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動觀察

全國政協委員張義光:從深層次有效破解“用工荒”

記者 張哲浩 楊永林

2020年05月21日08:47  來源:光明日報

近日,作為全國政協委員、陝西省大型國有企業陝西建工集團的“掌門人”,張義光忙得連軸轉。即將赴京出席全國兩會,這時的他要處理提案,同時主持單位的會議,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作為陝西省的“巨無霸”國企老總,張義光與農民工結緣頗深。

“國有企業必須承擔社會責任,必須有社會擔當,必須關注和關愛弱勢群體!”作為土生土長的農家子弟,張義光的骨子裡蘊藏著與“三農”的情緣。多年來,張義光領航的企業,不僅按時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而且還從技能培訓方面不斷加大投入,以賦予他們一技之長。此外,他還大聲呼吁提高農民工社會地位,從深層次解決“用工荒”。

談及今年以來在加快推進復工復產之際越來越嚴重的“用工荒”,張義光頗為焦慮。他舉例說,復工復產以來很多地方都出台了有針對性的舉措,比如包機、包車、包專列的“點對點、一站式”等直達服務,但就是在這樣貼心的服務下,還是有一大批農民工未返城、不願意返城。原因何在?張義光認為,疫情確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了“用工荒”背后的深層原因——政策機制必須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必須進一步健全,勞資關系必須進一步和諧……歸結為一點,就是必須切實提高農民工的社會地位,讓他們從心理上、情感上、身份認同上,享受與城鎮居民同等的待遇和福利,特別要重視解決他們關心的住房、子女教育、社保等問題,努力實現權利平等、保障同等、服務均等。“隻有這樣,才能從根子上打消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放下心理包袱,全身心融入城市,才能有效破解‘用工荒’問題”。

張義光分析,以2019年為例,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9億人,其中1.7億人外出打工。如此龐大的就業人群,如何保障他們的權益,不僅關系著穩就業、促民生的大目標,而且今年要完成脫貧攻堅任務,也是確保脫貧、防止返貧的關鍵舉措和基本保証。

張義光認為,國家應該設立全國統一的農民工管理和服務機構,像退役軍人事務部那樣,負責協調農民工服務管理、待遇保障、教育培訓、技能提升、權利維護等,在全國形成服務網絡,讓農民工這個龐大群體真真切切感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愛,讓他們成為全社會尊崇和關心的群眾。同時要注重農民工綜合素質的提升,進一步提高培訓質量。一是政府部門應加強培訓組織及培訓宣傳工作,應隨著市場需求對培訓內容不斷做出調整,並及時更新宣傳內容,利用互聯網、新聞媒體、社區及基層企業等多渠道、高靈活性的進行相關政策宣傳。

二是要形成並建立專業化的培訓機制。應根據市場上企業崗位以及農民工的實際需求,及時調整培訓課程和內容,分別提供實用的職業培訓基地與實習園地,從單一化走向多樣化,注重綜合素質提升。要完善培訓考核體系。他認為培訓課程的完成並不是培訓工作的結束,而應增加對培訓效果的考核,對培訓質量進行追蹤反饋,使受過培訓的農民工的受訓能力能夠得到切實提高。三是要加大對建筑企業農民工培訓資金的支持力度。他舉例說,國家統計局2019年對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工佔農民工總數的18.7%,數量龐大。但是由於建筑業點線面長、流動性強,勞務企業與農民工缺乏長期穩定的勞務關系,農民工培訓一直是勞務企業培訓經費投入和財政補貼的“盲點”和弱項。再加上現行的建筑企業用工制度存在管理層和勞務層分離,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勞務企業對農民工教育培訓工作資金投入的積極性。社會或國家的各類財政專項資金用於建筑業農民工培訓的比較少,廣大農民工享受不到專項培訓資金補貼,從而導致農民工的技能提升不能正常有效進行。

張義光特別強調,一定要拓寬農民工的政治參與渠道。農民工作為現代化建設的一支重要力量,調動他們參與政治的積極性,促使他們有效地進行政治參與,對於提高其自身素質、促進社會進步有重要作用。比如黨團工會等組織要將吸收優秀農民工進組織,納入管理的經常化、制度化和規范化。同時黨團工會在召開會議、組織活動、評選先進等工作時,應選定並擴大一定比例的農民工代表參與,讓他們感受到組織的溫暖和關懷,並積極吸納他們的建議意見,誠懇接受他們的批評,賦予他們更多的話語權。

(責編:宋美琪、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