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工作成就經驗新聞發布會

2022年08月01日16:27  

7月29日,全國總工會新聞中心舉行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工作成就經驗新聞發布會,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出席嘉賓:全國總工會新聞發言人,宣傳教育部部長張曉輝﹔全國總工會研究室主任王利中﹔全國總工會權益保障部副部長索朗德吉﹔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部長王曉峰﹔全國總工會基層工作部部長劉偉﹔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部長王君偉

時間: 2022-07-29

張曉輝主持

張曉輝:各位媒體記者朋友,大家上午好!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總工會和各級工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忠誠履職、擔當作為,各項工作取得了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我們召開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工作成就經驗新聞發布會,邀請全國總工會相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提出的問題。下面,我向大家介紹一下出席今天發布會的有關負責同志,他們是:

全國總工會研究室主任王利中同志﹔

全國總工會權益保障部副部長索朗德吉同志﹔

全國總工會勞動和經濟工作部部長王曉峰同志﹔

全國總工會基層工作部部長劉偉同志﹔

全國總工會法律工作部部長王君偉同志。

下面,首先請全國總工會研究室主任王利中同志向大家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工作成就經驗。

王利中介紹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王利中: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全國總工會及各級工會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工會發展道路,勇於擔當作為,堅持守正創新,各項工作都取得重要進展和新成效。

一、習近平總書記領航掌舵,指引黨的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始終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

(一)習近平總書記親切關懷工人階級、親自謀劃黨的工運事業,為職工群眾建功新時代注入了強勁動力。領導召開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制定加強和改進黨的群團工作的意見,出席中國工會十六大和十七大、全國勞模大會等重要會議,兩次同全總新一屆領導班子成員集體談話,主持會議審議通過全國總工會改革方案、新時期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方案,每次國內考察時都要深入企業看望一線職工和勞模,給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學員、鄭州圓方集團全體職工回信,向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致賀信,向廣大勞動群眾致以五一節日的祝賀慰問等,為新時代工會工作把關定向、指引方向,激發億萬職工建功新時代的磅礡力量。

(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是對馬克思主義勞動學說的繼承和發展,為新時代黨的工運理論奠定了堅實根基。重要論述的基本內涵主要是“八個堅持”,涉及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的政治保証、指導方針、價值理念、工運主題、發展道路、基本職責、前進動力、組織基礎等,關鍵是堅持黨的領導,根本是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重點是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重要論述是一個科學完整的思想理論體系,把黨對工人運動和工會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一個新高度,開辟了黨的工運理論新境界。

(三)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展現出強大的實踐偉力,為新時代工會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國總工會兩次編印《習近平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論述摘編》,編輯出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連續3年召開理論研討會,形成工會的特色活動和制度性安排。完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和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制度、黨組(黨委)會議“第一議題”制度等。截至2022年5月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58件重要指示批示已全部辦理完成。

二、堅持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中積極擔當作為,工會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用更加彰顯

(一)思想政治引領堅強有力,億萬職工聽黨話跟黨走的政治信念更加堅定。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走近職工身邊、走進職工心裡。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政治任務,採取多種形式持續推動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進企業、進車間、進班組,職工群眾對“兩個確立”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明顯增強。二是“中國夢·勞動美”的價值引領深入基層、扎根職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四德”建設,持續開展全國職工職業道德建設評選表彰活動、“網聚職工正能量 爭做中國好網民”活動等。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全國工會職工書屋示范點超過1萬家,帶動各地建成職工書屋13萬余家。三是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會蔚然成風。黨的十八大以來,累計表彰全國五一勞動獎狀2245個、獎章8650個和全國工人先鋒號8870個。加強勞模選樹服務,組織勞模、工匠人才進校園、進企業,發布9屆全國“最美職工”91人次,制作播出9季《大國工匠》專題片,發布3屆“大國工匠年度人物”30名。

