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產業工會報道

從山到海跨越夢 智能環保創新夢 精神傳承匠心夢

百年首鋼打造“夢工廠”

記者 郭強 通訊員 趙思遠

2019年07月12日08:36  來源:《工人日報》

百年滄桑,芳華依舊。

1919年建廠的首鋼,載著“改革先鋒”的榮譽,踏著剛勁的節律、奏著躍動的音符行進。

2010年12月,位於北京石景山下永定河畔的首鋼老廠區冶煉了最后一爐鋼,畫上了生產的句號。與之同時,兩座5500立方米的大高爐雄偉屹立在渤海之濱的曹妃甸工業區——首鋼京唐公司建起了一座令世人贊嘆的鋼鐵“夢工廠”。

從山到海的跨越之夢

首鋼老廠區距天安門18公裡,廠區裡有座石景山。進入新世紀,北京建設國際大都市,對發展空間布局和環境保護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首鋼自身也面臨著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於是,就有了十萬首鋼人“走出去”的故事,在河北遷安、秦皇島、曹妃甸開始了一業多地的生活,建起了一座又一座現代化的鋼城。

其中,建於河北曹妃甸的首鋼京唐公司堪稱經典之作——首鋼京唐公司完成了中心城市鋼廠向沿海轉移的探索與實踐,整體工藝裝備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成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精品板材生產基地和自主創新的示范工廠、節能減排和發展循環經濟的標志性工廠。也為我國鋼鐵工業布局調整和京津冀協同發展起到了示范引領作用。

行走在廠區寬闊平坦的道路上,人們很難相信這個環境優美的現代化鋼鐵企業是建在人工“吹沙造地”的沙地上的。

“這裡的建筑地基要打到沙地下面的岩石上,這裡的植被是人工移土栽活的。”京唐公司工會副主席王雪青回憶起當年的情景時說,“剛來時,這裡除了廠房就是黃沙,在室外說話沙子都能刮到嘴裡,回到屋裡第一件事是扑拉頭發裡的沙子、抖落衣服裡的沙子。”而今天的京唐公司,廠房車間高樓林立、海濱公園綠樹成蔭、候車廳前班車列隊、港口貨輪駛向深藍,宿舍樓、餐廳、食堂、健身房、游泳館等一應俱全。

與首鋼大搬遷相伴的是,10多年來,4500多名首鋼職工像候鳥般,每個月數次往返於距離200多公裡的北京和曹妃甸工廠之間。從北京老廠區來這裡工作的職工平常的生活節奏就是“車間——食堂——宿舍”,但每到星期五中午下班,就得簡單收拾完匆匆趕往位於廠區的候車大廳,乘坐下午1點半的大巴回北京,4個小時左右到家,星期日下午再返回曹妃甸。

在當地長大的京唐公司職工李欣告訴《工人日報》記者,京唐公司的蓬勃發展,也帶動了更多企業在曹妃甸落地。公司與當地企業深度合作,逐漸形成多條產業鏈﹔同時安置8000余名北京地區停產職工,招收4000名高校畢業生,帶動相關服務業近2萬人就業。

曾經的海濱荒灘,如今靠工業振興經濟,靠就業拉動人氣。首鋼京唐公司——這個由山到海跨越而來的企業,也讓曹妃甸實現了經濟發展的大跨越。

智能環保的創新之夢

“以前首鋼的板材隻能壓到四五毫米,現在能壓到0.12毫米,比紙片還薄。從造船的寬厚板,到汽車用板、家電外殼用板,再到小飲料罐用的鍍錫板,從油氣管線到電子器件,共計31個鋼種、280多個牌號。”首鋼京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邱銀富介紹,首鋼研制的“高、精、尖”產品,成功應用於“長征五號”“長征七號”運載火箭發動機的研發和生產。

在鍍錫薄板實驗室,記者見到了紅牛易拉罐“原型”,工作人員正在對罐體的密封性、耐壓強度、耐腐蝕性進行檢測。據首鋼技術研究院產品研發經理方圓介紹,在這裡,軸向承壓儀通過對罐子減薄,測試壓力是否能承受客戶需求。同樣的一噸鋼,以前隻能生產3萬多個罐,經過標准的改善,數量明顯增加。“現在,京津冀地區90%的紅牛罐都是首鋼生產的。”

在京唐公司運輸部成品碼頭5號倉庫,成卷的汽車板、家電板,整齊地羅列在倉庫的地面上,天車的吊臂有條不紊地將一卷卷板材夾起,吊向指定的區域。這便是京唐公司的智能化倉庫。當班職工向記者介紹,在操作室輸入程序、貨號等參數,天車便會成為一部能夠“精確制導”的機器,准確定位貨品所處的一個個坐標。

