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江蘇工會打造企業勞動用工監督評估專項服務行動品牌,通過多種形式的“法治體檢”,從源頭上消除勞動關系矛盾隱患——

“檢”出來的和諧

黃洪濤

2023年05月15日11:45  來源:《工人日報》

閱讀提示

江蘇各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堅持問題導向,下沉工作重心,已在21706家企業開展“法治體檢”,督促企業補簽勞動合同3393份,補發職工工資5907萬元,補繳社會保險費2849萬元。

全省工會累計到21706家企業開展勞動用工監督評估專項服務行動,發出工會勞動法律監督意見書4024份、建議書2974份,督促企業補簽勞動合同3393份,補發職工工資5907萬元,補繳社會保險費2849萬元,對勞動規章制度提出修改意見7580條……近日,江蘇省總工會發布《全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情況白皮書(2022年度)》,針對全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進行了一次“掃描”。

據悉,近年來,江蘇各級工會堅持問題導向,打造企業勞動用工監督評估專項服務行動品牌,推進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工作走深走實,在源頭防范化解勞動關系矛盾隱患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下沉工作重心,織密監督網絡

針對一些基層工會由於缺人、缺財,勞動法律監督工作基礎比較薄弱的實際,無錫市新吳區建成區、街道(園區)、村(社區)、企業四級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網絡,並建立“上代下”制度,為下級工會開展監督工作提供律師等專業團隊支持和工作經費保障。

南通市崇川區在區級層面建好和諧勞動關系法律體檢中心,在行業、商圈、街道和企業層面分別試點建好“體檢站”,通過“1+4”試點運行,以點促面、連片帶面,帶動更多行業、企業參與。

在連雲港市連雲區,獨立建會的企業全部建立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未獨立建會的企業由工會小組長兼任勞動法律監督員,實現區內企業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全覆蓋。

截至2022年底,全省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達10萬多家,配備勞動法律監督員14萬多名。江蘇各地工會進一步下沉工作重心,加強街鎮(園區)、村(社區)和企業等基層工會勞動法律監督組織建設,不斷織密監督組織網絡。

多重“法治體檢”,減少用工風險

針對中小企業、新建企業,採用簡約式的“基礎評估”﹔針對重點行業領域、勞動糾紛易發頻發、職工投訴較多的企業,採用精細化的“深度評估”……2022年,江蘇各地工會聯合人社、衛健、應急管理等部門持續開展企業勞動用工監督評估專項服務行動,減少企業用工風險。

南京市總工會組織專業隊伍對互聯網平台企業及與其合作用工企業進行“法治體檢”,服務新就業形態勞動者5000多人次。

南通市總工會編印《企業勞動用工風險法律體檢手冊》,建設“工會—法院和諧勞資支雲服務平台”,企業可以通過平台進行自主“體檢”,也可以預約專家團隊上門進行深度“體檢”。

揚州市總工會關注貨車司機、網約車司機、快遞員、外賣配送員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權益維護問題,為平台企業及與其合作用工企業提供“法治體檢”,指導幫助企業依法合規用工。

此外,鹽城市總工會整合各方資源,協調和引入人社、工信、衛健等單位和律師等第三方資源力量,聯合開展企業“法治體檢”活動,從源頭上消除勞動關系矛盾隱患。

整合服務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白皮書顯示,2022年以來,江蘇各級工會組織主動深入企業,了解勞動法律法規實施情況,最大限度地把勞動關系矛盾消除在萌芽狀態。

徐州市總工會聚焦勞務派遣群體權益保障問題,加強對勞務派遣用工較多企業的預警監測,重點對用工單位勞務派遣合同簽訂和履行、用人單位規章制度制定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蘇州市總工會通過開展勞動法律監督、聯合政府部門走訪、公益法律服務等形式,累計對1500多家企業勞動用工情況進行摸排,調處勞動爭議糾紛500多件。

江陰市總工會依托各級職工法律援助站點,廣泛建設工會勞動法律監督基地,並通過基地對1048家企業勞動用工情況進行“把脈問診”,出具報告,及時處置化解勞動關系矛盾隱患。

此外,江蘇各級工會還強化協作,積極爭取人社、司法等部門,以及企業代表組織的支持,同時,整合工會維權服務資源,形成共同推進監督工作的強大合力。

(責編:皮博、黃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