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面對農業為主導產業的現狀,浙江省三門縣總工會打破慣性思維,蹚出一條特色工會組建之路——

當工會服務帶著“泥土味”……

杜成敏

2023年01月05日13:41  來源:《工人日報》

浙江省台州市三門縣是典型的以農業為主導產業的“山海縣”。職工人數少、工會組織“水土不服”是全縣工會工作不得不面對的窘境。

為破解難題,三門縣總工會結合產業實際,走上了一條涉農工會組建之路。工會服務開始深入田間地頭,帶上“泥土味”,在鄉村振興中發揮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三門縣共探索建立18家涉農“七彩聯盟”聯合工會,涵蓋246家單位、8634名農業產業工人。2022年9月,這項工作獲得浙江省第二屆工會改革創新優秀成果獎。

“雙向奔赴”加快組建步伐

2019年,在三門縣總工會指導下,花橋鎮總工會牽頭32家農業合作社,在下岙村成立了柑桔產業聯合工會,150名會員均為柑桔種植戶。

花橋鎮柑桔種植面積達1.7萬畝,但種植戶呈現年齡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散而小的特點,導致品牌化困難,產品附加值不高,很多桔農年收入不足8000元,急需一個平台將他們凝聚起來抱團取暖、幫扶提升。柑桔產業聯合工會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應運而生。

“涉農工會凝聚人心的作用明顯,農民入會的主動性、開展活動的積極性更高。”三門縣總工會黨組書記、副主席劉賢月表示。

“雙向奔赴”讓三門縣涉農工會的組建步伐不斷加快。通過“特色聯建”“定標聯管”, 三門縣總工會在全縣7個鄉鎮(街道)建立涉農“七彩聯盟”聯合工會,實現了農、林、牧、副、漁各行業全覆蓋。其中,“七彩聯盟”中的“紫色”黃泥洞、“紅色”岙樓、“綠色”岩下潘3家聯合工會以民宿、農家樂產業為主﹔“藍色”漁家岙、“橙色”珠港、“青色”船幫裡以小海鮮產業為主﹔“黃色”柑桔產業聯合工會則以柑桔產業為主。這些涉農工會以組織聯盟推動主體集聚、資源整合、產業聯合,助力鄉村振興。

經費“不斷流”,機制“轉起來”

每年豐收季,放置在下岙柑桔產業聯合工會裡的自動柑橘分揀機就會開足馬力工作,並以0.1元/斤的價格收取服務費。

分揀機由工會合作社會員集資購買,收取的服務費則作為工會經費“返還”於各項惠農活動,形成工會經費“不斷流”的良性循環。

從2020年開始,三門縣總工會每年撥付50余萬元專項資金用於涉農工會工作。同時,通過“上級補助一點、當地支持一點”,多渠道籌集、籌足工會經費。鄉鎮(街道)、園區和各涉農單位也結合本地實際,提前謀劃落實經費安排。

要保証涉農工會“轉起來”,工會工作必須“有人抓”。三門縣總工會充分發揮農村網格員的作用,組成鄉鎮職工“代跑員”隊伍,進村入戶,開展農資農技宣傳、困難職工建檔等服務保障工作。同時,三門縣總工會部署推動組建,台州市總工會“精准把脈”,形成市縣鄉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在加強考核上,建立了“賽馬”機制,鼓勵職工通過工會平台提建議,以主人翁姿態參與涉農企業民主管理。

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

樓成土原是岙樓村的一名單身貧困戶,岙樓(坑下)主題民宿聯合工會成立后,在村干部、工會的幫扶下,他開始經營民宿。隨著近年來民宿經濟的火熱,他也走上了致富路,娶妻結婚住上新房。“假期預訂火爆,回頭客也越來越多,有時候一房難求。”樓成土說。

在下岙村,桔農也深刻感受到這種變化。原來一些困擾許久的柑桔病變、種植難題,在工會請來的專家指導下,很快被解決﹔原本自己散買的化肥,由工會以團購價代買后,能省下很大一筆錢﹔柑桔創下“山灣桔”品牌后,價格翻了三番﹔在浙江農博會上,桔子賣到10元每斤,6000斤柑桔很快被搶購一空。

花橋鎮的柑桔在全省嶄露頭角,三門縣的青蟹養殖戶也走出了國門。2022年11月,在畬族青蟹行業工會的帶領下,他們赴韓國參加國際農副產品參展會。會上,國外客商大量增加青蟹訂單,養殖戶們又從國內補了1萬斤貨。

如今,在三門縣的農村大地上,一批年輕人正在返鄉創業,做電商、開直播。而他們的到來,也將為三門縣涉農工會工作帶來更多可能。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