在京唐公司海水淡化作業區,能源與環境部區域作業長曹雲明為記者遞上了一瓶“海澄露”。“這些水都是用渤海海水淡化的,水質比普通自來水更好。”曹雲明介紹,公司每天至少需要近10萬噸生產用淡水,為了不和唐山地區居民“爭”水,公司充分利用煤氣鍋爐將鋼鐵廠富余煤氣制備蒸汽進行發電、海水淡化。“京唐現在每天生產5萬噸淡水,佔鋼鐵廠用淡水總量的50%以上,每年節約1800萬噸地表水資源。另外,我們將淡化后留下的濃海水出售給附近的唐山三友化工進行加工產鹽,日送濃鹽水量達4.8萬噸,每年還能獲益368萬元,實現了海水淡化和化工企業的產業融合。”

精神傳承的匠心之夢

“京唐公司5座轉爐,每座爐的第一爐鋼都是我煉的。”煉鋼作業部煉鋼區作業長王建斌是2008年9月第一批從北京首鋼老廠區調到京唐公司的生產崗位工人。生長在鋼鐵工人家庭的王建斌是“鋼二代”,他從爐前工做起,歷經值班工長、煉鋼高級技師,到如今成為公司內外小有名氣的煉鋼專家。

然而,初到曹妃甸,他這個“技術大拿”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京唐公司建有5座國內最大的300噸轉爐,集成了“全三脫”煉鋼、“干法除塵”、“聲納化渣”等16項國內外先進工藝,冶煉過程全部電腦控制,操作界面全是英文。這對從技校畢業已經20多年,電腦、外語都不太靈光的王建斌而言是極大的障礙。

一切似乎“歸零”了,但王建斌沒有放棄。他把休息時間都用來學習英語和新知識、摸索新設備性能結構。不到半年時間,他就能“一鍵式”煉鋼了。2013年,“王建斌首席技師工作室”成立﹔2015年,王建斌被評選為全國“百姓學習之星”。

運輸部成品碼頭5號倉庫首席作業長陳萬忠,是公司出了名的“發明家”。他在參與吊裝鋼卷時,發現吊裝帶經常有一些位置磨損得厲害,需不斷更換。陳萬忠經過反復設計,在吊裝裝置上方安了一根支杠,將夾角打開,使吊裝帶由“正八字”變成了“倒八字”,大大減少了外護圈的剮蹭,杠的下面又加裝了4個鋼絲繩,使得原本能吊兩個卷的吊鉤現在可以吊裝4個,提高了吊裝效率,節省了成本。

“首鋼人就是首鋼人!”首鋼集團工會主席梁宗平說,“首鋼人為了打造鋼鐵‘夢工廠’,不僅發揚了艱苦創業的奮斗精神,更體現出了勇於創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採訪手記

百歲芳華 基業常青

本報記者 郭強

首鋼作為中國民族工業的代表,1919年建廠,今年整整100歲了。這是一個真真正正的“老企業”。

然而,在首鋼的連日採訪,記者的感受可以概括為兩個字:新、奇——人們不斷求新圖變的思想、鋼鐵產業優化升級由中心城市向沿海轉移的革命性探索與實踐、舊廠區轉型發展打造新時代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的“奇幻”創新……

百歲芳齡,芳華依舊。

新中國成立前的30年,首鋼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舉步維艱,30年累計隻生產了28.6萬噸生鐵。

新中國成立后的30年,首鋼人發揚主人翁精神,艱苦創業,奮發圖強,迅速恢復生產,並於1958年結束了首鋼有鐵無鋼的歷史,開始進行大規模擴建,使企業不斷成長壯大。1978年,首鋼鋼產量達到179萬噸,成為全國十大鋼鐵企業之一。

伴隨著改革開放,首鋼人解放思想,率先實行承包制,探索國企改革之路,企業快速發展,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成為跨行業、跨地區、跨所有制、跨國經營的特大型企業集團。1994年,首鋼鋼產量達到824萬噸,位列當年全國第一。

進入21世紀,首鋼開始了史無前例的鋼廠搬遷,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在曹妃甸建設了首鋼京唐鋼鐵廠,成為中國新一代可循環鋼鐵制造流程的示范,被譽為中國鋼鐵的“夢工廠”。

一個企業如何實現基業常青?首鋼人的答案是,始終與國家和時代的發展緊密相連!

(責編:田少星、艾雯)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