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勞模風採

羅佳全30多年來完成技術革新30余項、創造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

隻想練技術的全能電工

記者 劉旭

2020年06月15日08:42  來源:《工人日報》

在遼寧本鋼集團公司有這麼一個“怪人”:有3次坐機關當干部的機會,但都被他拒絕了,他表示就願意在一線當電工。

他就是羅佳全,本鋼的全能電工。30多年來,他完成技術革新30余項、先進操作法10余項,創造經濟效益2000余萬元。

他用高超的技術數次解決技術難題,為企業避免經濟損失上億元。先后獲評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技術能手,並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連拜6位師傅學技

1983年5月,在部隊服役4年多的羅佳全在遼寧本溪轉業,當時公安局、民政局都向他伸出了“橄欖枝”,他選擇了到本鋼當一名電工。

企業安排羅佳全到本鋼機電安裝公司團委當干事,9個月后,他找到領導提出要當電工。再后來,又有機會讓他去機關工作,他再次拒絕。

“我的偶像是當電工的叔伯哥哥。”他說。

羅佳全是仫佬族,1962年出生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縣的貧困山區,村裡1972年才通電。當時負責施工、安裝的就是在縣電業局工作的叔伯哥哥。

安裝完成、電燈亮了,“太神奇了,哥哥太了不起了!”從那時起,羅佳全下定決心,長大也要當電工。

羅佳全學技術很有特點,跟一位師傅學一段時間,感覺掌握這門技術了,就要求換崗再學一門技術。15年間,他先后拜6位師傅學技。

除了跟師傅學藝,他還抽時間到本鋼技校當旁聽生,參加遼寧科技大學電氣自動化專業在職學習,並拿到大專文憑。

2000年,本鋼開始普及使用光纖電纜傳輸技術,羅佳全利用節假日休息時間自費到外地學習,還購買了相關技術資料,最終掌握了這門技術,填補了本鋼光纖電纜接頭熔接技術的空白。

羅佳全喜歡記筆記,故障原因、處理辦法等他都記在筆記本上,多年來他的筆記已經有六七十本。

幫外國專家解決技術難題

2001年,本鋼從新加坡引進66KV高壓電纜接頭制作技術。新加坡公司在安裝制作高壓電纜接頭時拉起警戒繩,不讓中方工人靠近。

安裝過程中,外方專家漂洋過海帶來的“封鉛紙巾”受了潮無法使用,如果從國外重新發貨,工期就要被迫延長。

一籌莫展之時,羅佳全表示,他有辦法解決。

起初外方專家不信,羅佳全便使出了師傅傳給他的一項絕活兒,用牛油煮橫紋布做出的“封鉛抹布”進行替代,一經使用,效果比“封鉛紙巾”還要好,外方專家最終同意羅佳全與他們一同作業。

同年,本鋼從英國引進的10KV高壓變頻電機系統“組合式電纜附件”因為運輸中受潮,出現了斑點,試車電壓升至6000伏時電纜“放炮”,沒有多余備件,工程隻好停下。

英方代表表示,可以從英國再運一件過來,但時間得一個月。指揮部領導找到羅佳全想辦法,他根據附件的用途和原理,用“土辦法”替代,並改進了英國設備的接線方式,效果非常好,現在還在使用。

那位英國專家有把瑞士電工刀,羅佳全非常喜歡,還特意買了一條煙和他交換,但他不願意。技術問題解決后,英國專家悄悄把電工刀送給了羅佳全。

拒絕高薪邀約沉在一線創新

1997年,羅佳全公派赴泰國援建電氣設備調試。他嫻熟的技術、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被工程建設投資方老板看中。

回國前,老板以月薪1000美元的待遇挽留他,這在當時是很高的收入,然而,他沒動一點心思。此后,那家公司的老板多次盛情邀請,都被他婉言謝絕。

2010年6月,擔任調試班班長的羅佳全利用廢舊的高低壓櫃和電纜故障標本等,建成了一個工作室,為的是給班組職工提供一個實操練習的場地。

這一做法得到機電安裝公司的大力支持,先后為工作室配備了電腦、PPT投影儀等教學設備和實驗設備。經過不斷發展,工作室如今的面積已達到800余平方米,設有電氣系統多媒體教學培訓室、儀表壓力溫度檢定室、絕緣油檢測化驗分析室等。2015年,工作室被遼寧省總工會評為“省級勞模創新工作室”,2018年,獲得“國家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稱號。

截至目前,羅佳全先后培訓職工3000多人次,徒弟中有20余人分別考取高級技師、技師、工程師和國家一級建造師,1名徒弟在市級職工職業技能大賽中斬獲狀元。

(責編:宋美琪、徐玉涵)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