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全總赴寧夏蹲點工作組啃“硬骨頭”促建會,把服務送到職工身邊

解決“老大難”的背后……

馬學禮

2023年06月28日11:10  來源:《工人日報》

“自進入寧東基地蹲點以來,蹲點組發揚實干苦干精神,短時間內推動建會入會、服務職工等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說起全國總工會赴寧夏蹲點工作組開展工作的點點滴滴,寧夏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管委會工會副主席陶志文如此感慨。

位於寧夏中東部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是以現代煤化工產業為主的工業園區,這裡匯聚了眾多煤化工及相關領域的生產企業。今年3月15日,全國總工會赴寧夏蹲點工作組來到這裡,與當地基層工會干部一起進企業、下社區,推動寧東基地工會工作取得新進展。

啃下“硬骨頭”

擁有11萬名產業工人的寧東能源化工基地,除了個別國有企業,為數眾多的民營企業和社區沒有專職工會干部﹔未組建工會的非公企業有32家,建會阻力重重﹔寧東鎮五大社區既無基層工會組織,也無工會活動陣地……

初入寧東,工作組摸到了這樣的底數。詳細了解情況后,蹲點組明確了非公企業建會和社區工會“兜底建”兩條主線,並制定了詳細的工作進度計劃,決定以釘釘子的精神逐個攻克難題。

啃“硬骨頭”需要勇氣,更需要智慧和方法,“硬碰硬”行不通。

4月17日,蹲點組上門走訪寧夏睿泰保安服務有限公司。公司負責人“面露難色”地擺出了人力、財力等未建會理由。讓負責人意外的是,蹲點組組長郭孝實最初卻不提建會工作。交談中,蹲點組的專業水准與真誠態度,讓公司負責人漸漸消除了抵觸心理,敞開心扉,坦承拒絕建會的真實原因。

郭孝實隨即建議寧東基地工會建立企業與企業間的溝通渠道,幫助睿泰公司等企業解決招工難等問題。溝通兩個多小時后,公司負責人面露笑容,表示願意成立工會。

多從企業的角度分析不願建會原因,因勢利導推動建會。按照這樣的思路,蹲點組陸續攻克了多個建會“老大難”。基地6家企業建起了工會,另有10家企業提交了建會申請。

同時,蹲點組聚焦新就業群體,與寧東基地研究“兜底建”工作,成立了寧東鎮工會聯合會和5個社區工會委員會,搭建並完善了覆蓋整個寧東基地的工會組織網絡。

建起來、轉起來、活起來

在大力推進建會的同時,蹲點組強調要重視已建工會的作用發揮。

經過蹲點組協調推動,吸納了企業、社區等數十名工作人員從事工會工作,在短時間內改善了人員數量上的不足。但是,他們此前大多沒有工會工作經驗。為此,蹲點組制定了詳細的培訓計劃。

自5月中旬開始,蹲點組通過線上教學、實地觀摩和線下培訓班等方式,對寧東鎮工會聯合會、社區和企業的工會干部進行工會業務知識與實際操作技能等內容培訓。

面對基層工會資金短缺難題,蹲點組協調寧夏回族自治區總工會下撥20萬元資金給寧東鎮工會聯合會和5個社區工會。在籌備建立社區工會時,蹲點組通過多方協調,解決了社區工會、戶外勞動者之家場地問題。寧東基地各級工會逐步形成了有組織、有陣地、有人員、有經費的格局。

在此基礎上,蹲點組通過舉辦集中入會活動,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納入各社區工會。一手抓組建,一手抓服務,面向職工群體推出眾多優惠服務。蹲點組將既有服務資源整合后,面向基地所有職工開放。目前,工作組與寧東基地工會正在謀劃產業工人隊伍培訓項目,一所工匠學院正在籌建中。

工會服務在身邊

寧東鎮建安社區工會主席宿映紅最近成了大忙人。建安社區是寧東鎮5個社區中的一個,自從建起了社區工會戶外勞動者之家,面向職工群眾提供的各種服務受到了熱烈歡迎。

社區工會舉辦了手工編織培訓班,為轄區內企業職工家屬和部分未就業人員開辟了靈活就業的新渠道。學員們結業后,在社區工會組織下從事毛線編織生產。產品由社區負責統一銷售,計件給付職工工資。在不影響家務的前提下,一名熟練工每月能有大約2500元的收入。現在,有200多名職工從事穩定生產。

建安社區工會把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作為主要服務對象,指定一名工會組織員具體負責此項工作。向職工群眾提供全免費的學生托管服務,還不定期開辦公益課堂免費教授器樂、舞蹈和繪畫等技能。職工群眾現在把工會當作自己的家,社區工會工作者也很有成就感。

像建安社區工會一樣,分布在兩個社區的固定服務陣地和3個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讓更多的寧東鎮職工切實感受到“工會服務在身邊”。

對於已建非公企業工會,郭孝實表示,要引導企業工會在關心關愛職工上拿出實際舉措。當工會工作走上正軌后,工作內容逐步向職工民主管理、職工權益維護、和諧勞動關系構建等方面延伸,讓職工充分感受到“娘家人”的關心,切實體會到“家”的溫暖。

(責編:皮博、黃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