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工匠精神照耀巴渝大地 筑夢前行彰顯時代品質——重慶十位“巴渝大工匠”風採紀實

2019年10月23日09:47  來源:《工人日報》

“汽車醫生” 張永忠 讓發動機維修技術永不“退休”

說張永忠是發動機“醫生”一點不假,因為他獨創了一套“望、聞、問、切”的經典操作法,幾十年來,解決了上萬台發動機的病症。

把中醫術語搬到發動機調修領域,是張永忠靠著平時在工作實踐中反復磨煉獲得的真本領。“簡而言之,‘望’就是看發動機外觀,‘聞’就是聞汽車尾氣味,‘聽’就是聽發動機異響,‘切’就是找原因把脈。”張永忠給筆者介紹道。

靠著這套中醫似的診斷法,張永忠在各項比賽中屢創佳績。有一年,他代表重慶參加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組織的技能大賽,來自全國各地30多名技師齊聚石家庄,進行現場比拼。“給每位選手一台車,然后設置同一個模式,要在1小時內找出問題。”張永忠坦言,比賽氣氛相當緊張。不過,憑借著過硬的本領,他隻用了30分鐘就找到了問題。

張永忠說,他沒有接受過正規的科班教育,能成長為一名汽車發動機修理專家,全靠自己在實踐中的摸爬滾打。埋頭苦干也為他贏得了一系列的榮譽:“全國國防科技工業系統勞動模范”“全國技術能手”“中國兵裝集團技能帶頭人”“中國兵裝集團技能大師”“中國科技技術突出貢獻獎”“重慶市十大杰出技術能手”……張永忠欣慰地表示,這些褒獎是對自己多年來技術沉澱並成功轉化為推廣經驗的認定。

如今,張永忠與公司年輕員工簽訂了“名師帶高徒”的培養協議。對於師傅這個身份,他毫無私心,將自己多年來掌握、練就的維修技巧悉數傳授給同事們,還親手帶出了一支熟練掌握發動機調修技術的國家級全能團隊。他說,“技術這個東西保留是沒用的,技術要給別人解決實際困難才能體現它的價值。”

“最強鍛造人” 劉永剛 35年扎根一線,刷新鋁合金 鍛造世界紀錄

從普通士兵到國家級技能大師,35年來,劉永剛勇於探索與創新,為國家航空航天和國家重點產品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1984年從部隊轉業分配到西南鋁鍛造廠,劉永剛將軍人沖鋒在前、堅持不放棄的軍人特質,淋漓盡致地展現在工作崗位上。

他扎根模鍛生產的第一線,一干就是35年。面對操作台上涉及氣壓、水壓、閥門、平衡等的70多個按鈕,劉永剛能做到閉著眼就知道具體位置在哪裡,哪個按鈕先按,哪個后按,也因此練就在鍛壓直徑長達幾米的毛坯件時,能將誤差控制在2毫米內的絕技。

作為一名模鍛高級技師,劉永剛工作中承擔的大多是國家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重點產品的生產研制任務,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在“神舟”系列航天用大鍛件和大鍛環的研制開發過程中,作為生產試制任務的骨干,劉永剛與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工藝研究,每天連班作業10小時以上。攻克了一個個技術難關,在突破設備極限的基礎上創下了5項歷史性突破。在新一代運載火箭用5米~6米級大型鋁合金鍛環生產試制過程中,劉永剛發揮敢打硬仗的軍人本色,與工程技術人員一道,遇到工藝難題積極想辦法出主意,通過工藝創新,成功生產試制出直徑達6.12米的“亞洲第一環”,使研制周期縮短18個月,節省大型設備投資費用3000萬元,確保了國家重點型號產品按期交貨。

2018年12月,劉永剛同研制團隊一道,再次將大型鋁合金鍛環的直徑擴大至10米級,刷新了鋁合金鍛環的世界紀錄。

“我當過軍人,上過戰場,死都不怕,還會怕啃技術這塊硬骨頭?”劉永剛說,“工作上,隻要自己肯用心、肯專研,沒有什麼能夠難倒我的。”

