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在“地下20米”堅守3000多個日夜

盾構青年逐夢而行

劉靜

2022年11月23日13:47  來源:《工人日報》

出生於大涼山深處紅色土地上的倮伍克的子今年32歲,已參與地鐵建設20余公裡。

盾構青年倮伍克的子以“釘釘子”精神扎根一線工作十余年,用熱血青春,踐行著勤奮好學、實干擔當的錚錚誓言,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四川省家庭工作先進個人”、首屆成都工匠等榮譽稱號。

青春闖勁,初心追夢

在倮伍克的子小學4年級的時候,小山村在國家扶貧政策支持下,修建了第一條公路,也通了電。他第一次見到了工程機械,埋下夢的種子。

路通了,電來了,他家告別了泥牆房,住進了寬敞明亮的磚房,他也走出大山。

2010年4月,他從西昌鐵路技校畢業,來到中鐵八局成都地鐵2號線工地實習。

“第一次見到盾構機時,整個人都被這個龐然大物震撼了。”為了全面系統地學習盾構機工作原理,他從盾構維修保養最細小的工作做起,每天跟著師傅在盾構機上來回穿梭,不厭其煩地給各個部件做清潔、加注潤滑油,觀察著盾構機上密密麻麻的電路線、液壓管和各種機件。

白天,他在盾構機上探尋“奧秘”﹔夜晚,他埋頭在各種書籍、圖紙中尋找答案。通過對盾構機的勤奮研究和對一些細小問題的處理,他一點一點地將晦澀枯燥的盾構機構造、原理及相關說明裝進了自己的腦海裡。

憑著一股好學、肯鑽的勁兒,還沒到實習期結束,對於一些常見的機械故障,他已經能夠“手到病除”。

在不斷的學習和實踐中汲取著能量,倮伍克的子青春夢想的種子開始發芽。

青春韌勁,勇銳進取

2016年,倮伍克的子被任命為盾構維修班班長。維修保養好各類設備,為盾構機掘進保駕護航就成了他工作的頭等大事。

為了把控好盾構機掘進的每一道工序,他和工友們每天輪班值守,每人每天至少在地下跟機工作12小時,以便隨時了解和掌握設備運行狀況、掘進參數、地質條件等變化。

每次跟機前,他都會提前研究施工方案,結合地質情況,對渣土改良、同步注漿、降水掘進、參數調整等方案進行優化。這樣一來,一旦出現突發情況,他便能夠及時“診斷”,排除故障,為盾構掘進爭取時間。

2018年4月,倮伍克的子來到成都地鐵9號線項目部,負責培風站至成都西站區間盾構機的組裝調試工作。由於所有臨建和盾構機組裝同時進行,人員嚴重不足,工期十分緊張。在盾構機組裝期間,他吃住在現場,連續堅守了八天八夜。

2019年7月,正值成都地鐵9號線穿越既有4號線的關鍵時期,作為現場維保負責人,倮伍克的子大到盾構機的整體、小到盾構機內部的每條線路都親力親為,細致檢查。在他的精心“呵護”下,“奮進號”盾構機不負眾望,實現了在富水砂卵石地層中下穿運營既有線軌行區及地面建筑,最大沉降僅0.4毫米的精准穿越。

青春干勁,責任擔當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倮伍克的子第一時間提交了提前返回工作崗位的申請,企業也派給了他復工復產的第一項任務——護送川籍農民工返回青島地鐵和大連地鐵施工一線。

伴隨著護送農民工返崗復工“春風行動”的大巴車,他成為第一批川籍勞務工跨越千裡復工復產的青年領路人。

在抗疫和復工復產期間,他經常天南地北地飛,廣州地鐵7號線盾構下井、大連地鐵5號線盾構穿海、鄭州機許項目盾構下穿既有城郊線……每一個重大危險源的施工過程,都會看到他忙碌的身影。

“黃油打好了嗎?設備有無異常?推進還順利嗎?”這是倮伍克的子每天到現場最先關注的問題。

青年員工姚元崗感慨:“他對工作嚴格要求、一絲不苟,給整個維保團隊帶來了攻堅克難的信心和安全感。”

青春拼勁,團結創新

作為一名長期工作在“地下20米”的基層黨員先鋒,倮伍克的子用青春“熒光”點亮了“青年突擊隊”的傳承精神。他在努力干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還用自身所學帶動更多的青年員工參與技術創新和技術研究。

在工作中,倮伍克的子始終秉持“勇於跨越,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積極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青春誓言。在堅守盾構施工一線的3000多個日夜裡,他先后解決了上千個盾構施工設備故障,對施工現場盾構設備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進和革新,先后參與完成了WEST模塊、盾構機再制造等設備創新,其中WEST模塊獲得國家專利。

他參與完成的雙軌梁紅外控制、雙軌梁無級調速、電瓶車無級調速等創新技術,已應用於施工生產一線,獲得一致好評。特別是在電瓶車電池改造方面,他帶領青年團隊經過反復試驗對比,將污染大、充電慢、耗時久的鉛酸電池實現電池改造升級。改造后,僅電池一項,單台設備每年就能節省費用20余萬元。

2021年,中鐵八局城通公司設備管理中心成立了以倮伍克的子名字命名的勞模創新工作室和青年技術攻堅創新工作室。

“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倮伍克的子說,“作為一名參與軌道交通建設的青年黨員,我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立志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帶領團隊不斷創新創效,為早日建成交通強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