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動保護

多位委員建言,以企業健康中心建設補齊職工健康保護短板

保護勞動者健康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

記者 陳曉燕 李丹青 郝赫

2020年05月26日08:34  來源:《工人日報》

“疾控專家發現,盡管武漢市的疫情防控要求嚴格,但一些企業仍然能做到運轉良好,不僅沒有停工停產,更沒有職工感染。”在今天的全國政協總工會界別小組會議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孫承業委員講述的一個“不同尋常”的情況,吸引了在場不少委員的注意。

他接下來的結論更是讓在座委員恍然大悟,“進一步調查后我們發現,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成績‘亮眼’的企業如武漢天馬電子、華興光電等,有著完善的職工健康管理體系,由健康中心負責布局、調控與落實疫情中職工防護與健康監控等,並很好地落實政府有關政策和措施。”

“據此我建議,推動企業設立職工健康中心,加快推進健康企業建設。”孫承業委員說。

這個建議得到多位委員的贊同。

“廠醫”要回來了

提起“健康企業”建設,很多人的第一想到的是“‘廠醫’要回來了”。新中國成立后,許多國企都配有醫務室或自建醫院。隨著改革步步深入,企業剝離了辦社會的職能,醫務室消失了,醫院也回歸了社會。進入新世紀,部分企業從關心職工健康、增強職工體質的角度,適時建起了企業健康中心。

“健康中心絕不僅僅是設個醫務室,提供簡單的打針吃藥服務,而是著眼於提升職工健康獲得感、幸福感和生活質量,對職工健康進行規劃和提前干預,著力將健康理念融入企業生產運行、供應鏈管理、產品流通等方方面面。”孫承業委員說。

為啥要設立職工健康中心並與健康企業創建相結合?委員們提供的幾組關於職工健康狀態的調查數據很能說明問題。

“近年來,由於工作壓力及生活不規律,職工慢性病多發,抑郁症、焦慮症等心理問題也普遍存在。”孫承業委員說,一項研究表明,70%的職工存在工作時間長、工作壓力大及過勞現象,80%的職工存在亞健康問題﹔35%∼45%的職工在工作中接觸到多種影響健康的職業性有害因素,職工健康問題是困擾企業發展的一大因素。

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部長王曉峰委員提出,目前工作場所接觸各類有害因素引發的職業健康問題依然嚴重,新的職業性有害因素不斷出現,職業危害和工作壓力導致的生理、心理等問題已成為亟待應對的職業健康挑戰。

除了現實因素,兩位委員還不約而同從落實政策的層面來考量。

2016年8月通過的“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強調把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職業健康保護也納入了《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健康企業是‘健康中國’的重要組成部分,‘健康中國’的落地,事關每一個企業,每一名職工,而健康中心則是落實健康企業創建的一個重要載體。”王曉峰委員說。

“全民健康正成為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職工幸福感的一個新課題。現實中,職工健康保護是企業管理中的一塊短板,這塊短板亟待補齊。”兩位委員呼吁。

健康中心是實現企業健康管理的捷徑

“說老實話,以前,建設健康企業還不是很急切,但疫情來襲才發現,加強健康企業建設太重要了,不僅對職工重要,對企業更為重要。”孫承業委員認為,健康中心建設是實現企業健康管理的一個捷徑。

一次,孫承業委員在一家民營企業調研時,老板掰著手指頭算了一筆賬:實施職工健康管理與干預行動6年來,職工平均請假天數下降了3天,隨之而來的是企業為職工繳納的健康保險費也下降了。老板說:“單從經濟上算賬就劃得來,更不論職工健康對企業發展所帶來的益處。”

孫承業委員介紹,多國實踐証明,健康保護和疾病預防是最經濟、最有效的生產力促進形式。有關研究顯示,健康管理每投入1元錢,未來醫療費用支出即可減少8元∼9元。“企業和職工共同關注健康是增強凝聚力、減少人力資源損失、提高勞動生產率、減少因病缺勤和疾病經濟負擔的有效途徑。”

對這一點,中國鋁業青海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星佔雄委員深有體會。他說,公司通過開展職業病防治、組織職工體檢、建設健康小屋等措施,關愛職工身心健康,提升了職工幸福感,增強了職工對企業的歸屬感和向心力,企業由此獲益匪淺。

“一個擁有身心健康職工的企業,才是真正充滿活力的。保護勞動者健康,就是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王曉峰委員認為。

細化企業責任和措施

“我的許多工友都說,工作、生活壓力大的時候,特別想找個‘樹洞’去傾吐一下,解解壓。企業工會推行EAP項目后,大家非常歡迎。”中國石化技能大師、茂名石化首席技師張恆珍委員認為,健康企業建設不僅僅包括關心職工身體健康,還包括關心職工心理健康。

健康企業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全國愛衛辦等7部門發布的《健康企業建設規范(試行)》已經做出了一系列制度設計。孫承業委員認為,還應該進一步細化責任和措施。

孫承業委員強調,要強化企業在保護職工健康中的主體責任。企業應建立職業健康管理制度和突發公共事件應對預案,把保護和促進員工健康納入企業發展戰略,由企業工會牽頭建立職工健康(指導)中心或健康小屋,並配備專業人員和相應裝備,制定職工健康中心建設與工作規范,與創建健康企業挂鉤。

“建議職工在5000人以上的企業建立職工健康中心並配備專職公共衛生人員,5000人以下的企業可根據情況聘用專職或兼職公共衛生人員定期開展健康服務。”而小微企業、初創企業可通過園區、供應鏈前端企業的健康中心購買服務,有條件的產業園區可作為支持措施為入園企業提供相應的職工健康服務。

王曉峰委員則呼吁,各級政府有關部門應在加強企業職工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職業健康等方面發揮作用,全社會應當積極推動健康企業建設,在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建設健康環境、提供健康管理與服務、營造健康文化等方面加強投入和建設。

(責編:宋美琪、艾雯)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