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濰坊市總建立“三級工匠”進階模型和“七位一體”培育體系,造就大批工匠型技能人才——

這裡的工匠“有裡有面,有位有為”

田國壘

2023年05月08日14:11  來源:《工人日報》

在康躍科技(山東)有限公司,“周建章勞模創新工作室”是個特殊的地方——下班以后,其他地方靜悄悄,這裡卻是熱火朝天,幾名職工不是在學習技術,就是在攻關難題。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東省勞模、齊魯工匠周建章告訴記者,工作室成立4年來,先后帶徒120多人,多數徒弟成為公司發展壯大的中堅力量。

近年來,濰坊市總工會引導企業建立“種子工匠——工匠——首席工匠”三級工匠進階模型,構建培訓、比拼、幫帶、晉級、發展、考核、激勵“七位一體”培育體系,有針對性地破解技術工人職業發展通道不暢、自豪感不強等問題,讓工匠“有裡有面,有位有為”,造就了大批工匠型技能人才,助推了經濟高質量發展。

有裡有面,技能人才“含金量”更高

“‘三級’體系讓我對未來的職業發展更有信心了。”去年被公司評為種子工匠的青州供電公司職工丁雪莉日前感慨地說。“三級”體系指青州市建立的企業級、鎮級、市級三級工匠培育評定體系,旨在打造新時代工匠培育引領之地和技能創新之地。

青州市總工會的舉措,是濰坊市總工會不斷優化產業工人成長環境和上升路徑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濰坊市總工會先后制定多個工匠培育制度文件,將“濰坊工匠”選、育、用、留機制落實到企業,為企業解決了培育工匠卻無成套體系的問題。

據介紹,濰坊市每年評出50名“濰坊工匠”和10名“濰坊金牌工匠”,並將“濰坊金牌工匠”納入高技能人才序列,去年又將“濰坊工匠”數量增加至100名。

為讓工匠技能人才在榮譽和待遇上“既有面子,又有裡子”,濰坊市總工會每年評選出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全員創新企業和職工創新創業能手,分別給予3萬元獎勵和金融授信支持。同時,推動企業對工匠技能人才實施自主獎勵。濰柴集團科技激勵大會重獎“科技功臣”6441萬元﹔青州卷煙廠建立一甲工匠、青煙工匠、種子工匠“三級工匠”評聘管理體系,著力提升勞模工匠的地位和待遇﹔豪邁集團農民工、全國勞模王欽峰為企業作出突出貢獻,累計獲得股權激勵近億元。

持續賦能,打造硬實力工匠團隊

“職工賦能中心不定期舉辦各類與蔬菜種植相關的培訓,對我非常有幫助,我已經參加了好幾期。”壽光蔬菜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產品總監劉梅告訴記者,通過培訓,她先后獲得農業經理人技師、園藝生產技術員技師稱號。這得益於壽光市總工會依托蔬菜產業職工賦能中心,打造的工匠學院、創新創效、思政引領、智慧創客、技能實訓五大賦能平台。

像劉梅這樣的事例在濰坊還有很多。濰坊市總工會在基礎職業教育、工匠人才塑造等方面深化實踐探索,厚植工匠人才成長土壤。連續舉辦全市“十百千萬”職工技能大比武活動,推進技能培訓、技能比武、技能幫帶、技能晉級、技能激勵於一體的職工素質提升工程﹔積極開展技術攻關、技術革新、發明創造、合理化建議等群眾性創新活動,不斷拓寬技術工人技能提升渠道。

此外,借助評選職工創新班組和創新創效能手等方式,濰坊市總工會選拔出一批企業高技能創新型工匠隊伍,打造了一批可持續服務企業的硬實力工匠團隊。

“頭雁”領航,擴大工匠影響力

為讓工匠人才有作為,濰坊市總工會通過開展多層次、多領域、多工種的技能競賽和實訓等活動,讓更多優秀職工在更高層次平台進行技能切磋。此外,還以實施技術培訓、技術交流、技術攻關、技術協作“四技服務”為核心,啟動勞模工匠“送技入企”實踐活動,發揮勞模工匠的技術優勢和“頭雁”作用。2022年,開展“送技入企”活動186場,解決技術難題200余項,惠及職工1.5萬余人,讓工匠人才的成就感持續增強。

利用齊魯工惠APP、微信公眾號、抖音、官網等網絡媒體,濰坊市總工會持續打造工匠品牌,擴大“濰坊工匠”影響力。其中,把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與實施人才興濰、“濰坊工匠”建設工程戰略結合起來,組建勞模工匠宣講團加強宣傳宣講。

如今,懷匠心、踐匠行、出匠品、做匠人在濰坊大地蔚然成風。截至目前,濰坊市涌現出“大國工匠”王樹軍、“齊魯大工匠”湯海威、“齊魯工匠”王新福等為代表的532名市級及以上工匠、1200名縣級工匠以及1萬余名企業級工匠,成為挺起濰坊制造業的“脊梁”。

(責編:皮博、黃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