“百電通” 張毅 用“匠心”鑄就帶電作業“領頭羊”

他首次為山區鐵塔安裝35-220千伏線路型氧化鋅避雷器,結合西南地區山地地貌,創立“山地帶電立杆法”,使每年供電量新增200余萬千瓦時,停電時間平均減少3000多小時。

他編寫的《10千伏旁路法不停電作業檢修兩環網櫃之間電纜線路》和《10千伏架空線路臨時取電給移動箱變供電》,填補了10千伏線路帶電作業操作領域理論規范的空白,成為重慶市電力行業首創的行業操作指導規范,大大提高了電網供電可靠性,榮獲重慶市“十佳經典操作法”。

已在供電系統工作了30個年頭的張毅,一步一個腳印,成長為國內帶電作業領域的“百電通”和“多面手”。

作為帶電作業領域的領軍人物,張毅深知帶電作業關系民生,意義重大。在一線摸爬滾打多年的張毅清楚,哪怕0.1%的失誤,也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面對剛設計好的新產品,出於對他人安危的考慮,他帶頭試驗運用“用於帶電作業的橫擔絕緣擋板”和絕緣子吊鉤。長期的高風險工作中,他精益求精、一絲不苟,以高超的技藝和嚴謹的作風,創下了幾十年來自己和班組安全高質“零風險”的佳績。

熟練掌握不是最終目標,引領行業先進技術,才是張毅的創新追求。25年的帶電作業,歷練了張毅對帶電作業的技術經驗,從西南五省電力系統帶電作業比賽的“雙百分”,到歷屆重慶市電力系統比武大賽,張毅和他的團隊始終保持第一名的好成績。

隨著技術不斷被認可,張毅希望把技術傳給更多的人。由他領銜的“張毅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始終保持了“傳承絕技絕活、培育創新成果、培養技能人才”的思路,取得了顯著成效。如今,該工作室已成為高技能人才、高技術創新成果的“孵化”基地。他帶領著團隊先后產出專利70項,榮獲省部級及以上優秀QC成果獎56項。由他主持的《用於帶電作業的橫擔絕緣擋板》《絕緣子吊鉤》等創新項目,累計獲得15項國家專利授權。

“航天衛士” 鄧建華 三十載匠心守護航天夢

從隻有中專學歷的普通研發設計人員,鄧建華憑借著刻苦與努力,一步步成長為航天科技集團九院重慶航天火箭電子技術有限公司的技術帶頭人。

三十載風雨兼程,他用嚴謹守護飛船的每一次航行,他用創新突破一次又一次的難關。一腔熱血,融進地面遙測﹔一片星海,守望航天夢想。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號”、從“天宮一號”到“天宮二號”,鄧建華及團隊承擔了近年來幾乎每一次火箭升空的遙測任務,陪伴並保障著中國航天事業攀登一個又一個高峰。

鄧建華所負責的遙測設備設計工作,是在地面測量火箭速度、角度等信息的重要保障。“你平時上網的時候網絡中斷一下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對於火箭來說,整個通信過程不能有哪怕0.01秒的中斷。”他說,干這一行,最關鍵也是最難的,就是保証產品的可靠性,不能出任何差錯。

面對航天任務多、難度大、周期短、挑戰高的新常態,鄧建華積極帶領團隊學習理論知識、研究算法、仿真並實現測試,先后完成了通用化標准化遙測彈載設備關鍵技術研究、TPC編譯碼和MSD(多符號檢測)關鍵技術攻關、遙測系統抗電磁干擾技術研究等技術突破,並將預研結果成功地運用到了產品當中,豐富了基帶產品的功能,也提高了基帶產品的可靠性。

