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加強工會維護勞動領域安全穩定體系和能力建設的思考

楊風

2022年09月13日11:13  來源:《工人日報》

觀 點

進入新發展階段,工會維護勞動領域安全穩定面臨一些新問題。工會要通過維護職工勞動權益、加大源頭參與力度、開展勞動法律監督等形式,加強維護勞動領域安全穩定體系和能力建設,實現勞動領域安全穩定、勞動關系和諧。

勞動領域安全穩定狀況事關廣大職工的切身利益,影響經濟社會和諧穩定。工會作為職工利益的代表和黨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紐帶,具有將維權職能和維穩功能統一於自身的優勢,能夠較好地化解勞動關系矛盾,實現勞動領域安全穩定、勞動關系和諧。

工會維護勞動領域安全穩定面臨的新問題

我國勞動關系總體和諧穩定。進入新發展階段,工會維護勞動領域安全穩定面臨一些新問題。

新就業形態涌現帶來新問題。近年來,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競相迸發,在“三新”經濟領域就業的勞動者持續增加。去年以來,各地工會加大了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工作力度,2021年全國新發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會員超過350萬人,但仍有不少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游離於工會組織之外,工會的目標任務是從去年到今年底前新發展800萬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

職工維權特點變化帶來新問題。根據《中國勞動統計年鑒2021》,從數量來看,勞動人事爭議案件呈上升趨勢。從結構來看,工會維權服務的對象除了企業職工,還增加了勞務派遣工以及互聯網平台用工、企業轉包分包中的職工。從內容來看,職工維權不再是單一訴求,而是涉及勞動關系認定、拖欠工資、社保繳納、工傷補償、解除勞動合同賠償、一次性補償等諸多問題。

加強工會維護勞動領域安全穩定體系和能力建設的路徑

維護職工勞動權益。一是維護職工勞動經濟權益。依法規范勞務派遣用工,促進共享用工規范有序,指導企業依法開展工資集體協商,切實提高產業工人待遇。二是保障職工職業安全健康權益。深入開展群眾性安全生產活動,以“安康杯”競賽為載體,以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為對象,以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工作中的薄弱環節為重點,組織開展安全健康警示教育和科普宣傳、安全技能競賽、班組安全建設、隱患排查治理等活動。發揮工會勞動保護監督檢查作用,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和職業病防治主體責任。三是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確保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各項勞動保障權益落到實處。

加大源頭參與力度。一是積極參與涉及職工勞動權益法律法規政策的制定修改。二是建立勞動關系監測預警信息員隊伍,發揮“第一知情人”“第一報告人”“第一監督人”職責。三是健全勞動關系發展態勢監測和分析研判機制,加強重點行業、重點企業和重點群體勞動關系矛盾的排查、研判,做到防范在先、發現在早、處置在小。

開展勞動法律監督。一方面,推行工會勞動法律監督“一函兩書”、勞動用工法律體檢、勞動用工監督評估等做法,推動各地工會建立健全與勞動保障監察機構的聯動協作機制,全面提升監督實效。另一方面,組織“律師進企業”公益法律服務活動,將工會法律服務工作向企業延伸,重點為中小微企業開展勞動用工“法治體檢”,幫助企業健全管理制度、防范法律風險,從源頭上預防化解勞動矛盾糾紛。

夯實維權服務基礎。一是增設服務站點,強化服務功能。鼓勵基層工會,特別是基層企業工會設立“工會主席工作室”。強化職工服務中心服務功能,為職工提供信訪接待、法律援助、勞動爭議調解、代理仲裁(訴訟)等“一站式”服務。二是加速模式升級,建設數字工會。推進“互聯網+”工會普惠性服務,推動建立勞動糾紛在線解決機制。三是引導社會組織參與勞動領域社會治理,為職工提供專業化服務。

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一是選優配強配齊各級工會干部隊伍。二是進一步提升干部隊伍能力素質。針對勞動領域安全穩定問題,分類舉辦工會維穩干部業務培訓,切實提高防范化解勞動領域重大風險的能力和水平﹔積極開展工會勞動保障法律監督員、勞動人事爭議調解員和兼職仲裁員、勞動關系協調員(師)等專項培訓。

(作者單位:濟南大學政法學院)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