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23年來,孫紅梅參與修理保障的軍用航空發動機累計達600余台。在她看來,一項偉大的事業,細分到每個工種都很平凡,而偉大正出自平凡——

【巾幗風採】不為繁華易素心

蔣菡

2022年10月10日09:21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孫紅梅,5713廠高級工程師,中國空軍航空修理系統焊接專業首席專家,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重重炫目的榮譽光環籠罩下,這位47歲的女工程師卻依然擁有一雙孩子般清澈的眼睛。車間裡,每一點突破、每一次創新總會帶給她無窮的樂趣。“全身心投入工作讓我的內心保持安寧,心之安寧就是幸福。”這是孫紅梅的人生哲學。

瘦高個子,齊耳短發,著一件藍色工裝,干練又朴素。但如果稍稍打量下她那身看似普通的工裝,就會發現不同之處——胸前繡著“金牌藍天工匠孫紅梅”的金色字樣。

這是空軍裝備部為“金牌藍天工匠”特制的工裝。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七一三工廠(以下簡稱5713廠)的1600名職工中,獲此殊榮的僅孫紅梅1人。

孫紅梅,5713廠高級工程師,中國空軍航空修理系統焊接專業首席專家,2019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

23年與焊接打交道的職業生涯,重重炫目的榮譽光環籠罩,這位47歲的女工程師卻依然擁有一雙孩子般清澈的眼睛。從這扇“窗戶”裡可以窺見她的內心——就像她的微信簽名所寫的:任他桃李爭歡賞,不為繁華易素心。

偉大出自平凡

走進5713廠特種修理制造車間,牆上高挂著三面大旗——五星紅旗、軍旗和空軍旗。面對它們,一股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感立刻在心中升騰。

這是孫紅梅每天身處的場景,也是她每天經受的洗禮。

1999年7月4日,從西安理工大學畢業的孫紅梅被分配到5713廠——那是新中國最早建設的飛機發動機修理線之一。

“四面都是山,隻能看到頭頂的一片天。”9月20日,孫紅梅對《工人日報》記者說,工作、生活都在廠區,有點與世隔絕的感覺,比她早來兩三年的同專業的兩個年輕人,來了不久就離職了。

相比環境的閉塞,更大的心理落差在工作上。“懷著一腔熱血而來,卻發現焊接是輔助工種。”她說,“想象中高大上的航空發動機維修,實際上很枯燥,每天面對的都是有裂紋、黑乎乎的發動機零件。”

直到10年甚至20年以后,她才慢慢領悟到:“一項事業可能是偉大的,但細分到每個工種,可能都很平凡。”而偉大正出自平凡。

在廠裡,孫紅梅從鉗焊學徒工干起。進廠第2年,一次,噴涂工裝上有個螺栓壞了,工人按照孫紅梅畫的圖紙做了一批新螺栓,卻怎麼也擰不進去。原來,她在畫圖時隻在螺栓上標了螺紋外徑,沒寫螺距。

這次失誤給她上了一堂終生難忘的“實踐課”,讓她意識到技術上容不得半點失誤。

2000年,孫紅梅被調去主修車間,也就是發動機車間。維修航空發動機,更加要求精益求精。

2013年,一批某型軍用飛機發動機機匣損壞,國內沒有成功修復先例。孫紅梅請纓維修,檢查后發現故障點多發生在腔內視線盲區。

那段時間,無論吃飯走路還是睡覺,孫紅梅滿腦子都是機匣。一天早上,對著鏡子洗漱的她靈光乍現——做一把長柄小鏡子找故障,再做一把小焊槍,把鎢極彎一下,就可以焊到腔內故障了。最終的操作平面隻有半個手掌大小,修復后的變形量僅有0.003毫米。

23年來,孫紅梅參與修理保障的軍用航空發動機累計達600余台。“我干的都是本職工作,沒想到能獲得那麼多榮譽,是趕上了全社會高度認可工匠精神的好時代。”她說。

心安就是幸福

孫紅梅的辦公桌在“紅梅創新工作室”最裡頭靠窗的位置。280平方米的工作室,一半用來展示創新成果,另一半是7位成員的工位。

“紅梅創新工作室”成立於2013年11月11日,這一天正好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成立64周年紀念日。

36歲的葉文龍工位挨著孫紅梅。“近距離接觸后發現,孫工不光對焊接鑽得深,而且涉獵廣,我的專業是機械加工工藝設計,她也能指導。”葉文龍說。

更令葉文龍欽佩的,是孫紅梅的為人。

“她特別低調。”葉文龍說,2020年底,自己剛加入工作室時主要做分析校核工作,“這麼一個大師級的人物,卻能跟新人探討,而且用‘請教’這個詞。”