(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走深走實,億萬職工建功立業的智慧力量充分展現。一是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產改,2017年4月啟動以來,全總認真履行牽頭抓總責任推進改革,黨中央、國務院及相關部門出台配套文件90多個,全總出台20多個,31個省(區、市)均已出台改革實施方案及配套政策文件。21個省(區、市)將改革納入黨委、政府考核項目。2018年以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表彰中產業工人比例超過40%,2020年全國勞模表彰中一線工人和企業技術人員佔比達71.1%。28個省級工會配備46名產業工人兼職副主席。二是職工群眾參與勞動和技能競賽的熱情進一步迸發。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重點產業,廣泛深入持久開展主題勞動和技能競賽,基本建立起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技能競賽體系。截至2020年底,78.7萬余家已建工會的企業開展了競賽活動,參與職工8260.5萬人。三是職工創新創造活力顯著提升。2013至2020年,提出合理化建議8122.4萬件、實施3259.7萬件,開展技術革新453.6萬項,完成發明創造158.9萬項,推廣先進操作法131萬項。命名297家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示范帶動創建各級各類創新工作室8.2萬余家,20個一線產業工人創新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設立職工創新補助資金,補助創新項目248項,累計發放補助資金4115萬元。上線“技能強國平台”,職工學習培訓人次累計達到1.65億。

三、堅持在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履行基本職責,工會橋梁紐帶作用進一步發揮

(一)維權服務領域不斷拓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取得突破。各級工會聚焦重點群體、重點領域開展維權幫扶,一是職工勞動經濟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參與《工會法》等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度制定修改。十年來,累計組織線上線下招聘會9萬余場次,培訓超過2000萬人次,發放小額貸(借)款57億元。開展集體協商質效評估,加大推動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力度。深化全國“安康杯”競賽活動。二是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增強。大力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推動貨運等4個行業頭部企業實現建會突破,2021年全國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超過350萬人。推動平台企業依法規范用工,配合推進職業傷害保障試點工作。截至目前,已推動建設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近9.6萬個,投入資金11.67億元,被廣大職工稱為“愛心驛站”、“溫暖港灣”。三是職工生活品質不斷提升。逐步形成送溫暖、金秋助學、農民工平安返鄉等工會品牌,構建起常態化梯度幫扶長效機制。十年來,籌集送溫暖資金429.82億元,走訪企業188.21萬家,慰問一線職工和困難職工9060.75萬人次。深入實施“女職工關愛行動”,推動愛心媽咪小屋、女職工休息哺乳室建設。

(二)困難職工解困脫困有力有效,城市困難職工如期同步邁入小康。各級工會落實黨中央打贏脫貧攻堅戰要求,主動承擔起城市困難職工脫困解困任務,一是解困脫困目標任務全面實現。2020年底,全國32個省級總工會已全部完成解困脫困目標任務,工會建檔立卡的549.87萬戶困難職工家庭全部如期實現解困脫困。二是困難職工幫扶體系有效構建。統籌發揮全國3361個縣級以上幫扶中心和16萬個基層幫扶站點的作用,2015年以來,共投入幫扶資金206.8億元,開展專項幫扶2789萬人次。三是定點扶貧縣如期實現脫貧摘帽。近5年來,全總直接投入幫扶資金5368萬元,引進資金物資1628萬元,組織實施300多個扶貧項目,惠及5萬多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總定點扶貧的山西省和順縣與壺關縣分別於2018年、2019年實現脫貧摘帽。

(三)構建和諧勞動關系持續推進,勞動領域政治安全保持穩定。各級工會貫徹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見》,開展勞動關系狀況綜合評估,一是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開展“公開解難題、民主促發展”主題活動,健全以職代會為基本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集體協商和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深化和諧勞動關系創建示范活動,建立工會勞動關系發展態勢監測網絡。成立全總工會理論和勞動關系智庫。二是職工隊伍團結統一的基礎更加穩固。健全落實“五個堅決”要求長效機制,發揮部委協同機制和全總平安中國建設協調機制作用,定期排查化解職工隊伍穩定風險。三是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的能力水平有力提升。加強工會維護勞動領域安全穩定體系和能力建設,建設全國工會社會組織工作信息平台,聯系引導社會組織為職工提供專業化服務,構建網下辦理、網上流轉的網上信訪工作機制。

四、堅持在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中銳意改革創新,工會的吸引力凝聚力戰斗力顯著增強

(一)堅持全局觀念和系統思維,工會改革向縱深發展。全總作為中央群團機關改革試點單位率先改革,如期完成改革任務,並推動工會系統改革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有機結合,形成全面改革效應。制定《深化工會改革創新實施方案》,增強工會團結教育、維護權益、服務職工功能,健全聯系廣泛、服務職工的工會工作體系。著眼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制定《中國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十四五”發展規劃》。健全完善財務管理制度體系,強化工會重點領域的審查審計監督。加強工會資產公益性服務性建設,持續推進工人文化宮、工人療休養院清理整改。

