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洪濤
2023年04月26日14:07 來源:《工人日報》
針對中小企業、新建企業,採用簡約式的“基礎評估”,短時間內迅速排查用工風險﹔針對重點行業領域、勞動關系糾紛易發頻發、職工投訴較多的企業,採用“深度評估”,進行監督檢查和指導服務……江蘇省總工會近日發布的《全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白皮書(2022年度)》顯示,該省各地工會聯合人社、衛健、應急管理等部門,“點對點”為企業提供精准的勞動用工監督評估服務,取得了良好成效。
白皮書顯示,1年來,江蘇省各級工會累計深入21706家企業開展勞動用工監督評估專項服務行動,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4024份、建議書2974份,督促企業補簽勞動合同3393份,補發職工工資5907萬元,補繳社會保險費2849萬元,對勞動規章制度提出修改意見7580條。
據介紹,江蘇省各級工會以省地方標准《企業勞動用工風險評估規范》為依據,適應不同規模、不同發展階段企業特點,開展相應的“基礎評估”或“深度評估”,在此基礎上提出改進意見。
“我們公司成立時間不長,在如何界定、處理公司與貨車司機之間的法律關系方面一直存在很大困惑。”江蘇某物流網絡公司總經理吳某告訴記者,2021年3月3日,他向江陰市總工會“雲監督”平台在線提出預約“法治體檢”申請。很快,江陰市總工會牽頭組建的監督小組走進公司,通過“基礎評估”方式為公司及入駐企業“把脈會診”,並從工會組建、職代會規范化召開、企業規章制度內容審議、工時制度等方面,提供“一對一”法律指導服務。公司接受監督小組的意見,對問題全面整改到位。
2020年4月,無錫某建筑公司施工工地發生一起坍塌事故,造成1名作業人員死亡,直接經濟損失約150萬元。2021年5月,無錫市錫山區總工會對該公司進行“深度評估”,通過事先告知、下發監督評估表、現場座談、查閱台賬等形式,檢查問題、指導整改。按照監督意見要求,公司迅速整改,聘請法律顧問修改員工手冊,增加關於作息時間、加班費用、年度獎勵、高溫津貼發放等內容,並召開職代會,通過相關規章制度,調整公司薪資結構,增加了加班工資、高溫津貼等員工福利。
“‘基礎評估’與‘深度評估’相結合,免費、精准、高效,相當於給企業送去1份‘定制體檢’。”江蘇省總工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將通過持續實施精准高效的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服務,促使企業勞動用工更加規范、勞動法律監督更有影響、防范化解矛盾更有成效,推動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