工作室有3位90后,31歲的李旭明是其中之一。孫紅梅常說的一句話是,“做好自己,再說別人”。耳濡目染間,這句話也刻在了李旭明腦子裡。

跟李旭明同一年進廠的年輕人,已經走了好幾個。“這就是一份平凡的工作,要學會在平凡中找到興趣,感受樂趣。”李旭明說。

對於身邊的年輕人,孫紅梅認為,他們獲取知識的能力更強,思維更活躍,不過想要靜下心來做事,誘惑也更多。“他們定義的‘幸福’內涵更豐富,我就是兩個‘呆’,一個‘呆’不足以形容。”孫紅梅笑言。

兩個“呆”組成的“槑”字,是“梅”的異體字。

孫紅梅有她的幸福。“每次走進車間,看到正在修理的零部件都會有一種成就感。每一點突破、每一次創新都會帶來很多樂趣。”她說,“全身心投入工作讓我的內心保持安寧,心之安寧就是幸福。”

“我們都支持你”

工作中力爭完美的孫紅梅,在工作之外信奉的是“不爭”。

在單位項目獎金的分配上,項目負責人允許拿50%,她卻隻拿10%。

2020年湖北省評選湖北工匠,有50萬元獎金。憑她的實力,如果申報,獲獎可能性很大。可她卻說:“我都拿過那麼多榮譽了,這個讓其他人去爭取吧!”

物質“誘惑”不了她,她反而還會擔心自己“德不配位”。

“人信實,火信虛”,這是不識字的母親教給孫紅梅的做人准則。“從小母親就總跟我和弟弟說,壘柴火的時候中間要留空隙,火才能著起來,而做人要實在、實誠,這樣才能走得長久。”

大國工匠只是孫紅梅的一重角色,她還是一個74歲老人的女兒,一個16歲男孩的母親,一個長年在外干工程的男人的妻子。

作為女兒,孫紅梅足夠貼心。下班到家,她會把臥病在床的母親扶起來,陪母親聊天,拉著她的手帶著她一點點挪步。

在孫紅梅心底,特別虧欠的是兒子。

兒子小學時有一次開家長會,她到了學校才發現學校早就搬走了。“我和他爸都忙,很少陪伴他。”孫紅梅臉上露出少有的不安。

不過,孫紅梅還是相信,身教重於言傳。“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我經常加班,也是為了大家的安寧,希望孩子能理解。”

在丈夫劉峰面前,孫紅梅則是“小女人”。“他每次出差前都會把冰箱塞滿,父母生病也是他跑醫院跑得多。我忙,照顧不了家裡,他從不抱怨。”說這話的時候,孫紅梅眼裡含著淺淺的笑意。

愛人的呵護,是她不時露出的笑容的源泉,也是她全身心投入工作的底氣。

有一次夫妻倆散步,劉峰說:“你們廠怎麼就你這麼忙,老加班圖個啥?”

孫紅梅想了想,說:“應該是責任心,總得有人付出,有人奉獻。”

“隻要你不覺得累,不覺得苦,我們都支持你。”劉峰說。

採訪手記

那雙干淨的眼睛

這次採訪中,最打動我的還不是孫紅梅高超的技術、耀眼的榮譽,而是她的眼睛,那是一雙特別干淨的眼睛。

這是一雙看過47年風霜雪雨的眼睛,卻依舊如孩子般清澈。

採訪中,孫紅梅提到丈夫說過的一句話:“你們廠是一片淨土,跟社會上不一樣,就像‘象牙塔’,挺難得的。”這仿佛道出了這份干淨的源頭。

雖然現在廠子已從與世隔絕的小山村搬到了城市,但作為一家軍工企業,依然屬於相對封閉的環境。孫紅梅在這裡靜下心來干了23年,從點滴突破中感受創新的樂趣,也從精益求精中享受內心的安寧,成為“偉大出自平凡”的注腳。

在軍工領域專注地投入,為國防事業默默地奉獻,在這座“象牙塔”裡工作和生活一輩子,何嘗不是一種簡單又厚重的幸福?

在採訪孫紅梅的兩天裡,我發現她總是笑瞇瞇的。不是見到初次打交道的人那種客套的微笑,而是露出一排上牙的發自內心的笑容,除了禮貌和真誠,這些許也透露出她的生活狀態——笑容裡帶著幸福的味道。

不管多苦多累,總有人在你身后,支持你攻堅克難、奮力拼搏,又何嘗不是一種甜蜜又篤定的幸福?

心無塵埃,所以干淨。心有所依,所以幸福。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