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地方工會報道>>內蒙古

給予“包頭工匠”10個方面政策保障,以“八有”標准規范創新工作室建設

包頭市總為技能人才成長提供廣闊空間

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各類創新工作室240個

2019年06月27日08:21  來源:《工人日報》

本報訊(記者李玉波)全國“三八”紅旗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中國兵器工業集團關鍵技能帶頭人……80后內蒙古一機集團數控女車工趙晶,已被無數光環籠罩。

在包頭,類似的技能人才有很多:包頭熱力公司郭軍,能用聽診器為供熱管網“診病”﹔包鋼集團張勇,在礦用重車的修理上不斷革新,為公司創造直接經濟效益3000多萬元﹔北方重工集團鄭貴有,獨創11項先進操作法,指導解決了軍品科研試制中130余項加工技術難題……

為何在包頭,技能人才不斷涌現?

據介紹,國家“一五”期間的156個大項目裡,有6個項目放在了包頭,工業化的廣度與深度為包頭孕育工匠精神提供了豐厚土壤。

在包頭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王琨看來,更重要的原因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弘揚工匠精神。從2017年起,包頭每年召開表彰大會隆重表彰命名一批“包頭工匠”,已累計命名101名“包頭工匠”,除了給予工匠榮譽金外,“包頭工匠”還被授予“鹿城英才”稱號,在創新項目、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醫療保障等10個方面給予政策保障。

同時,為做好“包頭工匠”評選工作,包頭市總工會堅持全員參與的勞動和技能競賽工作理念,讓全市廣大職工最大限度參與到勞動和技能競賽活動中,極大地提高了職工技能水平,並將勞動競賽中涌現出的一大批技能標兵、工匠人才、創新楷模擇優選樹為“包頭工匠”,在全市廣泛宣傳,倡導全民思齊。

除了在樹典型、評榮譽等方面給技能人才留足空間,包頭更注重創建職工創新工作室,以此作為弘揚工匠精神的重要載體和組織職工創新的重要平台,給予通過市級創新工作室驗收的勞模工匠(職工)創新工作室2萬元補助資金,鼓勵更多勞模工匠投身創新工作室創建工作。

包頭市總確定了創新工作室規范化建設“八有”標准,即有一名以上勞模或技術能手牽頭,有一支3人以上的技術團隊,有固定場所和配套設施,有工作制度,有創新目標任務,有專項經費,有創新成果,有命名。截至目前,全市共創建各類創新工作室240個,其中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2個,自治區級職工創新工作室26個,包頭市勞模(職工)創新工作室95個。

國有大中型企業以自治區、包頭市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基礎,成立各類基層職工創新工作室,建立起一級帶一級、一級促一級、一個人帶動一群人的技藝傳承模式。

包鋼集團軌梁廠,2013年挂牌成立“菅瑞軍軋鋼技能大師工作室”。菅瑞軍被譽為“金牌藍領”,從一名普通軋鋼工成長為包鋼技能大師。菅瑞軍的小本子就是工作室的重要教材,他帶領工作室成員攻克了多項技術難題,累計為企業創效1300多萬元。

(責編:田少星、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