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林
2022年08月19日13:16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學習一個人,帶動一大片,影響一代人”,讓技術工人“既有裡子,又有面子”……近年來,山西各級工會履行使命擔當,深化“產改”,讓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收獲榮譽和動力,使得高技能人才隊伍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壯大。
黨的十八大以來,能源大省山西在轉型發展上積極蹚新路。這背后,是一個個堅守崗位務實創新的身影——他們當中有不曾穿過軍裝,卻成為士兵口中“艦艇尖兵”的謝丙友﹔有兩年反復試驗5100余次,開創煤炭原料化利用新路的拓荒者張國華……以他們為代表的產業工人,也是山西工會的工作“瞄准點”和“發力點”。
近年來,山西省總工會聚焦高質量發展目標,狠抓“五小”競賽,持續釋放“工匠效應”,通過“產改”讓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收獲榮譽和動力,用這“三張牌”為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充分發揮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
“五小”競賽提質擴面
“一線技術工人有工作室鋪路,有‘五小’競賽鼓勁,我們就敢想敢干、勇於創新。”國網晉城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電氣試驗班班長孟承向牽頭研制的集成式電氣試驗轉接成套裝置,不久前獲得2021年度全國職工技術創新成果特等獎,還以30萬元的價格轉讓,項目團隊也拿到十幾萬元的獎勵。
孟承向的攻關成果和收獲,僅是山西各級工會持續發力開展的群眾性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等“五小”群眾性創新活動中的一例。
2015年,為了助推山西經濟轉型發展,山西省總將“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納入各級工會年度考核目標,在拓展領域、考核激勵等方面不斷突破,成為工會出招、企業踐行、職工實現自我價值的工作品牌。
山西省委、省政府將“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寫入相關政策文件,推動活動組織方由工會牽頭擴展到多部門協同,覆蓋面從國有企業向非公企業拓展、從生產領域向管理等領域延伸。
山西省總通過建立經濟技術工作創新管理平台,打造“五小”創新大賽優秀成果網上展館,做好項目全流程服務、全要素保障,使得高技能人才隊伍像滾雪球一樣不斷壯大。
2015年以來,全省“五小”競賽累計參賽職工1964.36萬人次,產生創新成果54.4萬項,創造經濟價值327.1億元,省總發放獎金共計2174萬元。
持續釋放“工匠效應”
“煉特種鋼是個精細活兒,從原料到筆尖鋼絲,需要5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是‘匠心’的呈現。”量產筆尖鋼后,太鋼不鏽鋼股份有限公司軋鋼工史志杰繼續調整各種工藝參數,推動開發了含鉛和不含鉛兩種不同的筆尖鋼軋制工藝。
今年4月,憑借編制多個鋼種的工藝技術要求,制定軋制工藝參數的成績,史志杰登上2021“三晉工匠”年度人物光榮榜。
山西省總連續4年選樹宣傳“三晉工匠”年度人物,共推選出40名“三晉工匠”年度人物和80名“三晉工匠”提名獎獲得者。在山西省總的引領和倡導下,各地各級工會紛紛開展豐富多彩的工匠推選宣傳活動。
為持續釋放“工匠效應”,山西省總以“學習一個人,帶動一大片,影響一代人”為宗旨,聘請40余名工匠大師擔任客座教師,開展“花開滿園”職工職業技能培訓,在加大現場教學和實地考察比重的同時,還邀請工匠大師作勵志報告。目前,已舉辦51期培訓班,培訓各類工匠人才4000余人次,同步上線的“花開滿園”網絡課堂已推出11門課程、44節課,吸引7.5萬余人次在線學習。
“從2016年起,‘花開滿園’培訓像一粒種子慢慢地成長,成長為如今的山西工匠學院。”今年5月,全國勞模牛國棟在山西工匠學院挂牌儀式現場動情地說道。
“產改”鍛造高技能人才隊伍
“這是一個培養和造就高素質技術工人的‘新時代’,為產業工人提供了廣闊舞台。”近日,參加太原市百名勞模工匠下基層宣講時,太原重型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維修電工張紅兵感慨地說。“產改”中,山西省打通了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之間的職業發展壁壘,張紅兵也評上高級工程師。
山西省總加大對產業工人的表彰力度,全國勞模和省勞模中,產業工人佔比分別為38%和42.4%。各級工會引導企業通過建立健全技能等級評定制度等方式,提高技術工人收入。省屬企業普遍將專業技術職務待遇納入薪酬管理體系,建立專業技術職務與管理序列橫向貫通、縱向提升的薪酬管理體系。
如今,“既有裡子,又有面子”成為山西眾多技術工人的切身體驗,“以技提薪”也成了廣大技術工人的共同追求。
山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省總工會主席王純表示,廣泛深入持久開展勞動和技能競賽,深化“五小”等群眾性創新活動,探索創建跨區域、跨行業、跨企業的創新工作室聯盟,使工人階級主力軍作用得到更好發揮,是各級工會組織的重要使命和職責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