(二)加強基層工會建設,工會組織實現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連續開展基層工會建設年、落實年活動和“強基層、補短板、增活力”行動,開展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貨車司機等八大群體入會工作、百人以上企業建會專項行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等,目前全國共有280多萬個基層組織、近3億會員。完善“小三級”工會組織體系,探索社區網格工會、城市綜合體工會等建會方式,實現對小微非公企業的有效覆蓋。推進基層工會組織和工會會員實名制管理。

(三)加快智慧工會建設步伐,工會網上網下工作融合推進。推動“十四五”全總信息化建設工程,打造邏輯統一、覆蓋全國的大數據系統和服務站,省級工會開展網上工作平台建設並上線運行。加強工會報刊媒體融合,建設工會新媒體矩陣,全總開通微信公眾號以及今日頭條、央視頻、抖音官方賬號。

(四)優化工會組織機構設置,干部隊伍能力素質不斷增強。截至2021年12月,省級工會兼職副主席中勞模和一線職工70人,佔58.3%。全總十七屆執委、主席團成員中勞模和一線職工比例分別為21.1%、23%。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總舉辦各類實體和網絡培訓班414期,直接培訓約12余萬人次。開展第八次、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完善機關干部基層聯系點、定期接待群眾來訪、赴基層蹲點等直接聯系群眾制度。首創工會代表、執委提案制度,共辦理工會代表提案386件,執委提案401件。

五、堅持在全面從嚴治黨中勇於自我革命,工會系統黨的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一)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黨建引領保障作用充分發揮。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決策部署,推動工會系統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向縱深發展。制定實施全面從嚴治黨責任清單,組織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開展“忠誠黨的事業、竭誠服務職工”模范政治機關創建工作。

(二)堅持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水平明顯提升。把大抓基層作為鮮明導向,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全總形成了黨組書記履行主體責任、分管領導分工負責、機關黨委推進落實、各單位主要負責同志和班子成員“一崗雙責”的黨建工作格局。健全完善基層組織體系,加強對直屬單位和新組建單位黨建工作指導,扎實推進機關黨支部標准化規范化建設。落實機關專兼職黨務干部經歷納入干部履歷,加強黨務干部教育培訓。

(三)堅持強化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逐步鞏固。在連續6年召開全國工會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基礎上,2022年拓展為全國工會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自覺接受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全總機關紀檢監察組及各級紀委監察機關駐工會機關紀檢監察組監督,全總黨組與派駐紀檢監察組定期開展會商。2次接受中央巡視組對黨組的巡視,組織開展6輪內部巡視,實現全覆蓋。

(四)堅持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工會系統作風建設顯著增強。嚴格規范會議活動、文件簡報、新聞報道、因公出國等,鞏固拓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成果。開展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統籌規范、從嚴控制督查檢查、考核、考評工作。

十年工會工作取得的成就,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各級黨委關心重視、加強領導,各級人大、政府、政協和社會各界大力關心支持的結果,是廣大工會干部和職工群眾共同團結奮斗的結果。主要積累形成了6個方面經驗。

一是必須始終堅持黨的領導。深刻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保持工會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二是必須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以理論上的清醒保持政治上的堅定。三是必須牢牢把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工運時代主題。推動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方針貫徹落實,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四是必須堅持以職工為中心的工作導向。全面履行工會基本職責,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廣大職工權益。五是必須切實維護勞動領域政治安全。把“五個堅決”落到實處,努力做到“五個不發生”,堅決維護職工隊伍和社會和諧穩定。六是必須保持和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把工會組織建設得更加充滿活力、更加堅強有力,讓職工群眾真正感受到工會是“職工之家”、工會干部是最可信賴的“娘家人”、貼心人。

張曉輝:感謝王利中同志的介紹。現在請記者提問,提問前請通報所供職的媒體。

工人日報記者:剛才王利中主任在介紹的時候提到了這十年以來開展了第八次、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請王主任介紹一下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職工隊伍發生了哪些主要變化?

