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勁
2023年04月26日14:05 來源:《工人日報》
開欄的話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結合“縣級工會加強年”專項工作,本報今起推出“團結奮斗開新局 喜迎工會十八大——一線·勞動者風採”欄目,刊發記者深入縣域一線、走近勞模工匠採寫的報道,講述他們堅守平凡崗位創造非凡業績的勞動故事,展現他們積極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以實際行動迎接中國工會十八大勝利召開。
“白蘭瓜姐姐”是馬樂梅在短視頻平台上注冊的賬號。4月中旬,在該賬號上傳的一段視頻中,這位62歲的農家大嫂身著鮮艷的旗袍和村裡的姐妹們行走在百年古梨樹下,歡聲笑語,畫面中絲絲縷縷都仿佛散發著白蘭瓜的香甜。
馬樂梅是誰?為什麼會叫“白蘭瓜姐姐”?說起這些,馬樂梅呵呵大笑:“這名字是大家叫起來的……”
奔騰黃河北出蘭州城,在甘肅省皋蘭縣的什川鎮形成一個大灣,造就了山環水繞、萬畝梨園的獨特景觀。鹽什公路通車,打開了鄉村旅游和農家樂特色餐飲的“大門”,讓什川人早早摘掉了貧困的帽子。 馬樂梅下過地、進過城、干過廚師、開過小鋪,在她看來,趕上了好時代,豈能“小富即安”,農家女也能成就大事業。
2009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馬樂梅聯合8位農民,自籌資金,流轉土地,新建標准化育苗溫室,購置恆溫育苗箱,注冊成立了皋蘭豐苗白蘭瓜專業合作社(以下簡稱合作社)。馬樂梅擔任該合作社的理事長。2年后,馬樂梅成功注冊申請了“豐苗白蘭瓜”國家商標和綠色產品認証。此后,她懷揣証書、背著甜瓜,遠赴北京、杭州、成都等地參加推介會,擦亮了“白蘭瓜”品牌。
白蘭瓜,又叫“蘭州蜜瓜”,皮白瓤綠、瓜甜如蜜,是蘭州的一種著名甜瓜。20年前,由於品種混雜退化、品質下降,白蘭瓜一度喪失了市場優勢。這種情況下,馬樂梅能成功嗎?
“有政府的支持,有農業專家的指導,白蘭瓜一定能成為什川人的致富瓜。”馬樂梅下定決心。
如今,所有的努力奮斗都如她所願。走進皋蘭豐苗白蘭瓜專業合作社種植區域,隻見一座座氣派的大棚都是全鋼架結構,兩側留有通風口,端面配有簡易推拉門,中間無立柱,寬敞明亮。
行走在大棚裡,馬樂梅從容而自信:“新型鋼架大棚都是政府支持建設的,每座大棚補貼6000元。原來的大棚高度低,在裡面勞作彎腰費力。現在的大棚高3.3米、寬8米,農用車、肥料車、耕種設備都能方便進出。”
有大棚更要有技術,馬樂梅捧著學習資料,蹲在大棚裡反復鑽研,積極探索種植新模式,率先實施推廣了“雙杆四膜”多茬種植技術,使白蘭瓜提前上市,實現了價格提升和延長生長期的雙重優勢。
合作社還請來甘肅省農科院專家團隊,依托農科院甜瓜品種和技術中試孵化基地設立了“專家大院”,幫助解決白蘭瓜品質退化、瓤色多雜、抗病性差等突出問題,並請專家根據白蘭瓜生長發育特點,開發水肥一體、水肥藥一體化等技術,形成優質白蘭瓜產業化生產技術模式,通過示范驗証,建立標准化制種基地10畝和中試生產線500畝,讓白蘭瓜的品質得到充分保証,並在2014年被評定為國家級示范社。
馬樂梅說:“新培育出的‘白蘭瓜甘甜C61’抗病性較好,耐儲存,顏色翠綠,個頭均勻,清香扑鼻,肉厚汁豐,甜味盈口,種植效益高。一斤白蘭瓜在商場可以賣到6元。”
目前,合作社已吸納會員324戶,帶動返鄉就業人員70余人,貧困戶脫貧23戶,白蘭瓜種植面積達3000余畝,總產量達750萬公斤,總產值4500萬元。
“黨和國家鄉村振興的好政策,種出了什川人的甜蜜事業。”馬樂梅說,有一年,河水上漲,基地40畝大棚被淹,政府補貼了16萬元。要發展離不開金融支持,合作社每年都得到百萬元的助農貸款,使白蘭瓜的種植規模每年得以擴大。
這幾年,馬樂梅心懷感恩一路前行。2020年初,疫情曾打亂了生活節奏,馬樂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組織成立“豐苗防疫隊”無償為村組進行路面消殺。得知村鎮防疫物資緊缺,馬樂梅多方籌措防疫物資,募集蔬菜水果,送到防疫一線……
也就在那個時候,“白蘭瓜姐姐”的名字在當地傳開了。
馬樂梅也迎來了人生出彩時刻,相繼榮獲蘭州市科技女能手、蘭州市創業之星、甘肅省科技女能手等稱號。在2020年的甘肅省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馬樂梅又一次上台領獎,榮獲“甘肅省勞動模范”稱號。
“如果6月來,坐在黃河岸邊,就能嘗到飄香的白蘭瓜,品味什川人奮斗的甜蜜了。”馬樂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