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在空中“工位”上17年,鄭瑞東練就了處理急難險重任務的絕活,守護“彩雲之南”的萬家燈火——

“雲端”與電共“舞”

陳昌雲 趙黎浩

2022年10月20日14:23  來源:《工人日報》

9月14日,在南方電網雲南電網輸電分公司技能實訓場,鄭瑞東在練習單導線高空檢修技能。

受訪者供圖

攀上鐵塔,懸在空中,置身強電場,沿著高壓輸電線路“走鋼絲”……這個讓普通人感到心驚膽戰的畫面,正是鄭瑞東的工作場景。

南方電網雲南電網輸電分公司帶電三班高級作業員、帶電檢修高級技師、全國勞模鄭瑞東,已經在“雲端”與電共“舞”了17年。

6項科技項目研究、30余項職工技術創新……在這個空中“工位”上,鄭瑞東練就了一身絕活,在崇山峻嶺之間,守護“彩雲之南”的萬家燈火。

“工位”在百米高空

2005年,31歲的鄭瑞東從部隊轉業后,進入南方電網雲南電網輸電分公司工作。經過兩年的脫產學習,他被分到檢修班組,成為一名帶電作業檢修工。

“配電網帶電作業檢修,需要在距離地面10余米的電線杆上完成,而輸電網帶電作業檢修則需要爬得更高,低的鐵塔有三四十米,高的有百余米。”鄭瑞東對記者說。

“工位”在百米高空,鄭瑞東需要邁過的第一關就是——克服恐高,練好爬鐵塔的基本功。

“第一次爬鐵塔,爬到一半我就不敢動了。”鄭瑞東回憶說。

5米、10米、20米、100米……為了克服恐懼,鄭瑞東循序漸進地練習,從起初的“不敢動”到如今的“習以為常”,這背后付出的努力可想而知。

身穿屏蔽服、眼戴護目鏡、腳穿導電鞋、手戴導電手套,在高空為損壞的配件進行維修、更換,守護輸電線路暢通無阻,這就是鄭瑞東的工作日常。

根據強電場作業的不同情況,鄭瑞東或沿絕緣子爬行至故障點,或用秋千法進入強電場,抑或使用絕緣平梯、絕緣軟梯爬上導線。每次作業,短則一兩個小時,遇到復雜故障則需要花費七八個小時,這期間如果到了飯點,隻能讓同事將水和干糧傳送上來補充體力。

“穿著兩三公斤重的絕緣服在高空作業,體力消耗很大。”鄭瑞東說,他們平時還會進行體能訓練,同時也會接受心理輔導,以科學地應對恐懼感。

高空作業,夏天最難熬。“密閉不透氣的絕緣服裡特別悶熱,每次下來,整個人就像是從水裡撈出來一樣,鞋裡都能倒出一碗水來。”鄭瑞東說。

空中展絕技

在位於昆明市嵩明縣的雲南電網輸電分公司技能實訓場,鄭瑞東向記者展示了他的空中絕技。

全副武裝、穿戴好安全帶后,鄭瑞東迅速爬上鐵塔,身手敏捷。記者看到,他每次移動都手腳同步,單次跨越的絕緣子數量不超過3個。

在四分裂導線上,鄭瑞東演示了日常帶電作業檢修的要領——雙手抓穩導線,腳在右側導線上呈外八字行走,眼睛盯著前方。

在單導線上,鄭瑞東一個翻身爬了上去,隻見他右腳纏上導線,雙手展開,保持平衡,到達檢修點后順勢起身,就騎在了導線上。

鄭瑞東告訴記者,帶電作業檢修工能獨立帶電作業檢修,一般需要2∼3年時間,但能夠解決復雜故障,至少需要5∼7年時間的歷練。

僅用6分13秒就完成了220KV防震錘的更換,用時9分鐘完成500KV單片絕緣子的更換……鄭瑞東在多年的實踐中練就了一身處理急難險重任務的絕活,多次化解重大電網風險。

不過,在鄭瑞東看來,“空中舞者”不僅要藝高膽大,更重要的是把安全意識刻在骨子裡。

剛開始高空作業時,鄭瑞東經歷過多次掉落,全靠安全帶將其挂在空中,這讓他在心底埋下了安全意識的種子。

鄭瑞東告訴記者,帶電作業檢修是特別嚴謹的行業,要遵守操作規范,把每一次作業都當作第一次作業對待,時刻保持敬畏之心。

如今,在鄭瑞東的培養下,多位徒弟已經能獨當一面。雲南16個州市的電網急難險重搶修任務現場,都能看到他和徒弟們的身影。

每次作業都是新挑戰

由於高壓電塔位置偏遠,有的甚至在深山野嶺裡,地理氣候環境復雜、虫蛇野獸出沒,危險也如影隨形。

在野外摸爬滾打的時間長了,鄭瑞東積累了豐富的野外生存經驗。如何進行簡單包扎、如何獲取火源、如何避免失溫、哪些野果可以充飢……這些他都如數家珍。

此前,一次檢修作業中,一名工人不慎發生意外導致腳受傷,鄭瑞東和同事就地取材做了一個臨時固定支架,將工友受傷的腿固定。把工友送到醫院時,連醫生都夸他“專業”。

鄭瑞東還總結出了很多在作業過程中避免發生意外的小技巧。

比如,有的鐵塔上會有馬蜂窩藏在角落裡不容易被發現,每次登塔前,他都會用扳手對塔台進行敲擊,通過震動讓馬蜂跑出來。“我們出去會專門帶一套防蜂服,如果發現有馬蜂窩,就先上去將其拿掉,再進行帶電檢修作業。”鄭瑞東說,在空中,意想不到的事情太多了。

以前,鄭瑞東前往雪山腳下檢修設備時,徒步一個來回要9個小時。如今,隨著道路建設的完善,汽車能開到很多地方,需要徒步的路程一般不超過2小時。

更讓鄭瑞東欣慰的是,隨著網架結構的加強和電網運行維護手段的多樣,帶電檢修的頻次和以前相比減少了很多,工人們能通過無人機等設備巡視線路,在故障初期就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不過,老一輩電力人吃苦耐勞的精神還是需要傳承。”鄭瑞東說。

與“電”共舞的17年裡,鄭瑞東並不感到厭倦。“線路故障千差萬別,每次檢修作業都是全新的挑戰。”他說。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