王利中:謝謝你的提問。我剛才說了,這十年來進行了兩次職工隊伍狀況調查,一個是第八次,一個是第九次,為什麼說第九次呢?現在職工隊伍狀況調查是每五年進行一次,從1982年開始到現在已經進行到第九次。第九次職工隊伍狀況調查正在進行當中,最近我們對調查的結果、調查的過程當中的數據進行了初步的梳理和分析。總的感到職工隊伍的變化特別是重要的變化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職工隊伍總體構成看

一是學歷教育,感覺到職工受教育的程度明顯提高。據政府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2022年新增勞動力接受過高等教育的比例達到了50.9%,平均受教育的年限達到了13.7年,全總的調研顯示,職工高中及以上學歷佔到了85.1%,比2012年提高了6.3個百分點。

二是在產業分布上,第一產業勞動者逐步向第二、第三產業轉移。第三產業的就業人數快速增加。一、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佔比從2012年的33.5%、30.4%和36.1%調整為2021年的22.9%、29.1%和48%。在組成結構上,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為代表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幅增加。數據顯示,2021年依托互聯網平台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大約是8400萬人,靈活就業人員已達到2億多人,農民工總量從2012年的26261萬人增加到2021年29251萬人,這是第一個方面。

二、從職工整體素質狀況看

一是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的政治性更加堅定。廣大職工衷心擁護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高度認可黨和國家取得的巨大成就,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充滿了信心,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建功立業的熱情空前高漲。

二是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價值觀念得到了強化,多名一線職工獲得改革先鋒、人民楷模稱號和“七一勛章”。一線職工創新成果有11項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獎。廣大職工普遍被當代的勞動模范、大國工匠、時代楷模等先進典型人物的事跡感染,願意向他們學習。全社會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氛圍更加濃厚。

三是立足崗位創新創造的技術素質、技能素質明顯提高。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全面推進,職工積極參與職業教育和技術技能培訓,經歷多崗位鍛煉,發展通道進一步暢通。技術技能穩步提升。到2021年底,全國技能人才的總量超過了2億人,高技能人才超過了6000萬人,技能人才佔就業人員總量的比例超過了26%,高技能人才佔技能人才的比例達到了30%。

三、從職工訴求願望看

廣大職工在基本利益訴求實現的基礎上,表現出了對更高層次、更高品質生活需求的期待和向往。這裡面也有幾個變化:

一是在職業的需求上越來越注重實現自身的價值,希望有更大的職業發展空間。

二是在生活的需求上,越來越注重工作和生活的均衡化,對精神生活的需求逐步提升到大眾娛樂、休閑娛樂、文化消費等方面的需求。

三是從社會需求上看,越來越注重彰顯公平正義,最關注的是就業、教育、收入分配等民生領域的問題。

四是在服務的需求上,越來越注重個性化、智能化,更加追求分眾化的生活體驗和便捷化的服務。

謝謝!

人民日報記者:請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組織是如何通過集體協商手段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謝謝!

索朗德吉回答記者提問

索朗德吉:感謝您的提問。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各級工會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完善政府、工會、企業共同參與的協商協調機制,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指示精神,聯合各級人社、企聯、工商聯,先后實施集體協商攻堅計劃,“穩就業促發展構和諧”行動計劃,集體協商制度協調勞動關系作用日益增強,成為促進企業發展、維護職工權益的有效機制。截至2021年末,全國報送人社部門備案的集體合同文本132萬份,覆蓋職工1.2億人。

2020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影響,積極支持受沖擊的企業工會按照“同舟共濟、共克時艱”原則,與行政方就合理調整職工薪酬、支持企業穩崗留工開展協商,力爭不裁員或少裁員,努力發揮穩就業作用。同時,各地工會探索通過集體協商推動職工技能要素和創新成果參與企業分配。江蘇8900家企業簽訂技能激勵集體合同,覆蓋職工124萬人。浙江省能級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入選浙江共同富裕最佳實踐項目。集體協商成為提高技術工人薪酬待遇、推進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有效手段。

2021年以來,為切實有效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各級工會以快遞、外賣行業為重點,就配送單價、薪酬結構、勞動保護等開展集體協商,培育了福建三明快遞,安徽蚌埠外賣等一批行業集體協商典型案例。同時,推動頭部平台企業加強協商機制建設,北京市總工會指導京東集團工會開展集體協商,簽訂《京東物流集體合同》,明確快遞員、分揀員等崗位最低工資標准、保險福利、績效提成、勞動安全衛士等事項,覆蓋了全國近30萬員工。上海市總工會組織外賣代表與“餓了麼”平台,圍繞外賣員的勞動報酬、算法優化、勞動保護、職業發展、關心關愛、爭議處理等6個方面10項內容開展協商,達成共識后簽訂了協議,並向社會進行公布,覆蓋上海全市“餓了麼”平台騎手。

