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地方工會報道>>遼寧

部分復產企業面臨職工流失風險

沈陽為留人出實招:一線職工不減薪 培訓還能拿補貼

2020年05月13日08:37  

“因為開不足工錢,干了5年的老職工都走了。”5月10日,沈陽市和平區一家中餐館總經理李國艷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因客流量不足,49人的餐館,后廚前廳共流失了28人。

受疫情影響,沈陽一部分企業面臨優秀熟練職工流失的風險。同時,企業也在千方百計留住這些寶貴的人力資源,紛紛調整薪酬分配制度,向一線傾斜,並加大了培訓力度。同時,政府也通過解決企業實際困難來幫助解決這一難題。

5年的老職工還是離了職

薪酬暫時減半,領班、人事行政部主管、總經理輪番上陣挽留,沒能留住老職工。

今年3月到4月,李國艷經營的餐館客流量同比下降50%。3月22日開業后,採取每月輪崗制,上崗職工正常發薪水,在家職工開一半工資。

“2300元,在沈陽養不了家啊!”張帥是一名工作5年的職工,兒子4歲半,妻子是全職媽媽,每個月要還2400元房貸。輪崗后,年收入下降25%,他被迫遠離家鄉去深圳工廠裡當了一名操作工。

“許多人都是開業就跟著我,最苦的日子都熬過。但凡手裡有錢,我怎能降薪。我知道,低薪留不住人也招不來人。”談到老職工流失,李國艷紅了眼圈。

“餐飲業開工晚,很多服務員、后廚幫工都去了南方廠子裡工作。”和張帥一樣,楊彪也離開了餐飲業,他是一名中級廚師,他離開的理由是勞動強度加倍,薪酬未漲。復工以來,部分職工隔離、離職,讓熱熱鬧鬧的后廚冷清不少,作為掌勺的大師傅,他要自己切、自己配、自己炒。連續兩個月如此,許多廚師像他一樣工資不要就走了。

《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連鎖餐飲行業的影響調研報告》顯示,61593個門店的樣本企業中,53.5%企業明確表示職工薪酬支出環比減少,25.3%企業職工人數有所減少。

待遇留人、事業留人、感情留人

“給的錢跟勞動不成正比,啥樣的員工都會走。”沈陽一家擁有6家門店的連鎖火鍋店副總經理陳懷勇說。同樣是客流量不足,他所在的企業職工流失率僅為4%。原來,早在疫情發生一周后,企業就迅速作出決定,高層管理者降薪到1530元(沈陽市最低工資標准),中層干部降薪一半,一線職工包括廚師、面點師、洗碗工、採購員等18個工種工資待遇一分不降。“隻要開張,就要全崗位上班,目前也隻能靠待遇留人。”

除了薪酬分配向一線傾斜,許多企業通過培訓,為職工規劃事業來挽留人才。

受疫情影響,沈陽國宇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的快速理賠崗位一線職工績效工資減少。該企業工會主席鐘婧珊告訴記者,為了留住職工,在基本工資不減的基礎上,該企業利用業務不飽和時間開展培訓,職工可在工作時間學習保險專業知識或者考取相關崗位資格証,為未來職業發展“鋪路”。而且,在線學習排名前三能拿到每個月50元的流量補貼,並且優先參與晉級和年終評獎。

“工資合理是前提,感情到位也能留下職工。”沈陽市鑫有鮮生鮮超市店長王博說。為了保障當地生活物資供應,店鋪一天沒停業,許多售貨員一開始有情緒覺得勞動強度大、收入減少、感染風險高。王博挨個給職工打電話做工作,詢問個人及家屬健康情況,同時還送了口罩、消毒酒精、護目鏡等“健康包”。每天閉店前,他還將營業額、每日每人職工績效情況、全場消毒情況發到微信群裡公開,讓每名職工安心工作。經他努力,企業至今未走一人。

政府多項政策“助攻”

“從外賣小哥扎堆到店裡一桌一位,如今上座率增長了120%。”沈陽市於洪區一家沙拉餐廳總經理蘇鴻說,復工復產后,盡管外賣訂單有所增加,但外賣訂單不足以維持店鋪生存。“多虧了市政府給線下消費的優惠力度大,所以近期生意有所恢復。到店吃飯的人多了,職工還走啥呀。”

4月10日至30日,沈陽市分三期發放總價值3000萬元的居民消費券。共有85.2萬張消費券在沈陽快餐、小吃、咖啡館、服飾箱包鞋店、數碼產品店、母嬰玩具店等超20個商業業態的實體餐飲和零售企業核銷使用。共有近1.7萬戶線下實體店商家從中受益。

在批發業,為留住銷售人才,沈陽市大力發展電商將“線下”批發轉“線上”帶貨。

在沈陽市五愛市場和南塔鞋城兩大批發集散地,沈陽市沈河區政府大力開展電商培訓,推進企業、商戶與網絡平台合作,聯合多家商場組織一手貨源,直接提供給主播帶貨。同時,為鼓勵和扶持“新手”商戶,協調平台提供流量扶持和專業培訓。為主播持續提供直播策劃、文案編輯、圖文設計及視頻剪輯等跟蹤配套服務。今年一季度,沈陽五愛、南塔商圈的網絡銷售額突破10億元,不僅留住了人才,也為更多人提供了新的工作崗位。(記者 劉旭)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宋美琪、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