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代表委員建言探索生育成本多方共擔機制

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為職場女性減壓

郝赫 陳曉燕

2023年03月08日13:24  來源:《工人日報》

適逢“三八”國際勞動婦女節,有關“女性”“生育”“托育”等話題在全國兩會會場內外引起廣泛討論。

近年來,國家一直積極出台相關支持性政策,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職場女性如何平衡生育與就業?如何為職場女性生育提供更多保障,提高她們的生育意願?這是不少代表委員關注的焦點。

消除職場歧視,促進平等就業

記者採訪發現,有關家庭和婚育的問題,不少女性在求職時都遇到過。根據國家現有規定,招聘時不得詢問婦女婚育情況,但在現實中,還是有不少企業通過旁敲側擊來獲得答案。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莫榮委員指出,一些女性因生育造成職業中斷,導致培訓機會和職業晉升機會減少。

某招聘平台此前發布的《2022中國女性職場現狀調查報告》顯示,接受調查的對象中,61.2%的女性在求職時被問及婚育情況,38.3%的女性表示婚育影響職場前景﹔11.9%的女性因性別導致升職加薪不順。

職場性別歧視已成為影響職場女性選擇就業還是生育的重要因素。對此,莫榮委員建議,在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中要重視促進男女平等就業,完善就業支持體系,強化為因生育中斷就業的女性提供再就業培訓公共服務的政策保障,支持女性生育后回歸崗位或再就業。通過立法或行政指導的方式進一步明確“就業性別歧視”的認定標准,加強反就業歧視宣傳。

完善政策體系,保障生育權益

民進中央原副主席姚愛興委員介紹,調查發現,當前,“90后”“00后”作為新的婚育主體,推遲婚育、不婚不育現象越來越多,“不想生、不敢生、不能生”問題日益突出。

全國兩會期間,多位代表委員也從政策層面為消除職場女性生育的后顧之憂建言獻策。

姚愛興委員建議,從國家層面制定完善生育津貼發放政策規定,對生育一孩、二孩、三孩的家庭分別給予一次性生育獎勵,並對0~36個月齡的嬰幼兒家庭每月按照當地最低工資標准給予定額育兒補貼。根據醫療和生育保險實際報銷額度,給予住院分娩定額補助。

莫榮委員建議,加快女性生育權益保障和就業保護制度建設。以生育保險為基礎,進一步完善生育保障政策,並在制度設計層面樹立鼓勵就業的核心理念。擴大生育保險覆蓋范圍,將非正規就業人員、失業人員納入享受生育保險待遇范圍,並對經濟上陷入貧困的生育婦女建立社會救助機制,形成托底保護。

貴州省政協副主席張光奇委員建議,加快建立生育支持政策體系,按照東中西3個區域或人口不同類型省份,遴選3~5個省份開展建立生育支持政策試點工作。

促進成本共擔,減輕女性壓力

同為職場媽媽,江蘇常州老三集團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李承霞代表有著切身體會。“既要工作又要兼顧家庭,對女性是巨大的挑戰,我們常會陷入分身乏術的焦慮中。”

李承霞代表走訪過一些兒童友好型城市社區,發現社區裡配有托育機構,女職工上班前把孩子托在機構,下班后接回家。“類似對女職工友好的舉措應該大力推廣。”李承霞代表說。

採訪中,代表委員一致認為,亟須探索生育成本多方共擔機制,凝聚合力構建生育友好型社會。

莫榮委員建議,持續開展普惠托育專項行動,增加中央預算內投入規模和地方財政補貼力度﹔盡快將托育服務納入政府基本公共服務和公共財政預算范圍,構建完善可持續的財政投入保障體系﹔積極探索並逐步形成與托育公共服務相互銜接、相互配套的政策支持體系。同時,探索生育成本合理共擔機制,實行企業、政府、個人三方共同籌資模式。

此外,姚愛興委員提出,要強化教育保障。對生育二孩、三孩家庭的嬰幼兒入托、入園給予一定補助,幼兒園、中小學、用人單位及其他社會力量提供延時服務、課后服務或假期托管服務等,對生活困難家庭給予優惠,減輕家庭教育負擔。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