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三方聯合發布通知建立長效機制

陝西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協調

毛濃曦

2023年04月17日13:28  來源:《工人日報》

近日,陝西省總工會、省人社廳、省企協、省企聯、省工商聯(省協調勞動關系三方)聯合發布《關於加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協調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建立長效機制,定期召開會議,深入企業指導開展有效集體協商,以引導平台企業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樹立“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有難題共同解決,有成果共同分享”的協商理念,共同加強貨車司機、網約車駕駛員、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保障。

據統計,截至2022年底,陝西全省新增集體協商建制企業2363戶,單獨簽訂綜合集體合同5.5萬份,覆蓋職工377.6萬人。單獨簽訂工資專項集體合同5.4萬份,覆蓋職工332.9萬人。

《通知》明確,由各級協調勞動關系三方聯合有關行業主管部門、產業(行業)協會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關系協商協調機制,主要涉及保障勞動者的知情權、表達權和建議權﹔涉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護有關舉措的研究制定﹔引導平台企業規范用工,促進行業健康發展﹔推進依法依規簽訂集體合同、監督集體合同的履行等,原則上每年至少召開一次會議。

《通知》強調,在快遞、貨運、網約配送、網約車等頭部平台企業和快遞行業重點企業在陝分支機構,本地區的區域性平台企業中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協調機制。已建立工會的平台企業,與工會、勞動者建立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協調機制﹔尚未建立工會的平台企業,由所在地工會參與建設,並組織開展相關工作。

同時,加快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集中的行業開展集體協商,由各市級及以下層級行業工會聯合會等工會組織作為職工方協商主體,行業協會、區域內的平台企業代表等企業代表組織作為行業方協商主體,優先從各級工會組織評選的先進模范、各級“兩代表一委員”中推選,雙方代表人數應對等,每方3~10人。主要協商以計件單價、抽成比例、報酬支付辦法、勞動量與勞動強度、工作時間、勞動保護和訂單分配、獎懲制度、補充保險等直接涉及勞動者權益事項為主。快遞、網約配送行業,要著重就優化路線、派單量、在線時長、充電和休息場所、極端天氣補貼等協商﹔貨運、網約車行業,要著重就合理確定和調整信息服務費、會員費、計價規則、競價機制等協商。

(責編:皮博、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