同時廣東等地探索組織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代表與貨拉拉、如祺出行等平台企業,圍繞派單機制、運價調整、獎懲規則、地圖導航、申訴渠道等開展協商,打造司機與平台企業的溝通協商機制,暢通勞動者訴求表達渠道。

下一步全國總工會將繼續深入推進集體協商等協調勞動關系機制建設,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和諧勞動關系,切實維護好包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在內的廣大職工合法權益。

謝謝!

海報新聞記者:請問工會組織針對受疫情影響導致生活困難的職工群體有哪些保障幫扶舉措?

索朗德吉:感謝您的提問,也感謝您對幫扶工作的關注和關心。

自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總及各級工會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切實保障基本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緊扣疫情防控大局,圍繞幫扶救助生活困難職工,關懷慰問一線疫情防控人員方面,積極開展工作,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和工會組織的溫暖及時送到廣大職工心坎上。

截至2022年5月,疫情期間全國各級工會共籌集資金71.09億元,幫扶慰問職工2038.04萬人次。我們主要做了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深入開展調研摸排工作,組織開展了全國低收入職工家庭受疫情影響情況大調研,全面掌握困難職工生產生活受疫情影響的情況,第一時間將受疫情影響無法就業、收入下降導致基本生活困難的職工納入了建檔范圍。同時推動出台了疫情期間的保障困難職工生活相關政策。

二、陸續下發關於做好受疫情影響困難職工幫扶保障工作和加強對防疫一線職工關心關愛工作等文件,指導全國各級工會建立幫扶保障困難職工的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困難職工家庭生活狀況動態監測機制,切實掌握職工生產生活狀況和需求。對面臨困難職工應幫盡幫,對符合工會建檔條件的困難職工應納盡納。

三、充分發揮中央財政專項幫扶資金及工會送溫暖資金作用,為困難職工增發疫情期間生活補貼,保障疫情期間困難職工家庭基本生活。對受疫情影響低收入職工,特別是困難職工,廣泛走訪慰問,幫助解決急難愁盼的實際問題,切實鞏固城市困難職工解困脫困的工作成果。

謝謝!

科技日報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總工會在推動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方面採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謝謝!

王曉峰回答記者提問

王曉峰:謝謝你的提問,你這個問題提的很重要,應該說推進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大軍,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工會的一項重要要求,也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積極推動的一項工作。剛才利中主任在發布情況的時候已經做了一些介紹,我想這裡再做稍微詳細一點的介紹。

全國總工會大力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推動構建產業工人技能形成體系,努力造就一支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截至2021年底,全國技能勞動者總量超過2億人,佔7.5億就業人員的26%﹔高技能人才超過6000萬人,佔技能勞動者的30%,其中高級工4700萬人、技師1000萬人、高級技師300萬人。

一是不斷拓展職工技能培訓渠道。從2018年起建設中國職工經濟技術信息化服務平台。2020年上線“技能強國平台”,截至目前,平台職工學習培訓人次累計達到1.86億。2019年起,與科技部聯合開展高技能領軍人才境外培訓計劃,2019年組織兩批赴德國、一批赴日本共計75人參加培訓,今年9月將以“智能制造與先進制造業”為主題組織境外(德國)線上培訓,培訓規模100人。

二是廣泛開展職工職業技能競賽。2013年以來,聯合人社部、科技部、工信部等舉辦了3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聯合有關部委共同主辦國家級一類職業技能大賽28項、國家級二類職業技能競賽200余項。制定《職工職業技能比賽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管理辦法》,加大對技能比賽授予獎章的支持力度。

三是積極開展職工創新成果評選。2013年以來,聯合科技部、工信部、人社部開展了3屆全國職工優秀技術創新成果交流活動。2013年以來提名推薦的一線技術工人創新成果有11項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推薦職工發明專利榮獲中國專利獎金獎1項、銀獎2項、優秀獎30項﹔推薦4名技術工人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狀。

