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作為一名技術工人,就要有“金鋼鑽”的精神,盯住一個點,不停地琢磨

守護核反應堆的“工人院士”

記者 蔣菡

2020年05月19日08:24  來源:《工人日報》

在何少華的辦公室裡,透過窗戶就能看到秦山核電站的第一個反應堆。25年來,這已成為他最熟悉的風景。

位於浙江海鹽的秦山核電站是中國自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的第一座核電站,被譽為“國之光榮”。1995年,從南京一所中專學校畢業的何少華被分配到這裡,不過學機械制造專業的他當時對核電的了解幾乎為零。

“我從老師口中了解到,我們國家核電事業起步比較晚,有幸投身其中很有意義。”回想當年,他笑著告訴《工人日報》記者,進入這家企業,既有家國情懷的感召,也不乏對海鹽這個名字中帶“海”、位置上臨海的小城的一些浪漫想象。

如今,歲月在他臉上留下些許滄桑的印記,同事們對他的稱呼則已從“小何”變成了“大師”——25年裡,他從班組學徒成長為全國核電設備維修領域的頂尖專家,曾摘得第十二屆中華技能大獎,被譽為“工人院士”,還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沉甸甸的“大師”兩字背后,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潛心鑽研。正如何少華所說,作為一名技術工人,就要有“金鋼鑽”的精神,盯住一個點,不停地琢磨。

吃苦耐勞愛琢磨

盡管核電站對核輻射有一整套安全防護措施,提起“核”,很多人還是會有種本能的恐懼。而剛到廠裡時,何少華便被安排到了核反應堆本體檢修這個需要與核“親密接觸”的崗位。他坦言,當時也很緊張,尤其是自己在學校學的只是最基礎的機械理論,來干這個能行嗎?

核工業起步階段,缺少各方面的專業人才,唯有埋頭鑽研,邊干邊學。而核反應堆本體的檢修不同於常規檢修,不僅對安全性要求極高,操作程序也極復雜。為了盡快熟悉並掌握機組性能,何少華穿梭在各個現場,研究圖紙,熟悉設備,虛心向老師傅請教。

師傅童阜忠看好這個有鑽勁的小伙子,指名由他當班組的技術員。“成為科學家不容易,當個好工人也不容易。”童阜忠說,首先要吃苦耐勞,干一行愛一行,其次能舉一反三,干完活能去琢磨哪兒還能改進。這兩條何少華都佔上了。

1982年秦山核電站選定廠址,童阜忠是最早一批來到這裡的工人。這位經驗豐富的老技工告訴記者,檢修雖有規程,但這規程不是針對某個設備的,所以在具體操作中要善於鑽研。

“看別人修一次泵,你能領悟多少?關鍵要動腦,學會容易精通難。”童阜忠說。

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是在這個過程中拉開的。通常需要5年的“入門”階段,何少華僅用兩年就完成了。1997年,他成了維修班的帶頭人。

“看不到的強大”

在何少華心中,真正“入行”是從1998年觀摩一次大修開始的。

當時,秦山核電站運行中的核反應堆出現異常,維修班操作一台可視設備進行維修,沒想到剛下水設備就“罷工”了。無奈之下,隻能請來一家外國公司維修。他們檢測發現,故障是由堆芯下部構件上的一顆螺絲釘引起的,最終用了半年時間修好了反應堆。

那是何少華第一次見到全套的專業檢測設備和系統的應急處理流程。“那顆螺絲釘讓我認識到,要干好這項工作,就要盡可能多地儲備相關工具和技能,以防緊要關頭隻能干著急。”

那次大修,廠裡支付的費用高昂。加上由此耽誤了發電,企業遭受巨大經濟損失。何少華下決心要補上技術落后的短板:“一個國家在高端維修方面的實力是‘看不到的強大’,我們要努力追趕。”

此后,何少華帶領團隊進行技術攻關,完成了反應堆堆內構件水下維修技術研發、燃料組件修復成套裝置研發等工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2006年,中國援建巴基斯坦的恰希瑪核電站出現故障。中核集團將維修任務交給了何少華所在的維修團隊。根據檢測,故障是由反應堆堆芯中的輻照監督管磨損引起的。維修隊制定的方案涉及水下測量、水下切割、水下焊接、水下遠距離輸送等多項技術,挑戰性極大。

2008年1月,維修設備終於造出來了。緊接著,他們花了半年多時間進行模擬實驗。2009年1月,這項高難度的維修順利完成。

建立核心技術體系

維修班實行四班倒,隻要現場有問題,何少華准到。“大半夜他也去,總是沖在第一線。”同事林藝軍說。

“核無小事,安全是底線。”何少華說,為了防止出現人為因素造成的隱患,嚴格進行自檢、互檢、他檢已經成為維修人員的習慣。在他看來,為了提高安全性,一方面要盡可能用工具代替人,進行遠距離操作﹔另一方面要盡量一次性把活干好,減少接觸時間。

反應堆壓力容器的主螺栓直徑155mm,重200多公斤,一圈共48顆螺栓,使用拉伸機操作,原來拉伸要手動,搖兩遍要6個小時。何少華覺得老這樣不行,后來帶領同事們研發出電動回轉裝置,能節約兩個小時。

隨著新核電廠和擴建項目相繼落成,何少華和同事們緊跟步伐,提升技能。至今,維修隊已開發出多項技術和設備,擁有近百項專利,填補了國內核級設備特種維修領域的多項空白。

“我們要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術體系。”何少華說,再尖端的設備還是需要維修保養,要持續研發,進行技術儲備。他認為,更高層次的鑽研,是做基礎技術研究。“我們在國內處於技術的前沿,如果我們不往前走,怎麼給后人積累更多經驗呢?”

(責編:宋美琪、艾雯)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