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貴州銅仁立足資源稟賦優勢推動產業發展

這裡成了發展新熱土

李豐

2022年06月05日11:33  

湘鄂渝黔革命老區位於湘黔交界處的貴州省銅仁市,高山連綿、河谷縱橫,曾是國家級集中連片特困地區。5年前,一場易地扶貧搬遷讓這裡逐漸成為鄉村振興、生態保護、紅色旅游的熱土。

在銅仁市萬山區的丹都街道旺家社區,人工智能培育師安永軍忙著操作數據標注工作。今年28歲的安永軍,老家在思南縣青杠坡鎮蒿枝門村,他家曾是當地有名的貧困戶,住的是漏雨的木頭房子,家中隻有幾畝地。

為了解決搬遷群眾的就業問題,旺家社區從2019年起著手興建小康微工廠,引進多家企業入駐,方便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近上班。得益於此,安永軍成為銅仁旺家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的一名人工智能培育師。

“我有專業基礎,很快就適應了這份工作。”經過近3年的鍛煉,安永軍工作越發熟練,還成為一名培訓師。“現在我的月平均工資近6000元,這份工作讓我很滿意。”通過努力,安永軍還購買了汽車和房子,日子過得越發紅火。

據了解,安永軍有超過80%的同事是搬遷群眾。在公司牆上挂著由萬山區總工會組織開展的勞動競賽錦旗。“為了鼓勵搬遷群眾早日實現就業,我們開展勞動競賽,現場發獎。”萬山區總工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

過去5年,銅仁市以125個貧困鄉鎮、1565個貧困村為主戰場,規劃建設安置點144個,助29.36萬名農民搬出大山。許多像安永軍這樣的搬遷群眾,在家門口就業,實現致富夢想。

為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加強對易地搬遷群眾的后續扶持,銅仁發揮工會、團委、婦聯等群團組織的作用,積極創建居安、業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園”,幫助搬遷群眾適應新家園、融入新生活、實現新夢想。

銅仁市萬山區汞礦儲量和產量都曾位居亞洲前列,貴州汞礦產量一度佔全國汞產量的60%以上。然而,隨著資源枯竭,萬山汞礦輝煌不再。

2001年,貴州汞礦實施政策性關閉,失去了唯一產業支撐的萬山迅速衰敗。

為了扭住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這條主線,萬山區堅持規劃為先,引進新產能為城市發展助力,讓這座老工業城市逐漸煥發活力。立足汞礦,跳出汞礦,萬山著力在朱砂工藝品上挖掘價值,高標准、高品質建設朱砂工藝品產業園,建成全國最大的朱砂工藝品線上線下交易中心,打造嶄新的“朱砂王國”,產值突破6億元。

走進位於貴州銅仁萬山區的朱砂工藝品產業園,廠房內機械聲轟鳴,隻見工人成排坐於操作台前,或是清洗,或是打磨……在經過若干道制作工序后,一顆顆外觀平平無奇的朱砂原石、雞血原石被制成精美飾品。記者了解到,這裡的朱砂工藝品產業園集產品研發、培訓、生產、展示、銷售等於一體,實現產值超6億元。

距離朱砂工藝品產業園10公裡外的萬山汞礦遺址,如今變身為國家4A級景區。2016年以來,萬山區積極探索,將廢棄的汞礦遺址重新改造利用,開發成以山地工業文明為主題的旅游景點——朱砂古鎮,將文化印記與現代工藝相結合,把礦區盤活成旅游景區。如今,970公裡人工採礦坑道變身“時空隧道”,原貴州汞礦辦公大樓成了汞礦工業遺產博物館。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蔡雨荷、黃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