多年來,鄧建華研發設計的產品一次次在航天重器上得到驗証,在他看來,創新是公司和行業發展最重要的基石,而創新的目的就是掌握核心科技。為了走在行業的最前面,他始終關注著全球航天遙測技術發展前沿,為我國發展航天遙測遙控和無人機數據鏈等技術、服務航天國防事業拓展了新的研發平台,為航天型號技術研發奠定了良好的技術基礎,並為公司帶來近億元的產值。

鄧建華常把一句話挂在嘴邊:“航天對國家國防建設一流軍隊起著支撐作用,對民生也產生著越來越重要的影響,所以航天技術不能依靠其他國家,我們必須靠自己做研發,抬頭挺胸走在世界前列。”

面對“巴渝大工匠”的榮譽稱號,鄧建華說:“工匠精神是我們一線員工在自己崗位上敬業奉獻的一種體現,不同崗位的工作人員有不同的職責,但隻要有工匠精神的人,不管做什麼工作,都會把‘匠心’融入設計、調試產品的方方面面,把產品做成‘藝術品’就是我們的追求。這種精神其實跟我們航天人嚴謹細實的工作作風一脈相承。”

“焊工能手” 李憲洪 焊接工藝業界的領跑者

焊花閃爍,歲月寒暑,從事焊接工作11年的李憲洪,依然堅持奮斗在一線,在平凡的崗位中奉獻自己的光和熱。憑著領先業界的精湛焊接技術,他29歲時就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站上了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的表彰大會上領獎台,成為了數億產業工人中的杰出代表。

在同事眼中,李憲洪工作細致干練。作為公司的技術骨干,他工作上處處以身作則,發揮模范作用,利用業余時間,編寫出圖文並茂的焊接知識手冊,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青年員工傳授焊接知識,利用晚上休息時間,給工友“開小灶”,講解焊接技巧,分享自己的經驗,為公司培養了一批能打硬仗的焊接技術人才。李憲洪的焊接手藝在業界“名聲在外”。普遍一條焊縫所需焊接時間大約半個小時,他隻需要20分鐘就能完成﹔他能夠熟練的運用和結合全電焊、壓伏焊等多種焊接方式,完美焊接出外觀均勻美觀的焊縫且含金量十足,焊縫內部質量檢驗,空氣、裂紋、夾渣含量均能達到檢驗標准。

在工作崗位上奮斗這10多年,什麼樣的焊接技術難題李憲洪都能應對,一根內徑5毫米、小拇指粗細的小管對一般焊工而言焊接難度非常大,稍不注意就容易焊穿,或者造成管內堵塞,10根小管,其他焊接工最多能成功焊接2~3根,但他憑借自己的經驗和手藝,小管焊接成功率可達100%。如此高超的手藝背后與平時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我會通過看書、上網查閱相關資料,也會四處拜師學藝,學習老師傅們的經驗,但其實,我認為練好焊接技術最主要還是實操,反復練習,我經常拿起工具,連續工作10幾個小時。”李憲洪說。憑著自己知識儲備和實戰經驗,工作中不少“疑難雜症”李憲洪都能手到病除。

如今,31歲的李憲洪已成為了公司最年輕的焊接高級技師,他的焊接技術,無論是在速度、合格率和工藝上都在業界遙遙領先。

“精工巧手” 劉平 微不足道小零件撐起中國航天夢

“失之毫厘,差之千裡”,這是機械制造行業嚴苛的准則,而劉平在這毫厘之差間奮斗了31年。

單位總會把調試高精尖設備的重任交給劉平。“雖然生產車間每台設備我都很熟悉,但是綜合到一個機器上,更考驗耐性。根據廠裡的產品進行編制工藝和加工路線、准備刀具和配套的工裝夾具……每個單項我都要摸索清楚、調試到完全放心,才敢交到其他人手裡。”劉平的踏實認真大家都看在眼裡,而他常挂在嘴邊的卻是“這只是普通工作,沒什麼特別值得說的。”正是因為劉平吃得苦、耐得住寂寞,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不斷鑽研,他多次參與神舟系列火箭零部件制作,“我們做出的產品,一分一厘都不能出差錯。”劉平說,“有一次我們接到了一個火箭噴火裝置的尾部噴管生產任務,它是典型的薄壁工件,單邊壁厚1.3~1.5毫米,長180毫米,形狀復雜,曲面、斜面較多,裝夾和加工的難度高。”他小心求証、大膽實踐,短時間內成功破解技術難題,順利完成該批航天零件制造。