四是不斷完善職工創新成果展示交流平台。2013年—2019年連續主辦7屆“海峽兩岸職工創新成果展”,2022年成功舉辦首屆大國工匠創新交流大會,習近平總書記專門發來賀信,在全社會引發熱烈反響,進一步叫響做實大國工匠品牌。

五是充分發揮職工創新補助資金效益。2015年,全總設立了職工創新補助資金,截至目前,共補助一線職工創新項目248項,累計發放補助資金4115萬元。

六是廣泛深入開展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自2014年以來,創建命名了3批297家全國示范性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設立專項補助資金帶動了全國創新工作室創建活動的廣泛深入開展。全國已創建各級各類創新工作室8.2萬家。

謝謝!

中國青年報記者:當前正值高溫炎熱天氣,請問工會如何推動各項防暑降溫政策落實到位,保護高溫作業勞動者的安全健康,確保他們拿到依法應得的高溫津貼?

王曉峰:謝謝你的提問,因為現在天氣高溫,社會各方面對高溫天氣做好防暑降溫非常關注。

2012年,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衛生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總工會等四部門制定《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對有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用人單位加強勞動保護措施提出明確要求,對高溫津貼發放條件、發放形式等作出具體規定。

一是2014年至2022年每年6月,全國總工會均下發通知對職工防暑降溫工作進行部署。今年6月,全國總工會下發《關於做好2022年職工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特別強調,要突出做好以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為主要對象的防暑降溫工作。要積極拓展“司機之家”、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工會幫扶(服務)中心等服務設施功能,為高溫天氣戶外作業職工避暑休息提供便利,幫助解決戶外勞動者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難題,改善高溫天氣戶外作業的工作休息條件。

二是認真履行法律賦予工會的監督職責。監督用人單位落實《管理辦法》的各項規定,改善勞動條件和作業環境、合理安排作業時間、提供必要防護用品、按規定發放高溫津貼等,督促其落實防暑降溫主體責任。

三是將防暑降溫工作納入民主管理內容。督促用人單位建立健全防暑降溫工作制度,代表勞動者就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事項與用人單位進行平等協商,簽訂集體合同或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勞動保護專項集體合同。

四是全總領導帶頭開展“送清涼”活動,深入基層和企業了解職工訴求,普及防暑降溫相關法律法規,協調解決高溫一線職工現實困難。各級工會組織按照全總統一部署,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深入基層和企業開展送清涼物資、送政策宣傳、送健康體檢、送法律維權等多種形式的“送清涼”活動。

五是全國各級工會深入開展“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職業健康知識宣傳教育活動。7月22日,全國總工會在“技能強國—全國產業工人學習社區”職業健康專區組織開展“工會主席來直播,防暑降溫有涼策”的直播活動,邀請部分省、市總工會副主席、企業工會主席分享在做好職工防暑降溫工作方面的做法。各級工會結合“安全生產月”“安康杯”競賽等活動,開展了一系列貼近職工、寓教於樂的宣傳教育活動,進一步普及防暑降溫相關法律法規和個體防護措施、防護辦法。

謝謝!

索朗德吉:我這裡再補充介紹一下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工作。

工會近年來著力開展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建設工作,其中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就是幫助廣大戶外勞動者解決“吃飯難、喝水難、休息難、如廁難”等實際困難,推動改善他們的工作條件。

全總高度重視戶外勞動服務站點工作,自2016年以來,在全總統一部署下,各級工會持續鞏固做好利用工會、行業協會、社會公益組織及愛心企業等各方資源,支持站點建設發展的工作模式。截至今年4月,全國已建站點近9.6萬個,累計投入資金數量近11.67億元。工行和建行等國有大行成為工會的合作伙伴。很多地方工會依托“小站點”構建“大服務”,探索共建共治共享模式,讓戶外勞動者找得到,能進來,通過下沉服務,把每個站點建成關愛戶外勞動者的暖心站,傳播城市文明的接力站和工會服務職工群眾的工作站。

下一步,我們也將持續引導更多的社會力量投入到站點建設當中,擴大站點的覆蓋面,推進站點規范化管理,逐步統一站點標識和服務標准,探索站點社會化和市場化的管理模式。依托高德地圖等開展站點數據的採集、呈現以及相關信息、數據的統計、處理、分析,切實做實做細做優各項服務舉措,用心用情用力為廣大戶外勞動者提供更多便捷暖心服務。

謝謝!

