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08月08日10:36
廣東省中山市郵政快遞員李德恩至今還記得2018年發生的一件事:同事的快遞三輪車不小心剮蹭一輛小汽車,由於無法購買保險,需自掏腰包賠償對方2000多元。“現在大不同了,我們的車不僅能合法上路、自由行駛,還有保險兜底,遇到意外不用自掏腰包了。”李德恩興奮地說。
李德恩感受到的變化,源於中山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自2019年開始探索的“二三二一”多元溝通協商模式,即勞動者、企業雙方協商轉化為勞動者、企業、行業主管三方協商,通過行業主管部門與政府職能部門兩方研究形成工作方案,最后經市政府審議印發規范性文件,實現快遞電動三輪車的“統一備案、統一標識、統一購買保險”。
據了解,除了幫助解決快遞電動三輪車上路問題,該聯合會還從健康體檢、療休養、醫療互助保障、選樹“最美快遞員”等方面推出有力舉措,讓930多家快遞企業(含加盟點)的3萬名快遞員感受到工會組織的溫暖。
“合法上路”成為快遞員最大呼聲
韻達快遞員周小洪2011年就從事投遞工作,當時中山市正推行“限摩”政策。“那時快遞員普遍駕駛著后面加裝黃綠色塑料筐的舊三輪,不僅裝載量少,下雨天貨物還容易被打濕。當時車子無法上牌,我們遇到交警往往繞著走。”周小洪說。
2019年8月,中山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成立。該聯合會調研了解到,解決電動三輪車合法上路及制定安全標准是快遞員呼聲最大的問題。
中山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主席周宙禮說,當時歸屬於機動車的快遞電動三輪車由於“限摩”政策不能上牌,行駛在“灰色地帶”,存在很大安全隱患。隨著近年來快遞員單日派件量大幅增加,原有快遞電動三輪車的載貨量已經難以滿足送貨需求。不能正常上牌的快遞電動三輪車無法購買車險,發生事故時各方權益無法得到保障。
然而,推動快遞電動三輪車規范管理、合法上路,除了與快遞企業、職工密切相關,還牽涉公安、交通運輸等部門,已超越雙方可協商范疇,在省內無借鑒經驗,推進難度不小。
多方聯動協商解決難題
2019年底,中山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主動聯合行業協會進行專題調研,收集大量的調查數據和企業、職工的訪談資料后,向郵政管理部門提出推動快遞電動三輪車合法上路的訴求。
隨后,該聯合會主動邀請主管部門和職能部門代表到汕尾、廣州等地調研,著手將他市的電動三輪車加棚、加箱等先進經驗引進。在此基礎上,組織召開勞動關系雙方溝通協商會議,邀請公安交警支隊、郵政管理局、協會、快遞企業、快遞職工代表參會,就推動快遞電動三輪車規范管理、合法上路開展溝通協商。
經過幾個月七八輪協商,最終推動中山市郵政管理局聯合市公安局在2020年印發郵政快遞專用電動三輪車規范管理工作方案和規范管理實施細則,按照“統一備案、統一標識、統一購買保險”進行規范管理,例如增量車用交警部門上牌車號做車輛備案編碼,存量車全市限定不超過6000輛,按照“T+5位數字”編碼,備案的電動三輪車全部採用長不超過1.6米、寬不超過1.1米的硬體封閉車廂設計等。
典型引領樹立行業形象
按照工作方案,還需中山市快遞行業工會聯合會協助備案企業完成現有快遞電動三輪車D証培訓和考証工作,以及存量車備案工作。然而,中山市並未設D駕駛証考場,快遞員無法就近考証。對此,該聯合會安排專人對接,跟進落實推動在中山市開設電動三輪車考場和協助駕校申請培訓資質有關事宜。
與此同時,該聯合會綜合考慮快遞員工作時間的特殊性,牽頭協調報考機構延長夜間服務時長,推出“照相、體檢、報名、培訓”一條龍服務。在郵政大院內規劃出模擬考場供快遞員培訓使用,並把服務下沉到鎮區,根據不同的情況以鎮區為單位,通過對快遞電動三輪車無証駕駛所帶來的安全隱患等問題進行宣傳引導、組織報名等工作,為加盟點快遞員工最大限度提供方便。
周宙禮說,除了推動快遞電動三輪車規范管理、合法上路,目前工聯會還積極參與做好“最美快遞員”“交通平安達人”評選等工作,引導奔波在城市裡的快遞員展現最美的身影。
來源:工人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