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關注農民工

代表委員為農民工上崗成才“診脈開方”

培訓,還是培訓!

2019年03月14日08:47  來源:《工人日報》

目前我國農民工總量約2.87億人,其中新生代農民工佔50.5%。在推進農民工向技術水平較高的高端產業工人轉型中,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無疑是重中之重。

新生代農民工更青睞什麼樣的培訓?怎樣提高培訓的時效性?3位代表委員向大會提交建議或提案,針對培訓中的多個痼疾“診脈開方”。

藥方一:統籌規劃,避免管理多頭、職責交叉

相關調研顯示,目前,職業培訓管理多頭、政出多門、條塊分割,導致管理難以形成合力。

表現在,一是培訓任務缺乏統籌規劃。國務院在農民工培訓規劃和指導性意見中確定的原則是農民工培訓由相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實施。各相關部門根據國務院文件精神制定本部門的農民工培訓計劃或項目,各自下達培訓任務,相互之間缺乏充分交流溝通、分工合作,分別制定的培訓計劃缺少差異性,甚至有交叉培訓和重復培訓情況,導致培訓資源浪費,培訓效率不高。

二是培訓補貼標准不同,不同部門舉行的培訓項目補貼標准、培訓時間有較大差異,造成資金使用效率不高和政策扶持不均衡等問題。

三是職業培訓的信息化管理水平較低,各部門有自己的信息管理平台,相互之間沒有實現信息共享,使得重復培訓和多處申請補貼現象發生。

中建五局總承包公司項目砌體質量管理員鄒彬代表認為,應加強農民工培訓規劃的統籌協調工作。統籌新生代農民工技能培訓經費投入,完善經費管理制度,採取政府財政投入為主、用工企業及農民工個人共同承擔的多元投入機制。多方聯動,制定統一的就業技能培訓計劃,提高教育資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培訓成本。

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副主任胡衛委員建議,將農民工尤其是新生代農民工培訓納入“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的研究范疇,分別從機制、投入、政策和制度等層面,勾勒當代農民工職業培訓框架和質量框架,按照不同城市特性,研究編制相應的新生代農民工培訓通用教材,鼓勵建立新生代農民工或新市民研究機構(智庫)等。

藥方二:提高農民工參加培訓積極性

新生代農民工參加培訓積極性不高,是代表委員們一致反映的問題。據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概有三:一是農民工缺乏長遠職業規劃﹔二是培訓費對一些農民工來說仍顯較高﹔三是培訓內容不適應農民工的需要。

鄒彬代表對此提出建議:在農民工層面,加大“技術改變人生”的宣傳力度,強化新生代農民工中工匠隊伍的培養、選拔和表彰,暢通技能型農民工職業發展通道,激發農民工參加培訓學技術的積極性。

他還建議,可通過頒布政策法規的形式,設定參加就業創業崗前技能培訓的底線要求,並推廣持証上崗和資格認証制度,明確農民工上崗資格証的有效周期,使其定期參加培訓取証。

胡衛委員在大會發言中建議,建立新生代農民工培訓的長效機制,加強制度建設,提供新生代農民工培訓重心轉移的“支點”。將新生代農民工培訓視為職場員工和新市民走上工作崗位、融入城市的“第一需求”,其培訓內容、成績等作為招工、入戶等積分統計的考量之一。

藥方三:提高培訓內容與需求匹配度

鄒彬代表提出,在當前普遍實施的職業培訓教學中,存在理論教學與實際操作脫節的現象,而新生代農民工更願意接受對提升其自身技能水平有切實效果的實踐培訓。此外,公共信息渠道不暢,公益性服務和培訓項目較少,真正具備一定技術含量的培訓和技能鑒定又往往需要農民工承擔高額成本,導致新生代農民工廣泛參與技能培訓的整體質量偏低。

他建議,做好新生代農民工和用工企業雙方的技能培訓需求調研,聚焦新生代農民工集聚的產業行業,有針對性地編制權威性、專業化、高質量的技能培訓課程,促進職業教育體系與職業崗位需求相適應。同時,豐富並優化技能培訓內容。

“還可以創新培訓方式方法,開發並推廣便於遠程教育和實時學習的網絡課程,如形式新穎的在線課程、微課、視頻公開課等。”鄒彬代表說。

胡衛委員則認為,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或將出現五大轉變:從求生存培訓轉向學技術或學技能培訓,從粗放型培訓轉向精准型培訓,從滿足單純技能培訓轉向對滿足文化精神生活需求和學歷提升的雙重培訓,從被他人尊重和被社會認可培訓轉向融入城市文明或社區認同、參與需求的培訓,從職前培訓轉向終身培訓。

據此,胡衛委員建議,應聚焦需求側變化,及時調整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制定以新生代農民工培訓需求再造具有有效性和針對性的培訓重點方案。體現滿足需求導向的多元培訓形態,貼近職業結構調整的趨勢,並與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換代同步發展。

胡衛委員還建議,對新生代農民工的培訓內容一般分三大部分:一是職場技能培訓(不同的行業由不同的用工單位實施,但要在教育部門或人社部門統一備案)﹔二是新市民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城市文明等常識培訓﹔三是相關市民的管理和法規培訓,以及社會公益道德禮儀及文化素養培訓等。

藥方四:加大投入力度

有地方工會調研顯示,農民工和一線職工在提升學歷時,仍面臨較大的經濟壓力和政策掣肘。農民工和一線職工要完成一個階段的學歷提升大概需要繳納6000元至1萬多元學費,還需要支付書本等學習資料費用以及誤工費用等。

鄒彬代表在建議書中指出,當前,為新生代農民工提供技能培訓的主體有政府部門、專業培訓機構、用人企業等,尚未建立完善的農民工培訓經費多方共擔的投入機制。由於農民工基數大且缺乏穩定性,部分企業培訓投入積極性不高。

他建議,既要落實企業承擔技能培訓的主體責任,同時給予企業培訓資金政策支持,探索財政補貼與企業用工持証上崗率及職業技能挂鉤的模式,對於廣泛開展農民工技能培訓的企業給予一定的稅收優惠,鼓勵企業將地方教育附加專項經費向農民工隊伍傾斜。

胡衛委員建議,政府應制定新生代農民工的全員培訓規劃,並把其納入社會經濟發展規劃中,並由政府職能部門專門制定實施推進行動計劃,為其提供一定的資金保障。爭取進城務工人員每3年接受一次培訓。3年內對所有進城務工人員培訓全覆蓋。

陝西建工集團董事長張義光委員建議,政府應鼓勵社會資金進入職業教育校企合作領域,實現產業工人培育經費多渠道。在對農民工培訓進行補貼的同時,對安排就業的單位給予一定資金補助。企業要著眼於長遠,增強培養技術工人的主動性,應從企業職工教育經費中,安排資金用於對農民工的培訓和技能提升。(記者 陳曉燕 鄭莉 趙航)

(責編:邱王紫藤、閆妍)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