“勤奮”和“務實”是劉平工作技能的強力支撐。2008年,廠裡一套價值2萬多元的進口組合夾具閑置未用,劉平經過一番研究后,發現完全具有利用價值,他隨即設計並動手加工了一批定位件和組合件,擴展了功能,使得當時新進的一台數控加工中心無須另外購買價格昂貴的多功能夾具,為公司節約了一大筆資金。劉平說:“從2007年至今,差不多為廠裡節約了刀具費用約200萬元了吧。”

兩次獲評重慶市優秀技能人才,兩次登上“十大巴渝工匠”的頒獎台,包攬全國、重慶兩枚五一勞動獎章,對待工作總是滿懷熱情的劉平,覺得自己的工作經歷平平無奇,殊不知正因為他在崗位上精心鑽研、勤奮務實的工作態度,默默助他攻克了一個又一個難關。

單軌“外科醫生” 黃德勇 用“信念”護送單軌再次起航

從家電商場營業員到重鋼設備維修員再到軌道交通研發工,文科出身的黃德勇一路“偷師”、自學,實現了從“門外漢”到金牌工人、重慶交通行業優秀技能人才、單軌行業技術帶頭人、軌道集團首席技師、全國技術能手等身份的轉變,成為了一名老練的單軌“外科醫生”。

“在單位,同事們都叫我‘活圖紙’,因為隻要他們在檢修方面有任何不懂的問題,我都能馬上回答出來,所以經常凌晨2點多鐘,我都會接到應急電話,遠程指揮。”黃德勇說,“哪些地方有故障、需要怎麼解決、具體怎麼操作……我腦海中會清晰地呈現出每個部位的圖紙,圖紙上的每個細節,幾乎都是活靈活現的。”

能夠成為“活圖紙”,黃德勇隻有一個訣竅: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早在2007年進入軌道集團開始,他的筆記本便隨時不離身。“平常別人在休息的時候,我就趴在車廂上看,哪根道有幾根線,如何搭建才能保証正常運行……”黃德勇回憶,“那時很多單軌的技術都來自國外,我們需要不斷研究,才會探索出更多的技術,每次遇到不懂的原理,我就在筆記本上畫,一個本子100多頁,我每個月要畫四五本,持續了兩三年,我畫了近200多冊。”

在重慶軌道集團,黃德勇首席大師工作室“名聲在外”,其主要通過發現苗子、培育苗子、塑造成才三個環節,以“帶班”或“一對四帶精徒”的方式,培養了緊缺單軌維修技師12人,高級工60人。同時還帶領工作室骨干培養了2個技師工班和一線檢修技術人才1000余人,其中有4人榮獲“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章”,5人獲勞模稱號。

近年來,他累計開展技改及創新成果37項,攻克技術難題9項,達成成果轉化14項,申報專利15項,完成編著2冊、論文21篇、標准及教材27冊,累計為集團節省資金5000多萬元,填補了國內單軌維修技術的空白,為整個單軌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黃德勇從來沒讓自己閑著,如今他又在思索如何將單軌列車的運維工作與智能化結合。他說:“未來我們希望實現單軌列車在檢修時,維修工人隻需要把兩邊的裙板打開,讓智能機器人‘走一遍’,就能夠發現是否存在問題,這樣不僅節約了人力成本,還進一步提高了檢修效率。”

