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深圳工會下活法律服務“一盤棋”,區域和行業特色品牌“百花齊放”——

“3+N”服務體系織密職工權益防護網

劉友婷

2023年04月06日10:17  來源:《工人日報》

3月28日,在深圳利金城科技工業園的工會職工大食堂門口,不少職工駐足於龍華街道“近”企工會服務活動攤位前,或進行會員實名認証,或翻閱《小明務工記》《勞動法律法規選編》等冊子,或排隊咨詢工會駐點律師……深受職工歡迎的多樣化法律服務,已成為深圳工會推進建會入會等工作的一大抓手。

近年來,深圳市勞動關系主體多元化、勞動用工形式非標准化、勞動爭議類型復雜化日益顯現,傳統的線下型、單向型法律服務工作方式,已無法滿足職工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為此,深圳市總工會以工會法律援助、工會法律顧問和集體協商三項內容為核心,以源頭參與、勞動爭議調處、勞動法律監督、法治宣傳教育等N項內容為抓手,面向職工和各級工會輸送綜合性法律服務,創建“3+N”工會法律服務體系。

寶安打造“工會調解+司法確認”石岩模式,龍華推出普法“工會樣板”,鹽田創立“勞動仲裁工會學堂”……在堅持全市法律服務工作“一盤棋”的前提下,深圳市總鼓勵各區創設有區域和行業特色的法律服務品牌。

聚焦重點群體,“全鏈條”服務

管師傅來深圳務工4年多了,從沒想過自己會“惹上官司”。

去年8月6日,完成一筆從深圳運送貨物到汕頭的長途單后,某互聯網物流企業注冊司機管師傅一直未收到3021.73元的運費。通過民警幫忙,從平台要到顧客聯系方式后,他一邊跑車一邊討要運費。追討兩個多月無果,管師傅將平台公司訴至法院。“想告顧客,卻連對方名字都不知道﹔告平台,平台不出庭。”了解到工會法律服務項目后,他立刻前往龍華區總工會尋求幫助。

“連被告的姓名、電話都找不到,這官司我怎麼打?”管師傅直言,自己一度“像無頭蒼蠅般”不知道該怎麼辦,幸虧有工會律師“全鏈條”服務,才取得了重大進展。

工會律師團隊接到管師傅的幫助請求后,立即召開會議分析案情,安排專人跟進,與他充分溝通后,補充提交証據。申請法院調查取証、申請調取顧客身份信息、申請調查令調取顧客戶籍信息……幾個月來,在工會律師的幫助下,法院將該顧客列為共同被告,5月將再次開庭審理。

該案件得以推動,得益於深圳市總工會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需求,完善該群體權益保障制度體系。由於平台用工形式復雜,勞動關系不清晰、不確定、不穩定,不少像管師傅這樣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欠缺法律知識,在遭遇工資拖欠、罰款等情況以及交通事故等職業傷害后,想通過司法手段解決問題,往往束手無策。

為此,深圳工會為騎手、貨運司機、快遞員、家政服務人員等提供站點式法律服務,把法律咨詢、法律援助、法律調解送到他們身邊。去年,深圳工會還有效推動貨拉拉、順豐、滴滴等大型平台企業多形式多層級勞資溝通協商機制建設,依靠律師等專業力量,集體協商工作取得扎實進展。

深圳工會開展法律服務工作不計算“盈虧賬”,而是將回應職工群眾需求、維護其合法權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管師傅的案件中,為幫助追討3021.73元運費,多名工會律師跟進了數月。

工會調解“減負”,司法確認“賦能”

作為深圳的產業大區、務工大區,寶安區有職工350萬人,其中產業工人270萬人。光是石岩街道就聚集了上千家國高企業、20多萬名職工。令人驚訝的是,這兩年,工業體量全區第一的石岩街道,勞動爭議案件卻下降了40%。

“石岩街道創新‘工會+勞動+法庭’勞動爭議調解模式和‘工會調解+司法確認’一體化工作機制,即‘石岩模式’,將工會、法院、勞動部門各自的職能優勢擰成合力,推動形成勞動糾紛多元化解的新格局。”寶安區總工會常務副主席黃世斌介紹,寶安藍領工人多,遇到勞動糾紛時,他們往往希望快速調解然后換一份工作。勞動仲裁約45天才可結案,勞動者一般“等不起”。

