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掌握思想動態提供預警信息 說事聽事議事辦事釋疑解惑

江蘇濱海設“健心員”消除職工思想“疙瘩”

王偉

2023年05月29日14:02  來源:《工人日報》

“今年2月初,因為沒有專業技術,年齡又偏大,公司讓我下崗。開始我一直想不通,‘健心員’李師傅了解情況后,同我談心,又根據我的實際情況,建議公司讓我當了保安員,讓我每月都有固定收入。”這是近日江蘇省濱海縣某公司職工蒯大輝的一段經歷。

濱海縣共有1236家企業,其中小微企業佔60%。當前部分小微企業生產經營不景氣,不少職工在穩崗和收入上承受心理壓力較大。為此,濱海縣總工會於今年初制訂《關於設立企業職工“健心員”的實施方案》,在全縣每個規模以上企業設立5∼8名“健心員”,小微企業各設立1∼2名“健心員”,聘請市內外心理輔導專家對全縣200多名“健心員”骨干進行專業培訓。同時,明確“健心員”工作職責,建立考核制度,促進履職盡責,及時掌握職工思想動態,第一時間向工會和企業提供預警信息,通過說事、聽事、議事、辦事等,為有思想障礙的職工釋疑解惑,打開心結。

“公司的一名車工能手,有一段時間工作消極,有時工作時間還離崗。”蘇鹽閥門機械公司工會主席王寅告訴記者,針對這一情況,公司工會指派“健心員”吳介平約他談心,了解到這名職工對去年年終未被公司表彰為先進生產者有意見,這名職工認為自己技術過硬,全年加工生產閥門產品120件(套),都是用戶免檢產品,為公司創利80多萬元,還帶徒16名。吳介平對他進行思想開導,告訴他公司非常肯定他的成績,已把他作為發展對象培養。因表彰名額有限,老先進這次讓一讓。通過交談,這名職工消除了思想“疙瘩”,並在最近縣裡舉辦的車工技能大賽上獲得車工第一名。

該縣一家紡織公司有一段時間由於資金缺口,處於半停產狀態,有17名職工准備跳槽。“是‘樹倒猢猻散’,還是留下來繼續干?”公司“健心員”李華圍繞這項議題,組織准備跳槽的職工開展討論。“這幾年我們在公司上班,每年都拿到10多萬元工資。現在公司遇到困難,我們不能一走了事”“哪家公司在發展中不遇到困難,都是靠職工和企業共同克服的”……經過有針對性的心理調節,使這些職工改變了跳槽的想法。不久,該公司通過相關渠道拿到擔保貸款,恢復了正常生產。

據了解,今年以來,濱海全縣企業職工“健心員”共反饋職工心理信息586條,進行議事1648人次,評事1427件,談心948人次,回訪1324人次。

(責編:皮博、黃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