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各地工會及產業工會>>地方工會報道>>江西

打造精准扶貧的“工會特色”——

江西贛州:工會“做媒”,引出扶貧新路

通訊員 張舒雅 記者 盧翔

2020年06月08日08:30  來源:《工人日報》

“我訂100個土雞蛋”“我訂3隻土鴨”“我買40個薯米果”……日前,江西省贛州市經開區湖邊鎮的微信團購群裡熱鬧非凡,該鎮干部職工正積極參與工會的消費助脫貧活動。此次活動,該鎮先期已經安排5.2萬元工會福利資金用於採購貧困戶的雞、鴨、肉兔、雞蛋、蕎頭等農產品。疫情發生以來,許多農產品遇到了“賣難”問題,贛州經開區工會為解決建檔立卡貧困戶農產品滯銷問題,積極“做媒”搭建平台,通過“以購代捐”“以買代幫”等方式促進農產品銷售,鼓勵干部職工主動採購貧困戶的農副產品。

“工會不僅幫我聯系銷路,還購買了50公斤的田螺,田螺有了銷路,我也增加了收入。有了大家的支持和鼓勵,更加堅定了我養殖田螺、脫貧致富的信心。”貧困戶嚴來春一邊通過微信接受訂單一邊開心地說。

贛州是革命老區,也是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區之一。為打贏精准扶貧攻堅戰,近年來,贛州市各級工會發揮工會組織作用和優勢,扶貧先扶智,重點圍繞“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切實為結對幫扶貧困戶做好事辦實事,著力打造精准扶貧的“工會特色”。

在贛州市贛縣區曾經有句順口溜廣為流傳:瑤灶腦瑤灶腦,番薯芋頭當飽,有女不嫁瑤灶腦。如今,順口溜的內容變了:瑤村好瑤村好,吃穿住行都很好,近年變化不得了。順口溜中的瑤村,是贛州市總工會的定點幫扶貧困村。

瑤村群山環繞,對當地人而言,如今的青山綠水卻曾是令人絕望的窮山惡水。“那時的水田都是梯田,很分散,機器還開不上去,種水稻真是費時費力又虧本。那時,村裡不少年輕人陸續走出大山,有的老人也隨著子女在外安家。”贛州市總駐村工作隊長、第一書記謝富兵直言。

一邊是土地撂荒,一邊是留守村民無事可做——這成了瑤村脫貧的最大難題。為此,贛州市總駐村工作隊在對周邊市場進行調研之后,決定將蓮子種植作為特色產業來培育。

“種一畝水稻一年要虧50元錢,租給蓮子種植基地一年租金就有400元收入。”5月29日,64歲的貧困戶蔣九秀說起村裡這幾年的變化滔滔不絕。他掰著手指頭算起了經濟賬:“在超市,1斤蓮子的批發價就有30多元,就連1斤蓮蓬也能賣到3元錢,價值比水稻高很多。”

蓮子基地建起后,駐村工作隊繼續幫著村民“拔窮根”:發揮工會優勢組織貧困戶進廠務工,實現了瑤村勞動力全部就業﹔以向貧困戶贈送柚子苗、雞苗和制定給予貧困戶養殖獎補政策等方式推動發展種養業。在贛州市總幫助下,瑤村貧困戶的收入增長迅速,村集體經濟收入由2016年的300元增加到2019年的13萬元﹔貧困戶的人均收入由2016年的1200元增加到2019年的8600元。

一項項實實在在的措施,讓贛南的貧困群眾陸續實現脫貧,獲得感幸福感大幅提升。目前,贛州各地因地制宜發展臍橙、蔬菜、油茶、畜禽、電商、光伏等特色產業,實現了每個鄉村至少發展一個特色產業,所有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能參與到產業扶貧項目中,形成了“鄉鄉有特色、村村有項目、戶戶有收入渠道”的贛南特色產業扶貧格局。

贛州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市總工會主席孫黎明表示,工會將精准施策,接續推進脫貧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防返貧、引活水、富長遠。同時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進一步推動各種資源往鄉村流動,為鄉村振興輸送“養分”,提高精准扶貧的成效和可持續性。

(責編:宋美琪、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