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柯曉賓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終成技術達人

【二十大代表風採】調試高鐵“神經元”的匠心玫瑰

劉靜

2022年10月14日11:13  來源:《工人日報》

扯斷一根頭發的力度約1800毫牛,手工調整片彈簧結構觸片的力道僅為這的十分之一。如何能控制得如此精准?中國通號西安工業集團沈信公司電器中心調整三班班長柯曉賓通過無數次精益求精的練習和嘗試習得。

19年來,黨的二十大代表柯曉賓在平凡崗位上,不斷追求職業技能的完美和極致,最終成長為打造“中國高鐵”國家名片的全國技術能手,用傳承、創新和擔當詮釋了工匠精神。

刻苦鑽研

2003年,20歲的柯曉賓進入沈信公司電器中心調整班,成為一名繼電器調整工人。

繼電器是鐵路系統控制裝置的“神經元”,其調整接點間距的誤差需要控制在0.05∼0.1毫米之間,調整觸片的力度要控制在200毫牛左右,稍有瑕疵就會影響電氣特性和性能指標,導致前功盡棄。

剛參加工作時,看著工人師傅們快速翻飛的調整手法,柯曉賓備受振奮,暗下決心要盡快成為他們中的一員。然而,看似簡單的操作背后需要無數次的磨煉。

為了做好這項工作,柯曉賓憑借著骨子裡的韌勁,拼命鑽研,不厭其煩反復練習,一個動作要練幾十遍甚至上百遍。為了能使雙手調試力度相當,柯曉賓專門買了握力器,僅用半年多的時間,她就能夠獨立維修測試平台,完全勝任崗位了。

靠著這股韌勁兒,柯曉賓專業技能不斷提升,不僅在調整手法上日臻完善,成為調整線上“大師級”的領頭雁,還通過經驗積累和思考總結,連續推出了獨創性的調整工藝和作業指導方法,在整個信號繼電器調整領域掀起了一股傳承和創新之風。

勇於創新

沈信公司自主研制的一款繼電器,要求一組接點每個觸頭壓力不小於150毫牛,兩個觸頭的壓力差不大於20毫牛,且兩個觸頭同時接觸,不得小爪單接。

面對這個難題,柯曉賓不分晝夜地鑽研。那段時間,吃飯時扔下筷子畫圖紙、下班途中返回車間測數據、纏著機加師傅搞試制,已成常態。靠著這股“瘋勁兒”,她硬是成功研制出了新型接點整形工具,不僅提高了調整精度,而且提升了生產效率,在產品質量和經濟效益上都取得了突破性的效應。

2017年,柯曉賓創新工作室成立。柯曉賓帶領團隊始終秉承“創新”理念,通過多種載體形式,如創新項目、QC攻關課題、小改小革活動等,攻克生產疑難問題項目29個,取得創新成果43項,申請國家專利8項。

近年來,柯曉賓在用戶走訪過程中發現:檢修所缺少維修繼電器的標准工具。針對這一情況,柯曉賓創新工作室馬上著手研制組裝調整繼電器的工具。經過工作室團隊的不懈努力,終於研制出可靠高效的專用工具。目前已創造產值50余萬元。

匠心傳承

柯曉賓深知,“一點紅”遠不及“一片紅”。幾年來,她先后帶出了50名徒弟,在她毫無保留的悉心指導下,培養的青年職工中已有全國技術能手3人、中央企業技術能手7人。

柯曉賓所負責的班組大部分是青年員工,她結合每名員工的調整特點進行一對一輔導,有針對性地糾正手法、傳授技巧。李雪岩是位非常內向的青年員工,在調整公司一種特有型號的繼電器時,電氣指標不易達標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她。柯曉賓知道后,主動向她講解並示范確保電氣指標的測試技巧。通過柯曉賓耐心的講解和指導,李雪岩調整的電氣合格率由原來的94%迅速提高到了98%。

在柯曉賓的精心培養下,班組20余名青年員工已經成為調整線上的新生力量。“牢記初心使命,踐行責任擔當,全情、全心和全力投入中國鐵路事業,用實際行動為黨旗添彩。” 柯曉賓說。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