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國工會新聞

鮑琳琳和團隊參與構建的新冠肺炎動物模型入選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與病毒爭時間的“動研人”

2023年08月14日09:01  

“病毒通過密切接觸和飛沫方式傳播”“有效和安全的疫苗能夠筑起免疫屏障”……抗擊疫情過程中,這些科學結論是如何得出的?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實驗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鮑琳琳再清楚不過:“離不開實驗動物模型。”

鮑琳琳和團隊從事的人類疾病動物模型研制工作,是科學抗疫必須攻克的第一座堡壘。作為“新冠肺炎動物模型構建”科研攻關團隊的青年骨干,鮑琳琳在今年3月獲得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稱號。

實驗室裡與病毒鏖戰

實驗分析、學術報告、教學研討……鮑琳琳的每一天都安排得滿滿當當。但和3年前相比,已經輕鬆了太多,“那時團隊幾乎24小時連軸轉。”

鮑琳琳和團隊的實驗,從構建新型冠狀病毒動物模型開始。

2019年底,疫情來襲,大家對這個突然出現的不明原因肺炎和病毒並不了解。動物模型是闡明致病機制和傳播途徑、篩選藥物和評價疫苗的基礎研究工作。

不過,動物與人類存在巨大種屬差異,面對未知病原,動物是否易感、感染后是否能模擬人類疾病表現,研制疾病動物模型面臨極大考驗。

鮑琳琳與團隊夜以繼日泡在負壓生物安全三級實驗室內。“相當於海拔3000米的負壓狀態,我們要穿上厚重的防護服,直面病毒的同時完成高精度操作。”鮑琳琳說。

經過比較醫學和病原學分析,攻關團隊鎖定了4個人源化動物並開始測試。

難題層出不窮,鮑琳琳和團隊逐一攻克,終於証實了小鼠轉入人ACE2受體后才具備讓新冠病毒進入的能力,建立起新冠肺炎小鼠模型。此后,又迅速建立了恆河猴模型。

最終,“新冠肺炎動物模型的構建”入選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明確病毒傳播途徑

“近百年來,人類每一次認識生命、戰勝頑疾,都離不開實驗動物。”鮑琳琳介紹說,人類疾病動物模型是探索生命本質,進行醫學和藥學研究的重要支撐。

病毒通過什麼途徑傳播?如何進行科學防護?這些疫情期間民眾最關心的問題,需要鮑琳琳和同事們通過實驗盡快給出答案。

為了更快地揭曉謎底,鮑琳琳同時推動多種方案,和團隊一起在實驗室動態監測不同途徑感染動物的病毒復制和免疫反應變化情況。

一次又一次否定假設,最終在轉基因小鼠模型上証實了傳播途徑——新冠病毒通過密切接觸和飛沫方式傳播,通過氣溶膠限制性傳播。在恆河猴實驗中,團隊証實,除了吸入感染,病毒還可以通過眼結膜進入並引起感染。

這一研究成果為疫情科學防控、個人防護和復工復產提供了科學依據。

勇闖科研“無人區”

21年來,憑著一腔熱愛,鮑琳琳甘坐“冷板凳”,沿著前輩勇闖科研“無人區”的足跡,接過攻關“卡脖子”的接力棒,堅韌前行,取得了豐碩成果。

她的科研成果提高了動物模型模擬人類疾病的精准水平,解決了疫苗、藥物評價的技術瓶頸。促進了一批批疫苗、抗體和藥物的轉化應用,為傳染病研究提供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支撐。

這些年,鮑琳琳很少休息。“我們的實驗要觀察動物,它們可能隨時產生不同反應,這些反應不會因為研究員休假而中斷。”鮑琳琳說。

科研、創新、育人,鮑琳琳為自己熱愛的事業投入了幾乎全部精力。她先后培養了10余名研究生,為我國傳染病動物模型研制領域培養了后備人才。

站在全國五一巾幗獎的領獎台上,鮑琳琳說:“一代代‘動研人’科研報國,實現了將學科命運緊握在國人手裡的夢想。我們要以自立自強的精神,努力為實現醫學實驗動物學核心技術自主創新、建設健康中國而奮斗。”

來源:工人日報

(責編:付可、黃瑾)