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地方工會報道>>吉林

打造“半小時就業服務圈”

吉林打通農村公共就業服務最后一公裡

柳姍姍

2019年08月22日08:56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通化市第682個農村就業服務平台在東來鄉搭建完畢,當日就有農民工在這裡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工作。這僅是吉林省各地正如火如荼建設“農村半小時就業服務圈”的縮影。

為進一步健全城鄉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打通最后一公裡,為農村勞動力提供方便、快捷的就業創業指導服務,2018年,吉林將建設“農村半小時就業服務圈”列入省政府重點工作和民生實事。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已建成農村半小時就業圈基層平台5927個,覆蓋率達96.5%,再建設214個,即可完成全覆蓋。屆時,該省農民工均可借助家門口的就業服務平台,享受優質、便捷服務,更好實現高質量的就業。

半小時半徑就業服務觸手可及

“要不是有鎮裡人力資源市場工作人員的幫助,我現在可能還在家裡待著呢。”26歲的彭程宇來自延邊州敦化市黃泥河鎮清勝村,去年在當地人力資源市場的推薦下,順利進入鎮上一家機床配件廠工作。他笑呵呵地說,在該廠上班干淨、不累,賺錢也不少。村裡很多像他這樣的年輕人都受益於“半小時就業服務圈”的便捷,找到了自己滿意的工作。

足不出村,就業有人管、失業有人幫、創業有人扶、維權有人助,這樣的“半小時就業服務圈”讓很多農村勞動者津津樂道。在敦化,16個鄉鎮級工業集中區均建立了面積不少於100平方米的人力資源市場,在其開發的“公共服務智能平台”上,每年都有2000多人求職應聘,1000多人申報培訓。

“為促進和規范服務圈建設,去年,省人社廳專門印發了《關於開展2018年度“農村半小時就業服務圈”建設工作的通知》。”吉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說。按照文件要求,在行政村或農村就業需求突出的工業園區和集散地建設以半小時路程為半徑的“農村半小時就業服務圈”。建設規模與就業需求相適應,配備必要的設施設備和具有較高素質的專兼職人員。同時健全業務服務台賬和動態數據庫,能夠向勞動力提供就業咨詢、信息發布和就業對接等服務。

服務圈建設亮點紛呈

在扎實推進服務圈創建工作的同時,吉林市就業服務局創新延伸其服務功能,選擇勞務輸出基礎好、覆蓋面廣的自然屯,在超市等農民工聚集場所建立信息板、電腦、寬帶一應俱全的“農村就業創業信息超市”,其內用工信息、創業信息和培訓信息實時更新。

通過這些特殊的“超市”,隻要掃描二維碼或關注吉林市公共就業服務微信號,農民工就可以查詢政策、培訓信息,向用工單位投遞求職簡歷、參加網絡招聘會及接受職業指導師“一對一”指導,並與域外企業進行遠程面試、招聘對接等。

目前,吉林市已在五縣四區建設“農村半小時就業服務圈”1369個,約佔全市行政村總數的98.92%,同時建成“農村就業創業信息超市”354個。這些建在村民家門口的服務平台,已累計發布各類崗位信息和培訓信息11.14萬條,開展職業介紹7025人、職業指導2506人、農民工技能培訓7856人、創業培訓1107人,提供創業服務6479人,成功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9.2萬人。

遼源市的服務圈建設也同樣非常有特色。按照“功能多元化、服務人性化、隊伍專業化、手段信息化”要求,該市整合各鄉鎮基層勞動保障平台公共就業服務資源,以求最高標准科學建設,最大限度發揮作用。目前,該市30個鄉鎮已建成138個“農村半小時就業服務圈”,創建率100%。

為豐富服務內容,遼源市借助服務圈平台,常態化開展就業政策宣傳,持續推進公共就業服務向基層下沉,免費為村民提供政策咨詢、職業介紹、就業指導、創業推薦、用工登記等公共就業服務。 其中,網絡信息化管理更是一大亮點。該市建立了農村勞動力資源信息庫,實施動態管理,並將就業信息網絡向鄉鎮、村延伸,把城鄉勞動者就業失業登記、培訓求職需求、政策落實情況等信息全部納入網絡管理平台。同時,該市還實施了市、縣區、社區(鄉鎮)、村“四級勞動力市場信息聯網”工程,及時發布企業用工信息和其它單位招聘信息,為農村勞動力就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已成功推動16.94萬名農村勞動者實現轉移就業。

吉林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全省各級就業服務部門將繼續推動“農村半小時就業服務圈”建設,將其作為推動農村勞動力就近就地轉移就業和增收脫貧的有效抓手,加強規范管理和監督,幫助農村勞動力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責編:田少星、艾雯)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