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地方工會報道>>福建

扎根異鄉 提升技藝 交流成長

“拉面匠”在廈門的幸福生活

2019年06月13日09:14  來源:《工人日報》

5月16日,中午11點半,位於廈門市嶼后北路的大胡子拉面館如往常一般開始忙碌起來,食客們絡繹不絕,頭戴小白帽的馬佔海在店裡跑堂。

馬佔海來自青海化隆回族自治縣,家裡3個兄弟在廈門打理拉面館多年。如今,像他這樣在廈門打拼的青海籍“拉面匠”不在少數。跨越2500多公裡的他們,早已扎根廈門,融入當地。

走出山門 走向廈門

“拉面匠”與廈門結緣還要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1988年,化隆縣一名年輕人隻身到廈門開辦了第一家清真拉面館,靠早上賣油餅、牛羊雜碎,經營牛肉拉面,年利潤5萬元。消息傳回家鄉,“拉面經濟”一時間吸引了不少化隆人的目光,“走出山門,走向廈門”的說法在當地廣為人知。

90年代初,已經有20多位化隆縣人在廈門開起了拉面館,隨著越來越多的“拉面匠”選擇廈門,1998年10月,在廈門市總工會的支持下,依托青海化隆在廈門設立的辦事處,青海化隆(廈門)個私工會聯合會成立,化隆駐廈辦事處主任馬成祥當選主席。

21年來,從最初的24戶、50名會員,發展到現在490戶、1100名工會會員,屬於“拉面匠”的工會組織已經覆蓋家庭人口3400余人,提供就業崗位2450個。

工會助力隨遷子女入學

“拉面匠”的生意走上正軌后,不少人選擇將家人子女接到廈門,但孩子的上學問題也成了困擾他們的心頭事。

得知“拉面匠”子女入學困難,馬成祥立足私營工會,向廈門市委、市政府提交了《關於西北拉面館少數民族子女申請入學的報告》。隨后,20多個孩子就近入學的問題得到圓滿解決。

在廈門中山路經營了20多年拉面館的韓海錄一家,就是這一政策的受益者。韓師傅是第一批到廈門發展的化隆人,他加入工會后,聽說孩子上學問題能解決,便把3個孩子從老家接到了廈門。“孩子們在這裡接受了很好的教育,我家出了兩個大學生。”韓師傅高興地告訴記者。

20年來,共有450余名青海籍學生先后享受廈門教育資源,當前,130余名青海籍學生分布在廈門30多所中小學就讀。

此外,工會成立21年來,為廈門青海籍“拉面匠”職工就業、權益維護等方面也給予多方支持和幫助,先后協調處理各種糾紛120多起,挽回經濟損失400多萬元。

扎根廈門 生活巨變

“拉面裡面有乾坤,拉面裡面有工匠。”如何提升“拉面匠”技藝,促使其更好發展也成為廈門市總工會一直思考的問題。長期以來,廈門市私營企業工聯會、財貿工會、思明區總工會通過組織拉面比賽及各種技能表演,讓“拉面匠”有了更多交流提升的機會。

“拉面是我們從小就耳濡目染的技藝,是幾乎每個化隆人都會的本領。”大胡子拉面館的馬佔海說,“通過工會組織的比賽、表演,與有經驗的師傅切磋,不僅能提升技藝,也是很好的交流平台。”

“‘拉面匠’感受到工會實實在在的關愛,增強了繼續留在廈門創業就業的信心。”令馬成祥最自豪的是,他借著工會的平台,成了在廈青海籍職工的好朋友,以及1100多名工會會員貼心的“娘家人”。

“看到鄉親們脫貧致富,扎根廈門幸福生活,特別有成就感。”青海省委常委、省總工會主席、全國總工會兼職副主席馬吉孝前后3次到廈門調研,為“拉面經濟”從廈門出發,發展到輻射全國的17萬“拉面大軍”點贊。他提出,希望青海籍的在廈職工能珍惜這個創業平台,更好地展現青海“拉面匠”的形象。

如今,韓海錄和小兒子在廈門一起打理拉面館,一家人其樂融融。比起創業之初的艱辛,他們的生活發生了巨大變化。“這麼多年過去了,一家人過上了安心日子,廈門就是我們的第二故鄉。”(記者 於靈歌 通訊員 鄧娜)

(責編:田少星、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