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上海工會加強新就業形態領域協商協調機制實踐創新——

“精准協商”讓幸福感持續“加碼”

2023年07月27日08:29  

氣溫不斷走高又逢連綿陰雨,黃梅天裡上海悶熱得如同大蒸籠一般。忙完午高峰,外賣“小哥”饒頂峰熟練地打開軟件,點擊“小休”后走進了一處愛心接力站:“喝口水,吹會空調涼快涼快。這15分鐘裡,不用擔心有單子進來,歇夠了跑起來更有勁!”

不光是日常跑單中可以歇歇腳的“小休”,還有不再“困在算法”裡的派送時間“算法取中”,以及智能頭盔、補貼等一系列發生在饒頂峰和其他“小哥”身上可知可感的變化,都來自上海工會在新就業形態領域協商協調機制的實踐創新。

上海工會積極貫徹落實全總關於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協調機制建設工作部署,按照市委主題教育工作安排和大興調查研究部署要求,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協調聯動,探索全新路徑。

實現多個行業、頭部企業“第一”

“這幾天上海持續高溫,平台是不是可以考慮提高補貼”“配送時間能不能從出餐后開始計算”“頭盔可不可以增加防紫外線的功能”……時間回到一年前,一場餓了麼平台與外賣送餐員的協商懇談會,讓“小哥”有了與管理層交流的平台。

作為指導和推動方,上海市總和普陀區總克服了諸多困難。相關負責人介紹,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用工方式靈活,具有扁平化、網絡化、跨區化的特征,很難簡單套用傳統集體協商、職代會模式。在上海工會努力下,這場協商懇談會如期舉行——7名“藍騎士”提前收集了5方面10余個具體問題﹔另一邊,企業總裁、運營部負責人以及保障組、關懷組負責人等,全部到位。

在談及平價提供智能頭盔、破解商家出餐慢等痛點時,現場的“藍騎士”忍不住鼓起掌來。最終,這場協商懇談會上誕生了全國首份平台企業與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民主協商紀要,就勞動報酬、算法優化、勞動安全、職業發展、關心關愛、爭議處理等內容達成一致。讓饒頂峰和同事們贊不絕口的種種人性化措施,正是來自這場協商。

以此為起點,上海工會針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協商協調機制的建設持續擴面提質,不斷因企制宜守正創新,探索建立新就業形態協商協調機制全新路徑——

去年8月,在餓了麼協商懇談的基礎上,上海市總和楊浦區總進一步探索在平台企業地區總部建立職代會制度,推動美團(上海)與一線外賣送餐員代表開展民主協商,並召開一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聯合)會議,審議通過加強外賣送餐員勞動權益保障和關心關愛工作方案,成為全國首個新就業形態領域通過召開職代會的形式,固化協商成果的典型案例。

今年3月,上海市總又會同市郵政管理局、青浦區總,推動圓通召開全國快遞行業首個全網職工代表大會(擴大)會議,審議通過全國快遞行業首份全網集體合同,覆蓋全網8萬多家直營和加盟網點超過45萬名勞動者,成為推動快遞企業、互聯網企業建立民主協商、民主管理制度的又一次探索。

7月13日,全國外賣行業首份全網集體合同落地“餓了麼”平台,簽訂四份集體合同惠及300余萬“小哥”, 以此為標志,總部在滬的頭部平台企業已全部建立起協商協調機制、民主管理制度。

目前,相關成果也已惠及“三通一達”等多家快遞行業頭部企業,覆蓋全國近25萬個直營和加盟網點超過220萬勞動者。

2022年,在上海市政府與市總工會聯席會議上,推動該市快遞、外賣送餐等行業普遍建立民主協商制度成為重要議題,進一步形成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針對不同靈活就業群體力求實現“精准協商”

在圓通速遞有限公司(全網)一屆一次職代會(擴大)會議上,180名職工代表個個大有“來頭”:他們分別來自全國七大片區﹔一線快遞員代表139人,佔職工代表總數的77.22%﹔除了來自直營網點的60位職工代表外,其余120位均來自加盟網點。

“在首次(全網)集體協商中,廣泛征求職工意見后形成的5項內容被加入集體合同並得到通過,全網員工特別是加盟網點員工的勞動報酬保障、勞動保護、福利保障、職業技能培訓、女職工權益保護、勞動合同管理等各項內容以及支持屬地建會要求,均納入其中。”圓通工會負責人表示,直營網點和加盟網點的“小哥”今后都將在同一張集體合同覆蓋下享受同等權益,在同一場全網職代會上行使權利。

無論是何種用工形式的員工,從事同種工作,訴求就有了共同點。以此為突破口,上海工會發現,細分之下,每個靈活就業群體其實各有訴求。“鑒於不同類型、行業、企業的建會模式、隊伍結構、服務內容存在差異,不能簡單化處理。”上海市總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不同靈活就業群體的關切,上海工會拿出了“繡花針”功夫,聚焦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堅持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業制宜。

指導開展協商工作究竟有多細致?一個細節或許可以說明。上海市總按照“回應關切、管用實用,循序漸進、逐步深入”的原則,研究設計新就業形態民主協商可行路徑。在參與主體方面,明確職工方以平台企業工會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代表為協商主體,同企業行政方開展協商,引入見証方督促協商成果的有效落實。在協商代表來源方面,則更兼顧崗位特點、工作年限、用工模式、工作地域等因素,充分體現廣泛性。

“精准協商”之下,不同靈活就業群體的需求都得到了自己的“個性化”匹配。針對外賣送餐員,推動美團、餓了麼通過協商明確,惡劣天氣適當延長配送時間和設置適當補貼、每單均預留8分鐘彈性配送時間等舉措﹔針對快遞員,推動頭部快遞企業通過協商明確加強加盟網點薪資發放監管、嚴格執行勞動定額標准、購買安全責任綜合保險、保障休息休假權利﹔對於家政服務員群體女性居多的情況,則在協商中特別加入巡回體檢、女職工“兩病”篩查等條款。

深化建會建制工作聯動

楊浦區家政服務行業的會場裡,兩場不同尋常的會議“接力”舉行。先舉行一屆一次會員代表大會,結束后便召開一屆一次職工代表大會,在新就業形態領域首次實現了建會入會與職代會民主管理制度建設的工作聯動。

“接力”的意義不止於此,相關負責人表示:“更關鍵的是在新就業形態領域推動建立首個行業性職代會制度,為非標准、不完全勞動關系的勞動者反映利益訴求搭建溝通平台。”

上海市總通過進一步發揮行業協商的托底作用,通過工會組建、民主協商、職代會同步推進,工代會代表、協商代表和職代會代表同步產生,工代會、職代會同步召開,建立起了高效的行業協商、職代會模式。

建會建制工作聯動,讓更多靈活就業群體不僅找到了“家”,還能享受到更貼合自身需求的各類服務。上海市總會同市經信委、郵政管理局等部門,聯合出台《關於上海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和服務保障工作的指導意見》,通過“重點建、行業建、兜底建”,大力推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掃碼入會”工作。同時,進一步依托工會自身資源優勢,為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送文化、送保障、送體檢等服務,協同相關部門共同推動在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商圈樓宇為勞動者提供服務。

上海工會還通過個人繳納會費、財政資金支持、工會經費補貼的方式,支持“小二級”工會大力吸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入會、提升“在地服務”。上海已有650個外賣、快遞站點加入街鎮“小二級”工會,近距離服務“小哥”。近年來,已有超過110萬人次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靈活就業人員享受到了上海工會送溫暖、送保障、送清涼、送安全、送體檢的“五送”服務。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付可、黃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