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上海市總工會在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指引下,主動作為、創新實踐,推動企業民主管理工作高質量發展——

民主管理促進和諧 職工企業實現雙贏

裴龍翔

2022年08月26日08:51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加強從源頭參與法律法規的制定、探索創新多層級職代會制度……上海工會不斷提高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建制率,促進企業和職工的雙贏,努力實現“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的理念。

黨的十八大以來,上海市總工會著力保障職工民主參與權利,特別是在全過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指引下,主動擔當作為,不斷深化實踐,讓這一重大理念在申城企事業單位和職工群眾中生根開花,全力助推打造全過程人民民主最佳實踐地。通過問需於職工、問計於職工、問效於職工,為上海城市發展增添新動力。

如今,全方位、立體化、高質量的企業民主管理制度,正在成為上海踐行“人人都能有序參與治理”理念、體現城市軟實力的重要名片。

強化源頭參與治理

8月2日,一場關於《上海市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的執法檢查在靜安區展開。靜安區工會將貫徹職代會條例與開展工會定向法律監督工作、勞動關系和諧企業創建工作相結合,幫助區內企業走出疫情陰霾。

時間回撥到2017年。在上海市總工會的努力下,《上海市職工代表大會條例》經修改后發布。修訂后的條例不僅讓相關責任更明確,還實現監督更有力、權益更具體。條例明文規定:職代會制度應納入本單位的管理制度。針對有法難依的情況,不僅規定了區域性、行業性職代會行使的職權,明確實現職代會制度全覆蓋,還對相應的檢查及調查處理作出詳盡規定。

近年來,上海工會在加強從源頭參與法律法規的制定、保障職工民主參與權利上已做出一些探索。今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上海市工會條例》正式施行,一些反映時代進步又接地氣的修改讓人耳目一新。《上海市集體合同條例》也得到修訂完善。截至目前,上海市總工會累計制定30多個制度性文件,構建民主管理的制度框架﹔編制10多個指引和釋義文本,規范了履行民主程序和操作流程。企業民主管理制度體系基本形成,全時段暢通職工群眾利益訴求渠道,全過程保障職工群眾民主參與權利。

擴大民主管理覆蓋面

近日,在中建八局一處地處偏遠的項目部裡,一場職代會正在召開。項目分散度高、管理跨度大、流動性強,如何保障一線職工民主參與權利?該公司根據管理層級,健全規范了局、公司、分公司、項目部四級職代會運行體系,使基層職工的合理訴求和管理建議能得到及時反映。

在瑩特菲勒化妝品(上海)有限公司,依托上海市企事業單位線上職代會系統,職代會會場被搬上“雲端”,經過預備會議、審閱材料、組團討論、投票等環節,新版的企業職工手冊和工資協議獲得通過,讓分散在各地的職工吃下“定心丸”。

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中,民主參與權利同樣沒有缺位。作為全國總工會開展互聯網平台企業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協商試點工作的重要一環,在上海市總工會等單位指導下,“餓了麼”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舉行首次協商懇談會,優化配送時間起算節點等10項協商成果為外賣小哥帶來實惠。

如今,在上海,讓“每名職工的聲音都被聽到”正在成為廣泛共識。縱向上,上海工會近年來積極探索創新集團公司多層級職代會制度,有效解決國資國企改革中上下聯動、有序推進的問題﹔橫向上,針對小微企業、平台企業在內部難以實現建立職代會制度,建制后難以發揮作用的現實,探索創新園區、社區、樓宇、商圈等不同區域職代會,餐飲、物業等行業職代會,以條塊協同不斷擴大民主管理覆蓋面。

助力區內勞動關系和諧發展

近日,拿著相隔10年的兩張工資條,楊浦區五角場環島保潔組的沈美蘭向記者分享這些年收入的變化:“2010年像我這樣的環衛工月平均工資隻有2000多元。2020年已經達到6000多元,翻了近3倍!”

自2011年起,上海建立由政府、行業工會、行業協會和環衛企業四方聯動、協同推進的環衛行業集體協商制度。經過11年的探索實踐,協商內容不斷豐富,協商方式得到行業內外普遍認同,先后建立包括行業最低工資標准、互助保障、健康體檢、早晚班津貼、技能等級津貼、低溫津貼等集體協商內容。環衛行業一線職工收入年平均增幅達10.5%。

申城超過4萬名環衛工不斷增加的獲得感,是上海工會推動民主管理成果惠及越來越多職工的一個體現。上海工會針對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不同體制的企業制定實施《上海市企事業單位民主管理工作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不斷提高民主管理建制率,促進企業和職工的雙贏,助力區內勞動關系和諧發展。

目前,上海已建會且具備條件的企業集體協商動態建制率達到90%以上。全國總工會在滬召開職代會制度規范化建設現場經驗交流會,充分展示上海民主管理制度成果。

(責編:皮博、黃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