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熱點專題>>匠心獨運托起“中國夢”>>最新動態

不斷學習提高和實踐積累,讓僅有高中學歷的張建成為行業大拿

張建:我給神舟嫦娥裝“眼睛”

毛濃曦

2019年07月11日08:27  來源:《工人日報》

張建在工作中。資料圖片

前不久,《工人日報》記者跟隨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裝校技術研究中心空間組組長張建進入車間:穿戴上潔白光亮的外套、頭套,先進入一個密室,高風“洗”塵,然后才進入一個十萬級的潔淨大廳﹔在大廳裡還有兩個千級、百級小潔淨室,那裡面更是一塵不染。

非常環境,非常狀態,張建及其工友干的一定是非凡之事。“的確,我們是給神舟、嫦娥裝‘眼睛’的人。”張建說。

高中生成了技術大拿

1962年,中科院在西安成立了研制高速攝影的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張建與研究所同齡,同年誕生。1982年,僅有高中學歷的張建進入研究所工作。

“最初准備讓我去食堂,但我就想學一門手藝,於是就進了這個部門,跟師傅學光學裝校,從此就沒有挪過窩,一直干到現在。”張建這樣解釋與這門技術的特別緣分。

開始當學徒,就是抓住一切機會學、悟。這個部門,技術是立身之本,最簡單的活,也要看半年才讓上手。從擦鏡頭干起,用長絨棉卷成棉簽,把玻璃擦得光可鑒人。“后來就練習相機裝配,業余時間我就拿來一個單反相機練,直到可以把相機拆成100多個零件,拆到不能再拆,然后又裝回去,一個零件都不少。”

兩年后,機會來了,國家在酒泉進行飛行器試驗,需要對飛行器的飛行姿態進行觀測。而觀測的設備正是研究所研制了10年的一種儀器——光學口徑達300毫米、帶激光的高速攝影機。儀器運到現場后的安裝、調試,和觀測期間的保障維護,任務極其重大。

經過極力爭取,張建獲准奔赴一線。“這些設備特別練人,光學精密儀器的特點是非常昂貴,拿的時候要膽大、心細,特別是玻璃,不能碰、不能劃、不能粘灰塵,每個操作過程都必須嚴密防護。”酒泉地面設備裝校之役后,凱旋的張建從此開始獨立承擔項目重任。

不斷地學習提高和實踐積累,讓僅有高中學歷的張建成為這個行當的大拿。張建有兩個絕技:長線陣CCD“無縫”拼接和干涉儀核心部件的粘接。十幾年來,部門的工人換了好幾代,隻有他一人能拿下這兩個極其關鍵的活。“10位組員中,博士、碩士、工程師、高級技師都有,唯有張建學歷、職稱最低,現在還是個技師,但論手藝、能力,沒有人不服。”裝校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康世發告訴記者。

“上天攬月入洋捉鱉”

“中國首幅月球表面圖就是我們所研制、經我的雙手在所內裝調完成並親手安裝到嫦娥衛星上的相機拍攝的。”這是張建引以為豪的職業之最。這個相機就是安裝在嫦娥1號上的CCD立體相機,它採用大視場光學系統,地元分辨率達到120米,它以小型化、輕量化的機身而實現了超高質量成像。

實際上,神舟翱翔、天宮升空、嫦娥奔月,從火箭發射,到宇航員在太空艙內活動,再到月球車著陸、行走,再到立體相機拍攝出世界最全最清晰的月面圖……這些都少不了西光所裝配的精密鏡頭。

“我們裝配的相機,不僅分辨率、高清程度要求特別高,最關鍵的是要適應極端的環境,且不能出錯。”張建告訴記者。

以登月全景相機為例,不僅要適應真空、強輻射的太空環境,而且要在發射升空、著陸的震蕩、沖擊中正常工作,尤其是登月后要確保在人類無法生存的環境中照常拍攝,任何一個小小的疏忽都不允許存在。“月球上沒有空氣,相機無法憑借空氣去散熱、保溫,白天溫度130攝氏度,晚上零下110攝氏度,這樣極端的環境,相機要正常工作,還得保持圖像不失真,我們就得想辦法。”

技術進步沒有止境,從嫦娥1號到嫦娥4號,完全中國知識產權的“衛星之眼”,已經從幾十公斤瘦身到僅有800克,同時分辨率提高了十幾倍。

截至目前,張建親手安裝、調試的各類特殊環境中的高能相機,從地面設備到艦船設備、水下設備、航天設備,實現了全覆蓋,經受住了各種抖動、震蕩、雨水、海水、密封、高壓、高溫、低溫、腐蝕、輻射、真空嚴酷環境的考驗,完成了各種國家級的探測重任。

辛酸在成功一刻消散

為了保証設備萬無一失,航天行當裡有個獨具特色的辦法——雙想。就是回想已經完成的工作有沒有差錯、問題、遺漏,預想正在進行的工作中會不會出現問題,隻要衛星沒上天,就得不停地去想。盡管要求堪稱嚴苛,但要做到整個過程一點差錯都沒有,還是不可能。

“我們這裡,每個人都被罰過款,而且干活越多,挨罰就越多,道理很簡單,隻要是人就可能出錯,隻不過我們一定要把差錯攔截在發射之前。”張建說,自己也有一次刻骨銘心的沮喪。那是給一顆衛星裝鏡頭,本來一切順利,已經安裝到位,准備交付了,但發現電路上有個小問題。“電路不是我們負責,但我們是總裝配,發現問題就得重新裝配。”時值除夕,別人團聚過年,張建在工作室干了整整一夜。等設備送往北京后,甲方驗收中發現鏡頭搖動有響動。於是返回找原因,原來是顧此失彼,對一個小鏡片的橫向固定考慮不周全所致。

不過,所有的辛勞、委屈乃至失敗的沮喪,在成功時刻都會煙消雲散。

那是接手嫦娥1號光學系統的一項任務。當時,張建帶著團隊加班加點,高度緊張地奮戰了兩年之久,拿出了最終的產品。

裝上衛星之前的最后一關,是到北京做環境試驗,恰恰又是春節。老所長帶著二三十人,住在航天城的一個民房裡,租了一輛私家車,天天跑試驗場,一直忙到正月初六。那天,試驗成功的消息傳回來,憋了兩年整的緊張、壓力瞬間釋放。“當場,好多人都流淚了。”張建說,至今懷念那段累並快樂著的時光。

(責編:田少星、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