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溫暖與秩序共護煙火氣升騰

裴龍翔

2022年12月09日14:14  來源:《工人日報》

新修訂的《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本月開始實施,其中對於“路邊攤”的表述讓許多期待增加收入的農民工眼前一亮。新修條例注重平衡市容管理和經濟活力的關系,進一步優化設攤經營管理,煙火氣回歸為增收提供了新路徑。

來自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的數據顯示:2007年,上海中心城區的設攤數量約4.7萬個,到了2021年隻剩下約4700個了。許多進城務工的農民工都曾在熱鬧的彭浦夜市、乍浦路夜市、壽寧路小龍蝦、吳江路美食一條街等知名夜市工作過,既為城市的繁華做過貢獻,也近距離觀察了夜市經營的種種細節。然而這些夜市隨著城市更新陸續淡去,讓人扼腕嘆息。如今,各類路邊攤和夜市的回歸,不僅讓市民的夜生活有了更多去處,延續城市記憶,也給一些經營困難、在疫情下艱難求生的農民工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煙火氣溫暖治愈,但也存在著臟亂差、噪音煩擾以及住戶和攤販的摩擦等問題。如今路邊攤得以回歸,慶幸之余,一些對准備在夜市裡打拼的農民工的提醒就顯得格外重要。

事實上,需要引起大家注意的是,治理無序設攤,新《條例》力度隻增不減,處罰金額顯著上調,處罰下限上調至100元,上限上調至1000元。城管部門也發布了相關執法案例,擅自設攤、外擺仍將被處罰。想要出攤的農民工一定要留意公布的允許設攤經營、超出門窗和外牆經營等經營活動的區域范圍、時段、業態以及市容環境衛生責任主體及管理要求。共治共享格局在夜市上體現得尤為突出,每位從業者都要擔負起自身的責任。

路邊攤的起點不高,但上限卻可以很高,關鍵就在於有沒有用心去做。上海人耳熟能詳的耳光餛飩就是其中的典型,20多年前隻做夜場的餛飩攤子,憑借著“個大味好”的大餡餛飩而名聲大噪,有顧客形容他家的餛飩味道好到“被打耳光也不肯鬆口”。老板穩步經營不僅搬進了店鋪,生意越做越好,還多次上了當地電視台的美食欄目。小攤檔一樣能做出大事業,生活不會辜負每個認真努力的人。

在出攤之前,對內容的規劃同樣需要經過深思熟慮。有網友戲稱在上海“沒兩把刷子都不敢出來擺攤了”,走在街頭,路邊攤的競爭較以往更為激烈,不少攤主還有音樂、設計等一技之長,出售的物品也多以個性化和創意取勝。出攤的設備也需要精心設計,上海的一些后備廂集市,有農民工開著貨車來擺攤,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嘗鮮。因此想要在市場中脫穎而出,必須要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實現差異化競爭,爭取最好的發展機會。

煙火氣回歸市井,更多元的商業形態使百姓生活多姿多彩。而如何行穩致遠,平衡市容管理需要與民生需求,考驗著多方的智慧,期待上海能交出一張高分答卷。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