航道“拓路人” 李紅勇 炸礁除險長江天塹變通途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而我的夢就在長江,在長江航道。”這是李紅勇最常說的一句話,也是他的人生信條。李紅勇在長江航道上奮斗了足足30年。漫長的長江航道見証了李紅勇的成長,也見証了李紅勇一步一步實現夢想的歷程。

1982年12月,李紅勇來到長江航道,成為一名航道整治工人。剛參加工作不久的李紅勇,沒有得到更多的業務技術培訓時間,直接就迎來了實戰考驗。這一次,算是他30年工作中遇到的第一道難關——長江雲陽河段的雞扒子大滑坡,180萬方的滑坡幾乎截斷了長江,整個航運面臨著斷航的威脅!事不宜遲,李紅勇沒有多想,跟隨師傅奔赴最前線。面對著滑入江中的巨大礁石群,他和師傅合計之后,決定採用傳統的裸露爆破。內行人都清楚,這樣的爆破手段具有極大的風險,尤其是面對洶涌澎湃、水流湍急的險灘河道 ,但是上個世紀80年代,水下爆破技術並不像現在這麼成熟,“裸爆法”是惟一切實有效的手段。那段時間,李紅勇與工友們一道,每天工作在顛簸的小木船上,重復搬動比他身體還重的炸藥包,一次一次地投進翻滾的江水中。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雞扒子滑坡整治成功告捷,消除了長江斷航的危險。

從此,他就像一根金色的鑽杆,深深地扎進了航道。

李紅勇學歷不高,參加工作時隻有高中文化,但是他敏學不輟、求學不止,堅持在干中學、學中干,他很快就掌握了水下爆破技術和相關的航道整治知識。同事們都知道,李紅勇有一個數十年如一日的好習慣,那就是書本、電腦隨身帶,走到哪兒學到哪兒,用學到的知識解決工作中出現的難題,將施工過程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失敗教訓都做成筆記,在長期的實踐中練就了“真功夫”“硬功夫”。

在施工實踐不斷取得突破的同時,李紅勇和他的團隊開始總結、提煉日漸成熟的技術和工藝,把“會做”變成“會寫”,提煉了一批看得見、摸得著的技術成果。2009年10月,他主持編撰的《山區河流水下鑽孔爆破施工工法》成為國家級工法﹔2013年3月,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我國內河航道整治技術的專利空白。在高產、優出技術創新成果的同時,李紅勇嘔心瀝血、硯田筆耕,積極開展學術論著。近年來,他主持編撰了《水下鑽爆作業指導書》《水下裸露爆破作業指導書》,撰寫了《長江太子磯水道中段航道炸礁工程洪水期高水位施工技術措施探討》《控制爆破技術在庫區炸礁施工中的應用》等多篇高質量的科研論文,為水下鑽爆技術進步貢獻了一批重要的理論成果。

“石刻御醫” 陳卉麗  帶隊修復大足石刻5萬余尊造像

與石壁為友,與化學試劑為伴,再熱不能吹空調,再冷不能烤火爐。24年來,陳卉麗長期堅守文物修復一線,帶領團隊承擔大足石刻5萬余尊造像修復工作。

文物修復工作非常耗時,光是修復一尊石像指甲蓋面積大小的彩繪就要花上一整天時間,這也意味著修復者需要在現場狹小的空間裡保持一個姿勢一整天。盡管如此,她容不得自己有一絲鬆懈,用8年時間獨立完成了千手觀音80隻手、20件法器的修復。她用智慧、毅力和汗水讓石刻重獲新生,把最耀眼的光彩還給文物。

身負艱巨文物修復任務,休息日對於陳卉麗而言變成了“奢侈”。“每周最多休息一天,很多時候甚至沒有休息日。在修復千手觀音的8年裡,我每年回老家資陽的時間就隻有春節放假的兩三天。”陳卉麗回憶道。

