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左鄰右舍的“電保姆”

鄒明強

2021年03月12日10:15  來源:《工人日報》

孫重梁是一名農村電工,家住河南省淅川縣九重鎮陶岔村。

孫重梁今年56歲,“干了半輩子村電工,與村民打了半輩子交道,我熱愛‘電保姆’這份差事,見証了農村從用上電,到用好電的變遷。”

1987年,22歲的孫重梁從陶岔村來到25公裡外的湖北省老河口市袁沖鄉,加入老河口市第一輪農村電網改造的施工隊伍。“那個時候,還沒有‘農民工’這個概念,有一門電工手藝,就有吃飯的本領。”孫重梁說。

農村電網改造施工,孫重梁跟隨工友們先后完成了袁沖鄉、孟樓鎮的施工任務,登杆架線的本領越來越強。2002年,孫重梁在袁沖供電所安頓下來,從事抄電表工作。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電力體制的變革,5年前,孫重梁的身份換成了“網格員”,具體負責袁沖鄉牧場村和六管營村1562戶村民的用電服務。與此同時,孫重梁還接到了新任務:為牧場村5戶貧困村民做幫扶聯系人。

“牧場村我熟悉,精准扶貧的事兒,就交給我來辦。”孫重梁主動向袁沖供電所所長兼黨支部書記朱江波提出申請,與5戶貧困戶結對幫扶。

李正安夫婦和另外4戶貧困戶從此成了孫重梁的“心上人”。

孫重梁對李正安家裡的情況了如指掌,靠田吃飯,4畝地如何種植才能發揮最大的經濟效益呢?孫重梁動起了腦筋。

“紅薯畝產能達到4000斤,每斤不低於1塊5。”李正安說,“我也想種紅薯賣錢,就是沒有勞動力,栽苗、澆水、收獲,都需要人工。”

根據李正安的家庭情況,孫重梁決定幫李正安把山坡上的1畝地改為紅薯地。

有了孫重梁的熱心幫助,李正安的日子越來越好過。“1畝紅薯的收入,能抵4畝小麥,收入一下子就翻番了。”

2002年以來,孫重梁養成了一個習慣:每周一至周五住在供電所的宿舍裡,雙休日才回陶岔村的家裡。“回一趟家,要翻山越嶺,耽誤時間﹔住在宿舍裡,有熱水用,能洗澡,還有食堂,啥都不愁﹔遇到晚上搶修,還能搭把手。”

雙休日回到家裡,孫重梁成了左鄰右舍的“電保姆”。九重鎮距離陶岔村15公裡,村民們隻有遇到趕集才去一趟,因為知道孫重梁雙休日在家,遇到用電問題,總是讓孫重梁過來幫忙。

“在全民奔小康的道路上,家家戶戶都添置了電器,昔日煙熏火燎的廚房也實現了電氣化,如何正確使用電器,如何安全用電,這些知識都需要普及。”孫重梁不僅在牧場村和六管營村為村民宣傳用電知識,回到村裡還為鄉親們做“義務電工”。

今年56歲的孫重梁,還有幾年就退休了。孫重梁說,“等退休了,就回到妻女身邊,一家人和和睦睦在一起,自己繼續做村民的‘電保姆’。”

(責編:張克非、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