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不僅要苦干實干,還得會巧干

一名“齊魯大工匠”的創新經

記者 叢民 通訊員 劉曉林 郭一博

2020年06月12日09:28  來源:《工人日報》

今年55歲的張吉平是中石化勝利石油工程渤海鑽井總公司的一名鑽井柴油機工。工作30多年來,他依靠自學成才,科研攻關,著眼解決生產技術難題,先后自主完成了200多項創新成果,其中80項成果獲得了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個人先后獲得山東省首席技師、全國技術能手、全國勞動模范等多項榮譽。在2019年底產生的10位〝齊魯大工匠”中,張吉平也名列其中。

1984年,張吉平從農村老家濟南商河招工來到勝利油田,成為一名輪換工。鑽井隊惡劣的施工環境、超強度的體力勞動對出身農家子弟的他來說不算什麼,但有兩次事故對他觸動很大,使他深深認識到技術的重要性。

於是,張吉平給自己制定了周密的學習計劃,下了班就自學石油機械、電器自動化、機械設計等理論﹔等到上班后,他便把理解不透、把握不准的構造原理“纏”著師傅,對照著設備一一求教。“當設備出現故障時,我就趁著遞送工具的機會,學習師傅們的每一個操作步驟。有些技術含量高的設備修理,當班時修不完,我就主動留下來等修完后再下班。”張吉平說。

在外部市場施工,輪休的時間比較長,張吉平便利用這些時間修摩托車、在鍋爐廠焊鍋爐、在電器維修部修電器。老板給的工錢他從來不要,他說:“我為的就是跟人家多學點技術。”

一台發動機由上萬個零件組成,發生故障前也都會有不正常的聲音。為了練習聽力,張吉平時常在柴油機旁邊一站就是五六個小時,堅持天天聽、天天琢磨,逐漸練就了聽聲辨別設備性能的“絕活”,被稱為鑽井隊裡的設備“名醫”。發電機壞了,多家修理廠家都修不了,張吉平很快就把它解決了,靠的就是這些積累的技術本領。

在張吉平的眼裡,一名合格的工人不僅僅要苦干實干,還得會巧干,有創新才能更有作為。

此前,井工廠、叢式井日益增多,有時一個井台要布50多口井,使用傳統的工程機械平移,需要10余台大馬力拖拉機,既費時又費力。為提高鑽井時效、縮短鑽井周期、降低設備維護成本,他帶領創新工作室成員反復研究、優化設計,先后完成了6種鑽機型號的組合式液壓鑽機整體平移裝置,三年的時間累計完成600多口井的鑽機平移任務。這套裝置的成功推廣,使整拖井平均縮短建井周期2~3天,僅此一項成果就為公司創收經濟效益6000多萬元。

多年來,張吉平先后研發了200多項創新成果,其中有80多項成果獲得國家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撰寫發表論文80余篇。此外,他還參與了鑽井院單軸一體化絞車、鑽機自動化、高速離心機、泥漿不落地等多項油田重點項目,為石油裝備自動化提高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張吉平深知,技術創新僅靠一個人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隻有培養造就更多的能工巧匠和創新型員工,才能推動油田發展。

2008年,公司建立了張吉平工作室,先后簽約了52名徒弟。近幾年來,張吉平經常帶領徒弟們深入到井隊施工現場,搶修排除各類重大機械設備故障,解決設備運轉過程中出現的疑難問題。他還堅持把生產過程中遇到的一些難題,交給徒弟們探討研究,並一起革新了潤滑油綜合添加裝置、藥品自動破袋機、泥漿泵閥箱修復組合工具等160多項創新成果。

幾年來,張吉平的工作室累計有2000余人次參觀學習,舉辦柴油機工培訓30余期,培訓職工1800余人次,培養油田以上技術能手30人。2011年,工作室被全國總工會評為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范點,並在2013年被評為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

用功也用心,用心學習、用心創新、用心教徒,成就了今天的張吉平。

(責編:宋美琪、艾雯)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