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穿越時空的工匠

——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前往南京地標“打卡”側記

黃洪濤

2023年03月01日10:42  來源:《工人日報》

六朝古都,匠心閃耀。

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發布儀式的舉辦地江蘇省南京市,對於中國工業的發展意義非凡。歷史上的金陵不僅是六朝古都,更是新中國多項工業第一的誕生地和重要的工業基地,有著孕育、滋養“大國工匠”的豐厚土壤。

發布儀式舉辦后,10位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一同前往南京地標“打卡”,感受這座“工匠之城”的“匠心”底蘊。這是主辦方今年新設的環節,意在尋訪展現當地的工匠精神。

上午8時許,工匠們首先來到南京長江大橋。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人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對億萬中國人而言,它完成了征服長江天塹的歷史夢想,更是中華民族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創造出來的偉大奇跡。它是一個時代的縮影、一座精神的豐碑。

大橋一側橋墩上鐫刻著“我們的國家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紅色標語。以此為背景,10位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合影留念,喊響“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口號。

懷著對老一輩建設者們的敬意,大家集體參觀了大橋陳列館。

當年,大橋建設者們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發揚創新創造的進取精神、拼搏拼命的獻身精神、精細精美的工匠精神、合心合力的團結精神、自主自強的奮斗精神,把中華民族的一座巍峨豐碑,澆筑在南京碧波浩渺的長江之上。

如今,新時代的大國工匠們仿佛穿越時空,在一件件展品前駐足觀賞,感受老一輩工匠們的匠心匠魂。

“中鐵集團參與了大橋的建設,作為一名中鐵人,我感到由衷自豪。”中國中鐵隧道局集團盾構操作工母永奇感慨,“一定要傳承這份工匠精神,用匠心建設更多大國工程。”

館裡陳列著一封封建設者的家信。“當年他們隻能寫信,如今可以每天和家裡人視頻通話,相比起來,我們今天真要幸福得多!”這些飽含深情的家信,讓中國水利水電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機電安裝分局橋式起重機司機田得梅感慨不已。

走上橋頭堡,風景旖旎,江天一色,俯瞰浩浩長江,來往車輛穿梭,讓人倍感自豪。

“近距離看,大橋不僅雄偉壯觀,更在一處處細節上體現著建設者的匠心獨運。作為江蘇人,我格外驕傲,也更加有責任傳承好這份工匠精神。”徐工集團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數控車工孟維說。

離開南京長江大橋,工匠們前往秦淮非遺館。

秦淮非遺館總面積約7400平方米,是南京市非遺體驗中心,館內擁有國家級、省級、市區級合作傳承人300人,展陳項目代表南京、輻射華夏。

一件件秦淮花燈造型別致、精美絕倫,工匠們贊不絕口。大家圍坐一團,跟著非遺傳承人學起花燈制作。

“別看小小花燈,制作起來可不簡單。光是准備一個花瓣,就需要三個月時間。先晾晒,讓它散開,每天要拍打……”非遺傳承人一邊解釋,一邊現場教學。

“這跟我們文物修復有相通之處,每一項步驟都是有順序的,不能出差錯,要細心細心再細心。”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文物修復師郭漢中談起自己的心得。

剪紙、泥塑、風箏、微雕、皮影……一項項南京特色非遺項目展示引起工匠們的極大興趣。

泥塑非遺傳承人現場制作了一件2022年“大國工匠年度人物”獎杯,惟妙惟肖,引起一片贊嘆。

“做非遺也好,做飛機也好,都需要沉下心,細心、耐心、創新!”中國商飛上海飛機制造有限公司飛機裝配工周琦煒如是說。

“這些傳統手藝是匠人們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老手藝’不斷煥發出新活力。新時代,工匠精神也需要傳承。”工匠們表示,要爭做工匠精神的傳承人,帶動更多一線職工立足崗位作貢獻。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