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針對疫情以來勞動爭議有所增多、新業態群體維權難等新情況,沈陽高新區渾南區勞動爭議調處中心探索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

法理情交融,讓調解更有溫度

劉旭

2021年03月22日10:24  

閱讀提示

調處中心注重兼顧勞動關系雙方利益和勞動者長遠利益,主動介入本不屬於調解職責之內的勞務糾紛,探索新時期讓雙方都滿意的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講“法”,曉之以“理”,還講“情”。

“幫職工維權既要講‘法’,又要讓雙方明‘理’,還要講‘情’,要從職工的長遠利益出發,兼顧考慮企業經營的實際情況。”近日,沈陽高新區渾南區勞動爭議調處中心調解員孫傳敏介紹了當前勞動爭議調解面臨的新情況,她感慨,工會勞動爭議調解是一場關於“尋求法理情交融”的探索。

2014年11月,該調處中心在渾南區總工會創建,與區人社、仲裁、法院等相關部門建立起勞動爭議調處聯動機制,進行裁前調解,維護職工合法權益。

疫情以來,部分行業企業受到沖擊,勞動爭議案件數量有所增加﹔同時,新業態新職業蓬勃發展,但出現糾紛勞動者依法維權卻較為困難。在這種情況下,調處中心注重兼顧勞動關系雙方利益和勞動者長遠利益,探索新時期讓雙方都滿意的勞動爭議調解新模式,調處成功率達到100%。

2020年,孫鬆所在的沈陽一家傳媒公司經營困難,職工放假在家待崗。后來,孫鬆了解到其他同事已經回崗正常工作,而他未接到上班通知。隨后,他又得知公司搬遷新址,原來的工作部門由於改變經營方式被解散,他處於被動離職狀態。而且孫鬆工作三年半期間沒有簽訂勞動合同。2020年8月25日,孫鬆到調處中心尋求幫助。

調解員孫傳敏找到企業相關負責人,以“法”力爭,以“理”服人,以“情”動人:“根據《勞動合同法》,未簽勞動合同要支付二倍工資。無故辭退職工要支付賠償金,到了仲裁庭、法庭,你們公司還要支出人力和時間成本,這不劃算。職工也沒做好准備,很難短時間內找到工作。”最終,該公司決定給孫鬆調整工作部門、重新培訓繼續上崗,孫鬆對公司的決定很滿意。

2020年10月21日,孫鬆再次來到調處中心,原來他現在工作的部門又將解散。這時,企業負責人表示由於經營壓力,無法再為孫鬆調換崗位。最終,企業在調解現場支付了2.3萬元賠償金。

法理情交融,讓調解更有溫度,也讓雙方都滿意。

疫情防控常態化期間,勤工儉學的大學生與新業態職工如電商主播、線上培訓機構講師等群體遭遇勞務糾紛情況凸顯,但其尋求法律維權難度較大,調處中心主動介入新情況,積極維護包括大學生、新業態職工在內的勞動者權益。

王雷等8人是沈陽工程學院的大學生,2020年暑假出來勤工儉學,經人介紹,承接了一家網絡工程公司一項關於電力規劃圖紙的修改等工作。王雷等提前完成任務后,企業方卻以主管人員私自發包、部分圖紙存在技術差錯等理由未結算勞務費。協商無果,王雷等曾到勞動仲裁部門求助,因為屬於勞務糾紛,勞動仲裁部門無法受理他們的申請,他們又去咨詢法院,得知由於缺乏有力証據,通過民事訴訟維護權益也很難。無奈之下,王雷等抱著試一下的心態來到調處中心。

調解員與企業溝通時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給企業陳述了大學生勤工儉學不易,應該給未踏入社會的學生以正能量,“即使作為勞務關系,公民權益也要受《民法通則》等法律保護,勞務費是他們為你們公司付出勞動應得的正當權益,你們不能不給。”經過協商,雙方簽訂了調解協議,第二天,企業支付了勞務費。(來源:工人日報)

截至2020年12月底,調處中心累計接待職工咨詢2396人次,受理和調處成功勞動爭議案件322起,涉及職工491人。(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劉瓊、黃瑾)

全總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