“這些技術工人的創新成果全部來自生產實踐,實用性強。”在被技術工人創新能量所折服的同時,總工會界委員們想得更多的是:如何在一線技術工人中實現“全員創新”,提高企業競爭力,助推產業轉型升級。(記者鄭莉 陳曉燕)

(責編:田少星、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