中國新聞社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出現許多新社會職業,例如“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等,隨之而來的是對這些新職業的保障工作。據統計,2021年靈活就業人員已達到2億人左右。請介紹工會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互聯網企業建會入會方面做了哪些工作,有什麼最新進展?

劉偉回答記者提問

劉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是在平台經濟、共享經濟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涌現的一支新型勞動大軍。他們是工會工作的新領域和重點對象。全總高度重視做好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建會入會和權益維護工作。早在2015年,就以物流(快遞)業等為重點開展了農民工入會集中行動,取得了積極效果。2018年以來,全總持續在全國開展貨車司機、快遞員、網約送餐員等八大群體入會工作。2021年,進一步推動貨車司機、快遞員、網約車司機、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

2021年以來,我們重點做了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全總密集出台多份文件,聯合交通運輸部召開電視電話會議,部署開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集中行動。大力推行“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模式,系統推進工作。二是緊盯頭部企業,將貨運、快遞、網約車、外賣配送等4個重點行業頭部平台企業作為建會入會重點,各級工會聯動,集中推動美團、滴滴、京東等一系列知名度高、影響力大、有代表性的12家頭部平台企業率先實現建會突破。今年我們持續推動2021年度全國互聯網百強企業建會,目前已有86家互聯網百強企業建會實現突破。三是加大創新力度。開展重點群體入會項目制建設,做實做強區域(行業)工會聯合會。積極推行網上申請入會、集體登記入會、流動窗口入會、職工溝通會現場入會等便捷入會方式,在江蘇、安徽開展貨車司機網上入會試點工作,示范帶動各地掀起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工作的高潮。據統計,2021年全國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超過350萬人。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建會入會作為全會工作重點,全力攻堅克難,力爭到今年底實現互聯網百強企業普遍建會,兩年新發展800萬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的目標任務。

謝謝!

法治日報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在推動完善維護職工權益相關法律法規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在法律援助方面主要取得哪些成就?謝謝!

王君偉回答記者提問

王君偉:我注意到一個細節,您一直在舉手,可以想象您一直十分關注工會的法律工作,在此對您一直以來的關注和支持表示感謝,下面就您所提的問題做一個簡要的介紹。

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的重要論述,聚焦黨中央對工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持續推動完善維護職工權益相關法律法規。

一是推動並配合修改《工會法》。將工會的基本職責由“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擴展為“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明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參加和組織工會的權利﹔明確工會推動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維護產業工人合法權益。

二是積極參與勞動及相關立法。先后參與《民法典》、《公司法》、《企業破產法》、《職業教育法》等多部與職工權益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修改。全程參與《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勞務派遣暫行規定》制定,從源頭上維護農民工、勞務派遣工權益。連續多年通過不同方式持續推動完善集體協商、企業民主管理相關法律法規。

三是密切關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立法。圍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開展專題調研,形成研究報告並提交立法機關,積極推動解決部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適用勞動保障法律方面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與人社部等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明確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的政策依據。

關於工會法律援助方面的成效,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充分發揮優勢、整合利用資源,結合職工群眾法律服務需求,持續廣泛開展法律援助工作,取得良好法治效果和社會效果。

全總自2017年起聯合司法部和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持續組織開展“尊法守法·攜手筑夢”服務農民工公益法律服務行動,累計組織律師志願者5.7萬人次編成2.1萬支服務分隊,服務農民工2900多萬人次。開展實地公益法律服務活動7.3萬場次、線上普法宣傳活動0.9萬場次,調處勞動爭議案件14.1萬件次,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0.1萬件次,援助農民工29萬人次,幫助挽回經濟損失超過40億元。

下一步,工會將立足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竭誠服務職工群眾的基本職責,重點面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農民工、困難職工等群體,提供法律援助服務,切實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謝謝!

張曉輝:由於時間關系,今天的提問就到這裡。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推進黨的工運事業和工會工作創新發展,離不開大家的支持幫助,我們竭誠歡迎大家對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會工作的重要進展和顯著成效進行深度採訪報道,充分宣傳基層涌現出的勞模工匠典型,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濃厚氛圍,全總新聞中心將竭誠為大家提供保障服務,積極配合大家做好工作。

今天的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來源:中華全國總工會

(責編:皮博、蔡雨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