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配合有序,形式與內容有機相融

【新風貌·新成效 開拓創新中的工會組織】雲南工會打出扶貧“組合拳”

本報記者 陳昌雲

2020年08月31日09:33  

2016年,經過科學考察和調研認定,雲南大山深處的百萬貧困農民隻有易地搬遷才能徹底斬斷“窮根”。全省2832個集中安置點,成為99.6萬易地扶貧搬遷貧困農民脫貧奔小康的新起點。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工會如何主動融入脫貧攻堅大局?雲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主席王樹芬和省總黨組提出,要打一套配合有序、形式與內容有機相融的“組合拳”。

讓貧困農民變職工

“我患有痛風,以前住在大山裡,進城看病十分艱難。”59歲的王正海是上述99.6萬貧困村民之一。

2018年9月前,王正海一家住在昆明市東川區因民鎮天生堂村豆地村民小組。“住在多年的老房子裡,要走很遠到河溝裡挑水吃,一年到頭吃不上大米……”

2018年9月,王正海住進了樓房——在東川人口中的“對門山”,一套60平方米的新住房,“我隻出了1.5萬元”。

東川區總工會宣教部長張俊芬告訴記者,“王正海家這套房子市值為24萬元,扣除自付的1.5萬元,他實際得到了22.5萬元的‘大紅包’。”

按照搬遷要求,2020年上半年必須實現“安置住房100%完工、配套設施100%完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0%入住”。下一步,則要實現搬遷人口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

雲南省總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孔貴華說,“在這個過程中,必須幫助他們由農民變市民,同時通過技能培訓等手段,將其中的有條件人口變成職工,變成工會會員。”

來自工會的關懷

2019年4月4日,在鶴慶縣煙草公司駐村扶貧工作隊員王存德家裡,王樹芬緊握著王存德遺孀楊映芝的手說:“省總出台了相關辦法,就是要對包括王存德同志在內的為脫貧攻堅事業而出意外的優秀工作隊員給予關懷。”

王存德是鶴慶縣煙草公司職工,2016年擔任煙草公司派駐鶴慶縣西邑鎮水井村扶貧工作隊員。由於突發心梗,不幸逝世。按照省總報經省委批准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意外傷害和重大疾病慰問辦法》,王樹芬把5萬元慰問金送到楊映芝手中。

出了王存德家,王樹芬來到去年病逝的鶴慶縣六合鄉黑水村扶貧工作隊長趙永生家,看望趙永生的遺屬。王樹芬把3萬元慰問金送到趙永生遺孀手中。

雲南省總宣教網絡部部長楊永生告訴記者,自2019年3月7日印發《駐村扶貧工作隊員意外傷害和重大疾病慰問辦法》以來,截至今年6月30日,已慰問因意外傷害和重大疾病住院治療、致殘和身故的駐村扶貧工作隊員381人,發放慰問金540.2萬元。

對症下藥,精准扶貧

看到年近六旬的徐忠燕用手工編織的籃子很精致,孔貴華拿在手上左看右看,有些愛不釋手。孔貴華掏出兩張百元鈔票遞給徐忠燕:“我買兩個。”

徐忠燕急忙說:“50元一個,你給多了。”孔貴華說:“我願意加價,我出100元一個。”

一旁的昆明市總主席戚永宏和常務副主席趙健吾以及東川區總主席鄭朝燦,紛紛按這個價格向徐忠燕“收購”籃子。

這是發生在對門山脫貧搬遷安置點群眾徐忠燕家裡的一幕。

徐忠燕是殘疾人,自幼腿腳有痼疾。他的編織手藝是搬遷新居后,在工會的關懷下,在扶貧車間學到的。

雲南省總法律和維權工作部部長張澤平說,“搬遷群眾分好幾種情況,適應新的生產生活有著不同的結果,有的需要工會從各方面大力扶持幫助。我們要利用工會組織的資源協調引領,對症下藥,一戶一策,甚至一人一策。”

“在昆明、曲靖、昭通、怒江4個州市13個萬人以上的集中安置點,我們主動介入,主動承擔起農民變市民、變職工、變工會會員的責任。”雲南省總工會副主席金勇說,省總提出了“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融入”的12字工作目標,要讓走出深山的群眾在就業、就醫、就學、生活等方面得到切實保障。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孫爽、程宏毅)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