10多年的積累和不斷的學習,讓陳卉麗在這個任務中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通過高清攝影,她將觀音像分為99個區域探查、標記病害﹔穿著鉛衣,她對石像進行X光探傷﹔投用分體式腳手架,她開創了文物修復的先例﹔在修復過程中不斷創新,她開創多學科多部門協作的模式……同時,在與文物打交道的過程中,她總結出“望聞問切”四診法,可初步診斷文物病害20余種,准確率達95%以上,與專業儀器診斷的結果基本吻合。

在兩次當選“巴渝工匠”的陳卉麗看來:“文物代表的是中華文化和歷史,文物修復工作就是工匠精神的最好體現。”如今,還有6年就要退休的她,最迫切期望的就是能有越來越多的人才加入文物保護隊伍。她說,“讓文物修復工作延續下去,讓工匠精神生生不息。”

“地質醫生” 張天友  用“腳步”傳遞平凡崗位的光和熱

“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去哪裡。一旦有地質災害的發生,我們將第一時間奔赴現場!”張天友已經記不清楚處置過多少次險情,但他始終記得隻要有險情就必須沖鋒在前。

2008年,在“5·12”汶川地震搶險救災中,為防范次生災害和災后重建搜集一手地質資料,張天友徒步進入“地質科學迷宮”龍門山,在已經震鬆的傾斜度幾近50°的陡坡上徒手爬坡,失足滾落了20多米,直到死死地抓住了一塊石頭,才避免了墜落懸崖的危險。

2014年,奉節縣發生“8·31”特大洪澇災害,張天友作為本次搶險救災總指揮,接到險情電話,立即奔赴災害現場進行實地踏勘調查。搶險救援是非常時期,每天天不亮就出發,困了靠在椅子上打個盹,晚上回到駐地還整理資料,向縣搶險指揮部匯報,每天要忙到深夜才能睡覺,這樣一直持續了1個多月。通過及時、准確預判和果斷處置,確保了槽木村、陽北村共161戶637人的生命及財產安全。

然而“防災治災”的背后,少不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30年來,張天友一直堅持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提升自我,積極參與了重慶市《地質災害防治工程加固規范》《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技術規范》《地質災害治理工程爆破規范》等10余個規范的修編工作,還參加了生態環境重新構建、主城水環境破壞等重大課題的研究,主編的“不良地質場地勘察”,填補了重慶市在勘察技術規范中的空白,受到了全國勘察大師沈小克及劉后建等人的一致好評。

在中國工業發展歷程中,重慶一直佔據著重要的地位,這座享譽全國的工業城市,一直沒有停止奔跑的腳步。

從開埠后的商貿樞紐城市,到全面抗戰爆發后大量企業內遷,再到上世紀60年代掀起的“三線建設”熱潮——經歷過多次工業發展高潮的重慶,銘刻下太多榮耀的記憶符號,也為這座城市注入了強大的工業基因。

江水奔騰,山巒疊嶂,重慶邁步向前。我們不會遺忘,正是一支又一支優秀的工人隊伍給予了城市發展有勁的推力﹔我們更不會遺忘,正是一位又一位杰出的技能工人為城市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他們,讓工匠精神代代相傳,讓工匠精神照耀巴渝大地。

前不久,在由重慶市總工會主辦的“2019年尋找宣傳發布‘巴渝工匠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10位“巴渝大工匠”亮相並接受表彰。“這些工匠們在重慶高端智能制造、國家和市級重點工程建設、國防軍工、航天航空等領域刻苦鑽研、勇攀高峰,為重慶經濟高質量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重慶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夏祖相表示,技術工人隊伍是支撐中國制造、中國創造的重要基礎,對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這10位工匠來自於重慶的各行各業,他們既是重慶千萬勞動者的榜樣,也是各行各業的技術領頭人,更是建功新時代的奮斗者。他們用一份專注歷練出歲月的品質,用一份堅持雕琢出情懷的精致。他們讓平凡的崗位有了夢想的溫度,也讓“工匠精神”有了新時代的厚度。

(責編:程宏毅、劉麗麗)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