“石岩模式”正是為解決工人職工維權成本高、維權周期長等問題而提出的。該模式以工會主導調解,開展“引調入室”“送調下企”等工作,盡可能接收勞動爭議案源,通過調解工作前置,在進入仲裁和訴訟程序前就將勞動爭議處置在早、化解在小。對於勞動部門受理的勞動信訪案件和社區、園區、企業發生的勞動爭議案件,雙方有調解意願的,優先移交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處理﹔雙方無調解意願的,根據案情移交勞動部門處理。據統計,目前勞動部門約35%案件轉到工會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

調解成功后,由工會指導當事人向街道法庭申請進行司法確認,直接賦予調解結果法律強制執行力。為此,石岩法庭還專門設立了“柳海濤法官司法確認工作室”,以專業化團隊開展司法確認工作。“調解結果能否執行、權益是否有保障,是職工最關心的問題。得到司法確認后,約7~10個工作日即可執行完畢。在企業看來,此舉也保障了他們的利益,避免了職工拿到補償后,多次反復提要求。”黃世斌說,自2020年5月石岩街道調解工作室挂牌成立以來,調解勞動爭議案件2200余宗,調解成功率高達66%,為職工挽回經濟損失5200萬余元。

石岩街道的探索只是一個縮影。目前,寶安全區已基本實現了各街道范圍內“工會+勞動+法庭”勞動爭議調解工作室的全覆蓋,而在市區法院也全面建立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由工會律師開展勞動爭議案件調解。2022年至今,深圳勞動爭議訴調對接工作室成功調解勞動爭議案件1316宗,為職工挽回損失7785.03萬元。

密織服務網,維權“零距離”

“多虧了工會律師的調解,賠償從70%降至30%,否則我兩個月都白干了!”范先生為羅湖區珠寶市場一公司運送黃金、珠寶等貴重首飾,2021年6月,因疏忽在運送過程中遺失了一個價值13647元的金手鐲。為此,公司讓其賠償70%的損失,即9553元。通過羅湖區翠竹工會聯合會,范先生聯系上了工會駐點律師王佳明。“工會律師就在園區內,就在我身邊,真的是‘零距離’服務。”經過律師與公司調解,最終范先生隻需承擔30%損失,即4094元。

為織密職工權益防護網,深圳工會線下建立服務陣地網絡,讓職工出門就能找到工會﹔線上推出律師實時咨詢服務,打通工會法律宣傳服務“最后一公裡”。

“受眾面廣,既能為職工解答法律問題,又能給企業提供法律建議。”談及工會法律服務站點的好處,工會律師王佳明直言,作為工會提供法律服務的窗口,駐點律師對職工提出的法律問題類型並不作限制,全方位回應其法律需求。以富士康龍華園區駐點經驗為例,該園區職工關於勞資糾紛咨詢佔比不到10%,更多是涉及婚姻關系、民事借貸、遺產繼承、房產買賣、宅基地征收等法律問題。而在初創型企業較多的南山金谷工業園駐點時,更多的咨詢則是企業方關於用工風險、如何建立合法有效的制度、如何平衡用工成本與管理規范等法律咨詢。

目前,深圳已建立以1個市級工會法律服務中心為“中樞”,11個區級工會法律服務站為“脈絡”,91個基層工會法律服務站點為“神經末梢”的服務陣地網絡。2022年以來,深圳各級法律服務站點累計接待職工電話來訪13503宗,法律咨詢18449人次。

“公司扣工資,職工有效追索權是幾年”“租房合同沒到期,想退租,房東會給我退押金嗎”“別人欠我錢,3年沒還怎麼辦”……3月28日,深圳龍華區總工會舉行在線普法咨詢直播,不少職工通過聊天形式咨詢律師法律問題。該平台是龍華區總打造的普法“工會樣板”渠道之一,該區建立線上法律咨詢“微服務”,依托“雲·工人文化宮”打造工會法律服務直播平台,律師“5×8小時”提供實時在線法律咨詢解答服務。

市級層面,為快速響應解決職工訴求,深圳搭建智慧工會平台,建立法律知識庫、法院律師庫等法律服務線上資源庫,搭載市區各級多渠道業務受理、分撥、處置、統計和分析等功能,打造“全天候”法律服務平台,實現職工訴求一站式受理,即時性響應,全過程線上流轉。接下來,深圳將建立工會法律服務站點電子地圖,職工可以獲取就近法律援助站點的線下勞動用工維權指導。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